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在初次閃避後,再次面對的卻是無可避免。

在此種困境下,他只能狼狽翻滾,避開柱子正面。

又是一樁兩千年來流傳廣遠的大事件——秦王抱柱。

\"快來護駕!\" 嬴政焦急地叫喊。

今天的變故不凡,原本隨侍的大高手蓋聶因事外出。

宮殿內原應有他的嚴密守護,然而今日無他人在。

此刻,連援兵都未出現,嬴政心急如焚。

拔劍的動作也因為插入太深,怎麼也無法抽離出來,讓他愈發惱怒。

難道滿朝文武都是廢物嗎?

這份不甘,夾雜著恐慌的情緒湧上心頭。

冷冽的光芒逼近,危機彷彿近在眼前。

嬴政在瀕死的感覺下,哀嘆自已命數將絕。

然而,就在那一刻——擋啊!!!

將閭,這位深藏不露的殿衛,終於動了。

他的腳步悄無聲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出擊。

這已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十六個年頭。

剛出生時,他的超級扮演系統就已經覺醒,他要扮演的物件——超獸冥王,一個獨自生活二十餘萬年的存在,絕非易物。

為提升力量,提高扮演進度,他遠離眾人,獨自隱居十六載,如今已近二十有四。

直到今日,才忽然意識到那個幾乎被他遺忘,卻又極為孤獨的三公子。

他在想起今日要召見這位三公子參與朝會,不料遭遇此等變故,毫無預兆,彷彿生死瞬間逆轉。

人在面臨生死關頭,往往會勾勒出過去的一生,想起宏偉的志向, 的邦國,還有未來的七國爭霸。

嬴政不甘、憤怒,緊攥雙拳。

他的宏圖還未實現,絕不能就此消亡。

可是,眼看逼近,避無可避。

九死一生,這個境界前所未感,卻不得不經歷。

朝廷官員無人敢挺身而出。

嬴政咬牙,他們皆是廢物。

此時,一道烏芒破空而來,正是在逼近的瞬間,從虛空中顯現,阻擋在他面前。

鐺一聲脆響!即使利劍,遇上這片黑光電芒時,也只是發出低沉迴盪。

而這抹烏芒並非尋常黑暗,它是希冀之光,是生命的火焰,是在命運危機關頭對嬴政的莫大救贖。

一道嚴厲冰冷的聲音響起,凝視眼前的荊軻:“刺殺秦王于都城之內,你瞭解後果嗎?”

在秦始皇看來,一統天下是他宏大事業的一部分;而對於民族而言,這象徵大一統的機會與終止紛爭的輝煌成果。

回顧未來,中東紛亂,小國征戰,那些自認為為國除奸的大俠行刺,其實不過是出於微小情義而輕率地忽視了全域性的笑話和悲劇。

只剩下一步,僅僅一步而已啊!

差之毫釐的行刺計劃險些就得 殺秦王。

只需再走一步,便可完成劃時代的歷史使命,救回燕國,實現太子丹的期待。

可在這至關重要之際。

失敗了。

譁!

在將閭背後,恢復冷靜的秦王贏政最終抽出了隨身的寶劍,目光審視整個宮殿,面容沉暗充滿憤怒。

一群廢物,全都是廢物。

在如此關鍵時刻,竟然無一人能派上用場。

贏政深吸一口氣,轉而望向眼前的景象,露出驚喜的表情。

自已的第三個兒子,秦國的第三公子將閭。

這位低調了十六年的隱形皇子。

這個默默無聞的第三者,在世人眼中初次亮相,卻是這般令人心悸的場景呈現。

\"贏政殘酷,引發了七國紛爭,民眾對他積怨已久,誰都能將他擊殺……哈哈哈!\"

荊軻絕望後的笑聲格外刺耳。

即使失敗又算得了什麼呢?對於荊軻來說,一切都沒有那麼重要。

或許略有些遺憾,但此刻的他,從一開始就未曾幻想過活著離開秦宮。

\"殺他,快殺了他,殺了他!\"贏政臉龐充滿狂怒,言語失控。

即便行刺失敗,他依舊叫囂不斷。

接下來,贏政的思緒回到燕國。

的確,秦國近來正考慮究竟是攻打燕國還是魏國先下手為強。

但現在已無需多慮,秦國的兵強勢猛,面對各國毫無抵抗力。

\"贏政,你必死無疑!\"荊軻深知自已的生命已無多長時間,但仍堅持抵抗。

但將閭,對此卻頗有些欣賞這類硬氣的性格。

\"若你堅持至此,我便送你一程。\"還未及將話說完,將閭的氣息瞬間爆發,如同山洪暴發般威猛無匹。

那究竟是何種氣勢?霸氣絕倫, 無畏,俯瞰萬物的目光令人膽寒。

孤高的態度顯露無遺。

\"只有歷經七度孤獨,才能稱為真正的強者。\" 將閭緩慢地說完,話語才剛落音,瞬間炸響開來。

砰!

