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嚴重低估了形勢的嚴峻性,更忽視了秦國的擴張之心。
魏國此刻則是一片沸騰的慶祝之聲,文臣武將在君主面前紛紛舉起了大拇指。
然而,他們並不清楚,那已是他們的唯一生機。
咸陽城裡...
將領閭身披暗色鎧甲,矗立在指揮台上,凝視下方如海洋般的五萬大軍。
遙遠的燕地還有更多的十五萬兵馬。
總計二十萬精兵出師燕境,攻入燕國內部,當然,目前只宣戰而不立刻交戰,冬季將至,待春暖花開才能決戰。
然而,將領閭此時必須立即趕往前線。\"將士們!齊國兇狠成性,冒犯我大秦儲君,挑釁我朝威名,我們要如何回應?”將領閭激昂地說出這番話。
音浪震耳,而他的眼神卻保持著難得的平和,帶著威懾,撼動了全軍的鬥志。
“殺殺殺!!”如雷般的吶喊響徹天地。
“齊國人是不共戴天的仇敵,為公子之恥,我們必須 雪恨。
我希冀你們敢於直面齊人說出這些!”說到這兒,將領閭話語略作停頓,繼而高聲疾呼,“若我是懦弱者,就請你們親手終結;但若我堅不可摧,定叫你們付出代價。\"
這一席豪言令全軍震顫,戰意昂揚地呼喊聲此起彼伏。
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齊國做了何等喪盡天良的事。
而知情的人則不禁皺眉,尤其是李斯,目視著那雄渾的將領閭,心中五味雜陳。
三公子日益壯大,而大公子日漸式微,兩位公子間的矛盾紛繁。
至於十八公子胡亥,能否有所作為?
胡亥確實曾是李斯的得意 。
誠然,在這段時期,胡亥年紀雖小,卻顯得極其聰明且受得秦始皇器重。
此時,胡亥正立於李斯背後,遙望遠方的將臺及下方密集如林的兵馬,眼中盡是羨慕神色。
然而,當他瞥見不遠處秦始皇上流露出的讚美及喜悅,心中的嫉妒油然而生。
他痛恨自已的年紀尚小,無法成為老大。
憑什麼同樣是次子的將閭能夠嶄露頭角,甚至還深受父王寵愛?為何要跟他搶奪秦始皇的喜愛?
作為十八公子,胡亥年齡優勢明顯,相比之下優於將領閭不知凡幾。
特別是在將領閭以後,秦始皇彷彿覺得對子女的關注過少,因此對這位表面討喜的兒子胡亥極為溺愛,幾乎近乎過度。
受到秦始皇如此鍾愛,胡亥意外走上了飛速攀升之路。
他夢想成為 ,即未來的秦二世。
然而令人嘆息的是,他在夢想裡沒實現二世的地位,反而在現實中成為了名不副實的“胡二世”,成為世人諷笑之詞。
之後,秦始皇鼓舞一番眾人的戰鬥熱情,對即將開戰之事做了最後的佈署:“目標,齊國,我要你們救回我國的大公子。\"將領閭率先跨上戰馬,勇往直前。
看著將領閭離去,秦始皇的眼神顯得既複雜又沉鬱,滿心喜悅夾雜憂慮。
大權獨攬的秦始皇,對於扶蘇受襲的喜憂摻雜,最喜的莫過於扶蘇受損。
關於兇手是齊國人,秦始皇毫不在意,對方是誰已無關緊要。
蹬蹬蹬蹬!!!
沉重而響亮的馬蹄聲在空氣中迴盪,連空氣似乎都隨著那節奏激盪起來。
此刻,秦始皇內心按捺不住激動,握緊拳掌,目視大軍逐漸消失在遠方,遠征也許還得延後到年底。
但他期盼閭邑能以燕國之戰般的凌厲一擊帶來驚喜。
依舊是喧鬧的咸陽街頭,百姓們群情激奮,吶喊著要為正義的長公子扶蘇討回公道。
扶蘇雖然在政壇表現顯得稍顯魯鈍,但在民間威望極高。
將領閭昂首走在前列,擲地有聲:“將以閭為帥,領軍二十萬征伐齊國。\"
咚!嘩啦!
