第32章 掌握大權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無防盜 公孫無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惲承諾一出,張楚全家都躬身下拜,一個個皆是激動不已。
縣中小吏雖然只是流外,但在百姓心中地位卻是不低。
大唐可不是明清,明清之時吏乃是屬於賤民,但在大唐已經勉強算是士了。
周圍來看熱鬧之人,此時都露出羨慕的表情。
李惲交待一番後,並沒有在酒坊多留。
李惲前腳剛走,剛剛看熱鬧的百姓,一下子就議論開來,一個個紛紛上前恭賀張楚。
“張爺正是好運道啊!”
“今天一早就看到喜鵲飛進張爺家,我就說準有好事發生……”
“以後還要張爺多多照顧才是……”
那張楚也是笑的合不攏嘴,一遍遍的給街坊四鄰拱手回禮,心中決定明日定要帶著全家前去祭拜一下祖墳。
……
“恭喜郎君,賀喜郎君!”
“這一下郎君終於可以一展身手了!”
縣衙之中,眾人紛紛恭賀著李惲。
大唐用後世的話來說仍然屬於古典軍國主義國家。
因此政府機構仍然比較簡單,就以縣來說。
縣中擁有品級的官員不過四到六人,分別是縣令或者知縣,其下則是縣丞、主簿和縣尉、典史。
知縣一般掌管全縣政務,負責行政、財稅、司法、教育等工作。縣令則權力更大,還掌縣內府兵和團結兵。
縣丞則負責掌管糧司、徵稅,協助知縣處理政務。
主簿負責文書、辦理事務,與縣丞同為縣的佐官。
典史掌管監察、獄囚,當並不常設。
縣尉主要負責治安捕盜、審理案件、判決文書、徵收賦稅等
一般的縣只有一名縣尉,大縣則有兩名。
經過前番之事,如今整個犍為縣中就只剩下李惲一個光幹司令。
犍為縣可是川南門戶,如此自然是不行的,但等待長安派遣官員所需時日又太久。
因此這一次章仇兼瓊直接讓李惲舉薦縣中佐吏,雖然暫時只是“權”,也就是暫代,但這已經足夠了,按照慣例只要不出差錯,這“權”字很快就會被去掉。
李惲原本就是縣令,如今縣中佐吏官也是他舉薦任命,如此李惲完全就是一方土皇帝。
眾人在恭賀李惲之時,心中也是火熱,除了李輝和李瑄兩人,其餘人都在心中期盼著。
李惲把這些看在眼裡,並不感覺有什麼不好。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要讓手下人跟著你,自然也得給手下人足夠的利益。但怎麼分配利益卻也是一門學問。
在心中經過一番思忖後,李惲終於有了決斷。
楊釗善於理財,因此被李惲任命為縣丞。
“多謝郎君!”
楊釗沒想到李惲居然第一個就提到了自己,而且還是被任命為縣丞。
犍為可是大縣,縣丞可是八品啊,自己原來擔任過的縣尉不過是從九品下,這犍為縣丞可是從八品下,比起原來的品級可是足足高了兩等。
若是以後調任,都足夠擔任下縣縣令或者中縣的知縣了。
楊釗感謝一通後,退到了一旁,李惲接著任命其他人的職務。
張雲本就是李禕給李惲找到幕僚,是以順理成章的擔任了主簿一職。
犍為本是大縣,當有兩名縣尉,李惲經過一番思量後任命段榮擔任左縣尉,右縣尉則交給了王進。
至於一直空缺的典史,李惲則交給了縣中老吏杜威。
其他輔助人員,如負責文秘工作的柬房柬書,負責檔案收發,收發房役,典史攥典等都一一重新做了調整。
隨後,李惲重新招募人員,重組了三班捕快。
新組建的捕快每班二十四人,總計七十二人。
看監禁卒增加了十二人,從原來的八人,增加到了二十人。
李惲把舉薦名單派人送至成都後,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未做任何更改就同意了。
當然這背後,李惲也是付出了一些代價的。
……
東宮之中作為大唐太子的李亨,面色陰沉的如水一般。
這段時間他只感覺諸事不順,先是信安郡王與右相李林甫達成了和解。
隨後一貫支援自己的王忠嗣竟然也寫信批評自己。
前日又從蜀中傳來訊息,襲殺李惲嫁禍給李林甫的計劃也失敗了。
今日自己竟然又被聖人訓斥了一頓,更惱火的是派去滅口的人竟然也失手了,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人反殺了。
李亨此時只感覺有一雙無形的手狠狠掐著自己的脖子。
李亨內心此時陷入了無比的恐懼之中,他已經想象到李隆基廢掉自己太子之位的場景。
按理來說,太子的位置本就不該屬於他,因為李亨僅是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兩個哥哥李琮和李瑛地位都在他之上,而他的母親只是李隆基的側室楊氏。
從個人能力上來說他的兩個哥哥也遠在他之上。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子,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兩位兄長都被處死了。
“大郎來了沒有!”
李亨語帶焦急的詢問一旁的親信。
他口中的“大郎”就是後世名聲赫赫的李泌。
李泌身世顯赫,乃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自幼就展現出在貴族圈中非凡的資歷,更被譽為神童。
遼東李氏上下人無不知曉李泌這位神童的名字。
即便是李隆基也對他充滿好奇。一天,李隆基特派使者將他徵召入宮,希望親自考察一下他的才華是否堪稱卓越。
當時在場的燕國公張說,提出了以“方圓動靜”為題的考察,結果李泌對答如流,深深贏得了張說的讚譽。
透過考核後,李泌被送往太子宮,與太子李亨一同學習,接受最高水平的培養。
隨即又被任命為翰林侍詔,仍然供職於東宮。
在東宮後,李泌與太子李亨迅速建立起密切的關係,兩人之間宛如真正的兄弟般親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作為李亨的親信,李泌甘願為他冒生命危險!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泌不僅經常為李亨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還幫助他躲避來自朝中的種種阻礙,特別是那些來自權臣李林甫的中傷。
假若沒有李泌的智謀,李亨或許難以穩坐太子之位。
“殿下不用著急,應該馬上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