噗!

荊軻的胸膛凹陷下去,甚至連背後的衣袍也隨之破碎,強悍無比的力量使他如炮彈般飛離前殿,掠過滿朝文武的驚愕目光,越過大殿幾百米的距離,畫面衝擊眾人視線。

這場面驚天駭浪。

之後,荊軻身軀重重砸落在宮殿的大門外,鮮血在數秒後蔓延地面,映襯著周圍一動不動的人影。

立刻有一群侍衛急匆匆前來檢視狀況。

\"啟稟大王,荊軻大人已然身亡。\"侍衛大聲通報。

轟鳴的回應在人群中迴盪,彷彿是對他們親眼所見的證實。

所有官員驚異地看著,滿目震撼:

\"怎麼回事?\"

\"那是什麼可怕的實力,可以一舉跨越數百尺?\"

\"這恐怕就是大秦頭號戰神了吧?\"

\"如此英勇之士是誰?\"

朝臣們都感到一陣震驚,只餘下一團裹於黑暗盔甲的身影,下半張面孔以及一雙冷酷深邃的眼睛。

是的,那些眼睛中,燃燒著無窮無盡的孤獨與無法言喻的霸氣。

尋常人遇到這種眼神恐怕會疑竇叢生。

但贏政與眾不同——不論統一與否,他從未加害忠臣;他治理國家近十載,從未處死一位有功之臣。

這樣的開國 實屬少見。

笑聲在此迴盪不息。

\"哈哈哈……\"

\"哈哈哈……\"

而此刻,秦始皇嬴政站立於大殿之前,放聲大笑。

他笑得如此之歡,甚至眼淚險些奪眶而出。

這就是什麼是意外之喜。

他甚至因看到公子將閭眼中展現出的那份霸氣而更覺歡悅。

這位,是他秦國的第三子、第三公子——將閭。

在他的生活中,曾誕有許多子嗣,但沒有一位真正贏得過他的認可,個個要麼平庸如廢物,要麼無才難展抱負,唯獨扶蘇還算稍稍符合他的期待,然而又被腐儒教養之過失所誤。

沒錯,扶蘇。

然而,此刻的變局,帶來了不同。

這位長久隱匿的將閭,十六年來不為人所提及,世人甚至早已忘卻他曾為大秦的三公子。

這種淡然近乎令人難以置信。

但他初次出世,卻帶給他,秦始皇,一份無法估量的歡喜。

嬴政滿面笑容走到將閭近前,用力拍打著他的黑衣肩膀。

李斯拱手詢問道:“請問陛下,此人何人?”

全場的人,都因這位威猛的將軍震懾於色,尤其是在此時戰火連綿的戰國時期,每一名秦軍將士都渴望著強大,將閭的出現無疑像是給秦國打了一針強力的 ,就連身後的太監趙高都傾耳傾聽。

嬴政未答,只是眼神掃過百官與士卒,內心的怒火因將閭的顯現轉化為深深的喜悅。\"此乃我國之三公子,將閭。

他在靜修技藝,直至十六歲今日首次踏入宮廷,卻不料竟有此事發生。\"秦始皇負著手來回踱步,滔滔不絕地述說著將閭的故事。

直到此刻,人們才明白那位身披鎧甲直面朝廷的,正是他們熟知的三位公子——將閭。

更為驚人的是,他還具備這等非凡的武功。

而真正使人震撼的,卻是這句“只有歷經七個寂寥的孤獨歲月,方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說出口的深邃哲理,卻毫無違和感。

這需要多少深度的生 驗和洞察,才能說出如此寓意豐富的言語!