一聲悶響與碎葉的聲音過後,齊 瞬時臉色蒼白地栽倒在地,冷汗溼透衣衫。
他曾拒絕燕丹的合縱策略,未料到秦國對此竟如此執念,乃至讓扶蘇陷入險境以換取勝利。
沒錯,就是以扶蘇為代價,因為在齊國他還在養傷。
\"確實……是將是閭?\" 齊王顫巍巍問道,深知這雷霆之師的厲害。
關於將是閭,常被贊為用兵如神、一戰定天下的將領,有人認為其中有誇大成分,但不容否定他的實際能力。
\"燕丹,燕丹,狼子野心,這小子與狼謀皮,意圖何在?\" 齊王虛弱得只能倚坐地上喃喃自語,他意識到形勢的改變將直接影響歷史程序。
歷史上,齊國通常會在戰爭尾聲才覆滅;但這次不同,在為哥哥 和救回扶蘇的旗號下,將是閭率先對齊國出手。
結果利弊參半:優勢在於夾擊魏國更為順利,同時進攻的準備也相對容易,秦軍趁燕國內亂收服了不少土地;但燕王喜的逃離曾令燕國動盪不安,如今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秦軍取得了豐碩戰果。
兵力調動不再顧慮前線太長。
從宮樓上,王翦凝視著離去的將是閭,心頭滿是欣慰。
如有可能,他願秦朝儲君是將是閭而非扶蘇。
或許,“該考慮一下自已的立場……”他忽然這樣想著,然後意識到自已的思緒飄得有些過分。
誰也無法預料死亡何時降臨,但自已可能死於年輕的始皇帝秦政之前。
心裡苦笑一聲,“也許是我太高看了自已”,王翦暗自承認。
\"父皇,未來我想成為一名偉大的將軍!\" 少年胡亥跑到秦政身旁,目光堅定地說。
秦政短暫愣住後大笑道:“好,父期待你超越三弟,成為我大秦的將軍之材。\"
而聽到這話時,年幼的小胡亥雖面上歡喜,心底卻在冷笑道:他志在遠方,豈會止於將軍位階?轉身之際,熾烈的目光直指遠處王座所在的秦宮 。
幾乎是僚屬將閭離開後的下一刻,在靠近皇宮的大宅子裡,兩名女子在樓閣中相對而坐。
“未曾想到連陰陽家的你都被派來。\"一女子斟酌著話語,她遞給兩人杯茶,目光凝視落葉,內心微微憂慮。
戰場瞬息萬變,即使是如將是閭般的人物也無法避免,尤其這是他首次大規模領軍出征二十萬兵馬,其中的壓力非比尋常,但也因他的無畏和冥王的信念而充滿力量。
面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對於齊國的勝算微乎其微。
它的實力並不強大。
自然,實際上比起魏國,齊國還是要稍微強大一些,與燕國之間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在全面戰爭下,它大概能集結三十萬大軍。
而且正是靠著將領將閭的堅持,他決定首攻齊國,這表明隨後秦國可能沒有太多的援軍支援。
對於秦軍來說,從本土調動部隊到達燕地所需的時間是極為漫長的。
事實上,李斯個人並不贊同出兵齊國,但贏政卻選擇信任了將閭。
這場戰役對將閭至關重要,勝出則是皆大歡喜;然而萬一失敗,將閭可能會面臨極其嚴重的後果,包括他這十六年的隱忍以及所有付出的努力可能都會化為烏有。\"闊別多年,今日重逢,真是辛苦你了。\"
原來的燕都薊城現已淪為秦軍駐守之地。
將領將閭拍拍駐守的王賁肩頭,為秦國的強大事業,這位將領確實是付出了巨大的艱辛。
他已經超過兩年、幾乎快有三年時間沒有回國內了,一直在邊疆前線浴血奮戰。
年輕的王賁雖然看上去已經帶上了一些歲月的痕跡。
“哈哈哈,能夠跟著您出征,這簡直就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榮譽。\"王賁沒有多想,只覺熱血沸騰。
這又一次將是國家覆滅的戰役,而領軍之人,是比自已更年輕的將閭——只有十六歲。
這十六歲的少年竟然就已經指揮起二十萬大軍,作為一名將領,甚至是指揮一場消滅國家的戰役,無論以後是否有人能做到,至少他是空前的。
甚至,從將閭顯現的臉龐上,王賁依然能看出幾分孩子般的純真。
然而,對此王賁並不擔憂。
經歷過那次戰役後,他對將閭有了絕對的信任,甚至是崇拜。
對一般人來說,年齡可能影響一切,但對於真正的天才,年齡似乎不再是束縛。
將領閭,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天才,一個真正的戰場上統帥大軍的奇蹟創造者。
不只是王賁,戰國許多人都對此感到驚歎。
上次贏政大膽讓十六歲的將閭作為副將獨自領軍三萬,並非讓人意外;但現在,二十萬大軍決戰齊國,則實在出乎眾人意料。
“齊國可並不是什麼弱小的國度,它是戰國中期首屈一指的霸主之一。\"將領閭站在薊城城牆上,凝視著齊國的方向說道。
“是啊!”王賁也感到興奮。
這一仗對秦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以往,秦國竟曾被齊國逼迫割地賠款。
沒錯,沒有弄錯。
二十多年前,齊將匡章率五國聯軍攻克函谷關,迫使秦國不得不低頭。
這場戰役讓秦國覺醒,此後開啟了一段非凡時期。
如今,終於迎來了復仇的一刻。
“哦對了,敵方的領軍將領依舊是匡章。\"王賁早就掌握了情報。\"匡章!”
