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世紀二十二七年...
京都咸陽...
莊重的宮殿之中,滿朝文武皆衣履整齊,謙恭入殿。
近日之朝議,較平時靜穆不同,官員們進殿後,目光皆凝注身後,其場面嘈雜不已。
篤!篤!篤!
步伐沉穩,渾身暗湧黑色光華。
他,乃秦王三公子,將閭公子。
在這群朝廷重臣眼中,公子將閭是個陌生而稀少存在,低調而罕聞。
與大公子扶蘇,以及聲名稍顯的三公子相較,自他幼年時起就已獨自隱逸,行事之低調讓眾人幾乎將其淡忘。
至於扶蘇大公子,儒學深厚,在手底下擁有眾多幕僚支援,已成為公認的王儲人選。
其餘幾位公子時有現身,訊息流傳。
然而將閭公子,則是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唯有秦王冊封名字之際,才會被人偶爾提及。
今日的再相見,竟在朝會中。
其一身黑甲,面部亦半遮,此景象使滿廷官員都為之驚訝。
厚重的盔甲裹身,這位十六歲少年首現於眾人眼前,那全幅武裝的形象使人略有皺眉。
歷來,在秦朝,入朝不得攜帶兵器乃至鐵器,但這特殊時期彷彿有所不同,面對面無表情的秦王贏政,眾臣們不敢多言,只是低頭默預設可。
\"諸卿可有何事奏稟?\"秦王威嚴的聲音傳來,沉實有力。
一位閹人太監走上前,目光陰狠,環顧四周,然後目光集中於最後一行身穿烏暗甲冑走入之人——即公子將閭。
\"微臣蒙嘉有事啟奏。\"此聲音清晰響徹殿堂。
全場焦點立即聚焦在蒙嘉身上。
他是秦王的愛臣,自始至終隨從,直至王者登上寶座。
\"講。\"秦王示意他陳述。
蒙嘉挺步向前,神色振奮:\"燕王懼大王之威猛,不敢迎戰對抗,願盡全國之力,效忠於大秦,猶如諸郡縣繳納貢賦一樣,他們恐慌備至,特獻上樊於期首級以及督亢之地的地圖以表衷心投降之意。\"
說到樊於期...眾臣齊譁。
曾為秦叛逆將領,隨嫪毐叛亂後離秦投奔燕國,最終被燕太子丹收納保護。
不料今日求饒如此低聲下氣,甚至割讓舊識的首級作為籌碼。
回想三年前,秦昭王派遣名將內史騰消滅韓王國並俘王,設潁川郡管理韓國遺地,韓國 ;去年攻克趙國邯鄲,趙孝成王被迫向秦屈服,趙國告敗。
如今,秦國面對的是征討燕國還是魏國的抉擇,燕國竟這般畏縮不敵。
\"哈哈哈哈,不費一兵一卒,燕王便先怕了我秦國。\"贏政笑聲得意。
“全仗大王指揮。\"朝中的文臣李斯謙恭附議。
此番燕國之使臣請見的訊息,在秦國確鑿無疑,提振了士氣。\"傳……傳令燕國使者,即刻入見!\"贏政斬釘截鐵地下令。
隨後,太監的嗓音高亢迴盪。
待在外面的使臣已步入殿中。
此人威猛,全身散發出穩健之氣。
\"燕國使者荊軻,見過大王!\"荊軻謙恭行禮道。
他身後託著一個盒子,手中握著一幅地圖。
原來荊軻要獻圖?
在殿堂上首次參加朝議的將領姬鞠,微微偏起了身軀。
這是姬鞠進入大殿後第一次動作。
他凝視著荊軻。
剛剛,荊軻向秦王稟告完呈遞地圖的事,步入主殿。
自秦始皇即位以來,法規嚴明,未經王命闖進百步之內者,一律斬殺。
但鑑於荊軻的獻圖行為且經過嚴格的搜查無帶兵刃,秦始皇放膽讓他前來。
行動計劃進行得很順利。
至少,對於荊軻來說,這次比以往更順當。
然而在他邁開第三步向秦始皇上前之際,他感到了針扎般的刺痛——來自姬鞠的目光。
這一刻,姬鞠終於明白眼前之事:
荊軻圖謀刺殺秦王。
出人意料,關竅苦思十六年,只為扮演神秘生物冥王,他一出關參加第一次朝會,就得面對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史實。
此時,荊軻回頭,猛地看見一道冷冽的視線聚焦在他身上。
那雙眼睛,即使是遮在半張面具後,目光銳利、冰冷至極。
甚至在這一刻,荊軻生出了一個離奇的想法:這個男人知曉自已的意圖。
\"不過就算知曉又怎樣,為時已晚。\"荊軻在內心冷笑道,今天定要了結嬴政。
這個攪亂世界和平的暴君。
七國正是因他的貪婪,戰亂紛擾,兩個王國覆滅,下一個可能輪到燕國。
此行來刺秦,除了受太子丹所託,更多的是為了世界的安寧考慮。
沒錯,荊軻懷抱高尚信念,他覺得秦王象徵著 ,每一場戰爭都讓無辜百姓遭受創傷。
只要秦王不在,世間便能得到平息。
燕國也將免於劫難。
然後,荊軻走到距秦王兩步遠的地方。
雙手捧著地圖,謙卑走向秦始皇,秦始皇並無多想。
居高臨下審視著荊軻,後者緩緩開啟地圖。
然而在這刻,一抹寒芒乍現。
這是一柄刺客用的 。
鋒利無比的 。
而且還是塗有毒性的 。
危機突如其來,人們還沒反應過來。
\"該死的小人膽敢行刺,來人,速速護駕!\" 秦始皇臉色驟變,但已為時過晚。
因接近過近,措手不及,面對尖銳 ,他只能急忙抽出腰間長劍。
但由於劍插入太深,在倉促之間,他居然未能成功 。
\"你們還在磨蹭什麼,還不趕快來救駕!\"秦始皇上下望向下方,氣得鼻子都快歪掉了。
看到刺客行兇,底下竟無一人敢於逼近。
一方面因手中空無兵器,但更為重要的是秦律嚴苛——大秦律規定,任何人均不準越入宮殿百步。
這意味著朝會上沒人能靠得太近。
此舉本以防他人加害於他。
但在突 急之時,卻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