滿朝官員被此激發,精神昂揚。

無論是從武力來看,將閭剛才的表現幾乎超越所有軍隊之巔。

至於他的才華,則從他的這一哲思來看,他集文武一身,令旁人難以相信。

“參見三公子!”滿朝官員齊刷刷地朝將閭行禮。

起初無人識他,而現在,所有人都清楚了他的地位,意識到大秦天空已變。

是的,變革來臨了。

對於普通人物而言,也許這只是身份變化,但這是身為秦王嬴政三公子的將閭。

這個稱號加上他所擁有的潛力,意義非同小可。\"哈哈,神佑吾國!大秦定會在未來的舞臺上一展鋒芒。\"秦始皇心情甚佳,這是秦國實力強大的昭示。

關於未來的王位繼承問題,嬴政已認定扶蘇基本已無競爭可能。

誰能勝任者,便可獲任,此乃始皇心意。

他欣慰地詢問將閭:“將閭,作為三公子,你的英勇救駕,本就是天職,但我可以給你些什麼賞賜來表達感激之情?”

“兒臣本應效勞王命,何需賞賜?”將閭淡然搖頭。

在將閭看來,真正的獎賞莫過於實現統一七國的偉大事業。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尤其知曉自已的特殊身份後,將閭明白了保持低調才是唯一的自救之道,否則將來恐怕免不了二世胡亥以莫須有的罪名遭致不幸。

好在,降生不久,將閭就已經擁有了金手指——冥王模板。

然而,原始的冥王模板過於強大(過於誇張?),使得他無法直接使用,因此將閭採取退而求其次的方式,扮演改良版冥王。

同樣的卓越實力,改良版冥王雖然看起來較弱,但由於扮演門檻大大降低(降低了幾千倍之多),即使花費十六年時間,他也能擁有自保的力量。

到目前為止,藉助改良版模板,將閭耗費了十六年才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已。\"哈哈哈,看到了吧,成功卻毫不自大,非常好!”嬴政更感欣慰。

儘管救援立下了功績,不能不獎賞。

於是他詢問:“將閭,今天身穿甲冑上朝,是不是想投身軍旅?”

“是的!”將閭沒有否認,如今對於他而言,加入軍隊是在有了自保能力後崛起的最迅速途徑。

也許從事文職也是種路徑,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哲學大家如冥王這樣的存在建立學術流派並不困難。

但考慮到公子扶蘇的前車之鑑(他可能影響一生),即使表現出色,始終難以逃脫被扶蘇光環壓制的命運,再加上儒家的支援和他是長子的事實,參軍無疑是更快獲得權勢的道路。

\"好吧!\" 嬴政欣然同意,“好吧!”他堅定地說。

他在前方的座位上猛擊大腿,不再討論該話題,而是看向李斯。

相比於年輕時的文雅,眼前的李斯顯得格外冷靜和穩重。\"本王有意對燕再次發動攻勢,李大人怎麼看法?”他問道。

李斯思索片刻後回應:“還不到時候。\"的確,秦國三年前閃電行動滅韓,繼而透過反間計擊敗李牧攻陷趙國,剛剛結束那場戰役。

如今大軍集結在中山,雖佔領趙地,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成果。

按原先策略,需消化新領土至少需要幾年後才會開戰。

\"現在我們的大軍駐紮在中山,只要時機成熟即可北伐消滅燕國,不必急躁,\"李斯繼續道,“不過,王上,如果燕國知道此番計劃,定會有所防範。

我提議年後我們集中軍力進攻燕國。\"

於是下令:“王翦,任命為統軍主將;蒙武,作為副將;將閭,你也被任命為副將。

從現在起,全軍進入備戰狀態,年後向燕國發起總攻。\"

聽到這話,沒有人反對,大家都理解 的戰略深思。

李斯、王翦和蒙武皆為著名將領,特別是王翦已建立了許多戰功,而身為蒙族名將世家出身的蒙武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唯一令所有人驚訝的是,作為新加入副將行列的將是呂氏的將閭,這起點實在太高,哪怕是一位公子,這樣的起點也讓人大跌眼鏡。

誰都沒想到 將閭如此器重他,這或許是秦始皇的魅力。

經過商鞅變法使國力強大、實施軍功制度後,士兵鬥志高昂,秦 隊實力遠超他國,更何況擁有秦始皇那樣長遠的目光,在這戰國一統的趨勢中幾乎是意料之內。

朝議後,每個人都急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