咔嚓!咔嚓!咔嚓!
將閭邁步下了城牆,緊握住手中那把修長利刃,刀長約五尺半,差不多就是一米七八的長度。
那是專門為他定製的絕世兵器。
行進的過程中,他喃喃低語。
匡章這個人,在戰國的歷史上確屬一個神話,令人們談之色變。
不過令將閭沒想到的是,這位傳說中的人物竟然直到今天仍然存活。
儘管歷史資料裡並未記錄他的生死,但從秦國的戰略序列,他猜疑匡章或許潛藏著一個驚天的隱藏大BOSS。
“有趣。\"一切正如劇本一般展開,每一步都引人入勝。
六十四個少年非常鍾情於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休整尚不足一載的秦國因大公子扶蘇的 ,再次集結軍隊行動。
此舉震動戰國全境,畢竟秦國已經吞併了三國之多的土地!
反常的是,齊國在這次戰爭挑選統帥之際,沒有任用青年將領,而是選擇已經接近七旬的老將軍匡章作為先鋒官。
“現在的孩子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到處趾高氣昂。\"匡章面色難掩苦笑,不知是被輕視或是過於看好對方。
雖然燕將閭以一場戰役嶄露頭角如日中天,但是對於以戰火為生的一代軍人匡章而言,一個十六歲的青年竟要來挑戰他的威信,無異於侮辱自已。
在他數十年戎馬生涯的老朽時光中,最終要面對一名十六歲的對手,讓他頗為感慨。
儘管心裡不大樂意,他也深知這一仗對秦國的戰略至關重要。
“硝煙籠罩大地。\"燕山深處,某酒肆之內,燕丹目光幽深地凝視窗外匆匆行人,墨門秉持兼愛非攻理念,他亦復如此。
但對他及墨家來說,秦國已成為全球紛亂動盪的始作俑者。
最使燕丹糾結又難受的是世人普遍把他視為秦國招致災禍的罪魁。
即使此刻緊挨他坐著的青年高漸離都有點疑惑。
“老前輩,咱們又見面了。\"高漸離恭敬地道。
的確,此時燕丹與高漸離二人面前正是統領軍團的齊國元帥匡章。
三人均坐膝上圍席。
匡章輕輕嘆息道:“儘管信任你的才能,但我們難以信任秦國之承諾。\"他深知局勢難料。
“嘶……”高漸離震驚地望著燕丹,實在無法想象,鉅子的門人網路居然如此恐怖連聲名遠揚的匡章都認得。
而在後世,關於“匡章”的記載不多,但這個時代,他是比王翦更早成名的老將,曾在五國聯軍對抗下使秦國無奈求和,屈膝割地的那位。
這是秦國二十年來期待復仇之戰的機會。\"這一仗,我認為,我們應主動發起攻擊。\"燕丹眼中精光閃爍,胸有成竹。
“何以見得?”匡章聞言來了興致,“若不是我對你的瞭解深入,恐怕也以為你不過是秦國人設下的誘餌。\"說到此處,他自已也笑得開了花,雖然外界並不信任,但身為長輩的他會堅定站在燕丹這邊。
燕丹握緊拳頭,神情憤慨道:“秦國大軍遠端奔襲,卻不先攻魏,可見其策略漏洞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