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窩在軍中,信也不見一封。”

“一到要用人的時候就特麼玩老六背刺。”

“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全特麼不能要了。”

常府庭院,常升躺在了逍遙椅中,一腦門子的怨念。

看自家少爺如此煩心,小蓮倒是很貼心的出現在常升身旁,一面為他按摩門臉,一面聽他絮叨,發洩鬱悶。

“少爺,適齡婚娶是人倫大道。”

“太子妃也是一片好心,與其到時候讓老夫人出面替您挑,您親自選一個心儀的不是更好?”

“嘿,平日在府中到底是誰最照顧你,你怎麼胳膊肘還往外拐呢?”

“少爺我現在不是娶誰的問題,是根本還不想娶。”

“再說了,這麼急匆匆的給你選個主母,你就不怕選個差的,到時候挨欺負啊。”

小蓮嬌俏的抬起頭道:“才不會呢。”

“小蓮這麼聽話,主母一定會喜歡小蓮的。”

“成,那我就在百花宴上給你找個心眼小的,到時候天天給你好果子吃。”

小蓮露出一張笑臉,討巧的摟住了常升的脖子道:“少爺,小蓮錯了,您就饒過小蓮這一回嘛。”

些許襲香湧進常升鼻竅,讓常升的心情好了不少,拍了拍小蓮的柳腰,捉腔拿調地“威脅”到:“今個要是給本少爺按舒服了,本少爺就大人大量,既往不咎了。”

“咯咯咯。”

“小蓮多謝少爺。”

感受著脖頸處的溫潤,常升舒服的直哼哼。

要麼說他不願意出去當官呢。

明朝的官員俸祿低不說,尤其在洪武永樂兩朝,待遇更是差的可以,家裡軟玉溫香的,但凡是家裡有些權勢的,誰特麼會自找不自在,跑去朝廷當官啊。

“少爺,您為什麼不願婚娶啊。”

小蓮看常升心情好了不少,這才小聲的開口發問。

“少爺倒不是不願婚娶,若是有個如小蓮一樣能討少爺歡心的,少爺娶了又何妨?”

常升笑著擺擺手,把小蓮逗了個滿臉俏紅。

“只可惜,以少爺的身份,無論如何婚娶,要麼是大家閨秀,要麼同為勳貴之後,人家嫁的不是少爺這個人,而是咱家鄭國公的身份。”

“婚娶之後,兩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若是胃口小些,咱要管人家一世富貴;胃口大的,甚至要管孃家升官發財。”

“否則傳出去,就有損鄭國公府的顏面。”

“所以名為賜婚,讓少爺我自己挑選。實際上選與不選,都是一個大坑。

“少爺我看一個舅舅就已經夠頭疼的了,還要管上這麼一大家。”

“哎。”

小蓮天真的問道:“那少爺尚個公主不就好了。”

常升直接一巴掌拍到了小蓮的腰肢以下,驚的小蓮羞紅了臉,不依的拍了拍常升的手。

“少爺輕薄人。”

“誰讓你亂說話的?”

常升沒好氣的訓到:“尚公主,虧你想的出來。”

“從古至今,不管是求娶又或者是賜婚,尚公主的駙馬有幾個落下好下場的。”

當然,常升這話都是託詞。

一來史料上也沒有那麼多關於公主和駙馬的筆墨,二來。他和老朱打過照面。

老朱雖然沒有後人抹黑的那樣長著一張鞋拔子臉。

但顏值絕對算不上高。

按遺傳學來說,要想在老朱生下的公主裡找一個適齡且漂亮的,那還真和買彩票中獎的機率差不多。

如果換上那些勳貴文臣的女兒,聯姻的政治風險又太大。

婚娶事關他一輩子的家宅安穩。

常升自然不願意將就啊。

“哎,小蓮,你時常陪著老夫人出府。”

“可曾注意過,現在的小姐和夫人們可有什麼新鮮喜好或者去處。”

常升想明白了,在百花宴上立刻撞上一個心儀的機率太小。

要想度過這一遭。

就得想個法子轉移太子妃以及馬皇后的注意,所以最好給他們找點事兒消磨時間。

“去處,喜好?”

小蓮仔細想著,手上的動作也不由輕慢下來。

“平日裡陪著夫人上街,能去一趟戲園子已經很了不得了,若是大戶人家,大多都是將戲班子請到家中表演的。”

“若是胭脂水粉,琴棋書畫,大多也有下人採買,若非專門聚集踏青,很少能看見未出閣的小姐在街上閒逛的。”

“像咱家這般,已經算是寬宥的了。”

常升聽的也倍感頭疼。

程朱理學的封建禮教害人不淺啊。

要不是街上見不到什麼漂亮小姐姐,他也不至於在府中堅持十年都不怎麼出門。

總不至於他小小年紀的就跑到青樓去吧。

他要真這麼做了,藍母抽不爛他。

古代婦人們還有什麼經典娛樂活動來著?

常升敲了敲腦門。

突然一道靈光閃過。

我這腦子,

記得東西太多,居然差點把這國粹給忘了。

“小蓮,派人去尋幾個手藝精巧的木匠和雕工,少爺有事要辦。”

“另外派人去藍府,從我舅舅那兒再討一間酒樓。”

“就跟他說,這回的份子是掛在姐姐名下的。”

看自家少爺一掃滿臉頹勢,小蓮也跟著露出了笑臉,提著裙襬就去傳話了。

不多時,木匠和雕工就顫顫巍巍的站到了常升的面前。

小蓮也從藍府帶回兩張契約。

“少爺,藍老爺說,火鍋酒樓的事他弄不來,就把兩家酒樓契約都拿來了。”

知道自家舅舅這是在為昨天那頓毒打抗議呢,常升也不在意。

“去,讓家裡的大夫再去舅舅府上一趟。”

“昨日少爺出手沒個輕重,讓大夫在給舅舅好好瞧瞧,舒筋活絡,舅舅會好的更快的。”

交接了契約,常升又將目光投向了顫顫巍巍的幾個匠戶。

“你們幾個,可願到府上來做工?”

聽到常升開口,幾個匠戶面面相覷,都連忙跪了下來:“承蒙主家開恩,我等都願賣身府上,求主家收留。”

如今還是洪武十三年。

被後世百般詬病的黃冊制度雖還未實行,但老朱對工商的打壓態度已經溢於言表。

這些匠戶的日子顯然也不好過。

聽到常升有意收留,他們幾個就沒一個遲疑的。

“行,一會我畫個圖紙,看看你們幾個的功底。”

只要這國粹一出,三五個月內,常氏和馬皇后應該就沒功夫搭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