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讓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下午六點。

旺財語音通報,有客人來了,來人是林媛。

高思就親自穿過小院開門。

開啟門,卻發現林媛正與莊韜和樊靜兩位教授有說有笑地站在外面。

“媛姐,哎?莊教授,樊教授,這麼巧啊,你們一起來的?”

高思連忙打招呼。

莊韜笑道:“我們是一起來的。

是天祥通知了小林博士專程去接的我們。

其實不用你們年輕人費心,我們倆打車過來就很方便.”

林媛進門就閃在一旁,讓莊韜和樊靜先走。

“哎呀,這小院真不錯呀。

地方不大,曲徑通幽。

是個能安心做學問的好地方。

等我不教課了,就來你這兒住,不知道你歡不歡迎?”

高思趕緊賠笑道:“您要是不嫌棄,隨時都可以來,我下週專門給您隔一間書房出來.”

莊韜很滿意高思的態度,他笑著拍了拍高思的手,說道:“退休再說,退休再說。

你不是還給我介紹了兩個研究生嗎?今天來了嗎?”

“來了,來了,您先坐,我喊他們倆上來。

他們倆應該跑到樓下健身去了.”

邵天祥看見二位教授來了,連忙起身迎接:“莊叔,樊姨,你們來了。

快坐吧,我去換壺茶去.”

莊韜擺擺手道:“不坐不坐,都坐一天了。

你這兒還有樓下?帶我參觀參觀.”

高思聞言就帶著幾人下樓參觀。

樓下。

莊祖琴與李里正在對著超大螢幕打一款格鬥遊戲,螢幕上兩位功夫美女穿著清涼,正在八角籠裡瘋狂互毆。

徐榮才和吳軍兩人正在健身區擼鐵,揮汗如雨。

只有趙夢鴿和鄒嫻兩人在大螢幕前面的沙發坐旁,一邊喝咖啡,一邊小聲閒聊。

趙夢鴿發現有人下來,看年齡就知道是莊韜和樊靜兩位教授來了,就拉著鄒嫻迎了上來。

高思主動介紹道:“這位是我的投資合夥人趙夢鴿。

這位是科學院化學所的鄒嫻研究員.”

又對趙夢鴿說道:“這位是數學家莊韜教授,這位是材料學家樊靜教授.”

鄒嫻眼神一亮,就像小迷妹遇見偶像一樣衝了上去。

“樊教授,我是您的忠實粉絲,我就是因為看了您寫的科普書《元素:宇宙的配方》才對化學產生了興趣。

您就是我的啟蒙老師.”

樊靜的臉上樂開了花,她笑道:“我知道你的研究,思路特別好。

我那本書啊,有你這樣一個讀者,我就欣慰了.”

吳軍與徐榮才二人趕緊擦乾頭上的汗水,走過來跟莊韜見禮。

莊祖琴和李裡慌忙把遊戲關掉,把吳軍帶來的化合物擬合圖表投影在大螢幕上。

“爸,媽,過來坐呀,我們都開了好幾輪小會了,就等你們倆了.”

眾人落座。

莊韜盯著大螢幕上的圖表看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哎呀,年輕人不可限量啊。

看來,你們這兩個研究生,我是非收不可了.”

徐榮才剛想說什麼,被高思踢了一腳,說道:“老三、老五,還不趕緊給導師敬茶.”

莊祖琴手疾眼快,迅速把兩杯茶倒好。

徐榮才和吳軍一人一杯,九十度鞠躬,遞到莊韜面前。

莊韜表情平靜,內心卻非常高興。

他當然能猜到,拿出這樣一份答卷,肯定有高思的功勞。

但是,作為兩名本科生,能把國家懸賞任務完成到這樣的水平,顯然也是有天分的。

“你們這個解法,從純數學角度來看,其實是不合格的,你們是知道了這個問題的應用領域之後,採用了另闢蹊徑的解決方案。

不過我得承認,你們用的手段,足夠巧妙.”

說完,莊韜轉頭看向妻子樊靜:“樊教授,這是你們所的懸賞專案,你說兩句.”

樊靜說道:“我支援孩子們的做法。

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不過,這個預測模型,預測精度顯然還不夠。

還需要最佳化.”

吳軍說道:“樊教授,預測演算法是需要訓練的。

我們缺少用於訓練的資料,所以預測的表現不算太好。

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樊靜道:“資料不是問題。

現在已知化合物的理化屬性,我那邊都有資料,你們都可以用。

不過,這顯然已經超出了懸賞問題的範疇了。

讓你們倆繼續做也不太合適.”

想到這裡,樊靜顯得有些遲疑。

“媽!”

樊靜白了莊祖琴一眼,在這種環境下,被自己女兒喊媽是很沒面子的事情。

莊祖琴趕緊改口道:“樊教授。

吳軍和徐榮才這段時間的研究,都是我們的超算中心提供免費支援的。

計算費用如果算一筆賬,可要不少錢呢.”

樊靜瞪了莊祖琴一眼,說道:“有跟你媽這麼算小賬的嗎?”

莊祖琴笑道:“你剛才不是不讓我叫媽麼?”

莊韜道:“這個專案確實有點兒特殊。

如果繼續搞下去,數學系就變成了材料系了。

我建議,你們材料所單獨成立一個專案來做這件事情,其中的數學問題,我們可以聯動.”

聊了一會兒,高思始終覺得兩位大教授並沒有徹底理解這個專案的意義,就起身說道。

“莊教授,樊教授,我覺得,這個專案的意義可能比大家現在的理解要深遠得多。

我建議,數學所和材料所可以一起申報一個國家重點科研工程,做好這個工程,咱們國家的科技就要騰飛了.”

莊祖琴心道,高思怕是又要裝逼了,就道:“高思,你用不用那麼誇張啊.”

莊韜卻兩眼一亮,顯得興趣盎然:“哦?你說說。

要是這個專案真能值一個國家重點科研工程,那我跟樊教授真的不枉此生了.”

高思聽罷點頭說道:“著名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曾經有句名言,他說,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

我覺得,這句話如果用在材料科學上面,最為貼切.”

“愛迪生在發明燈泡的時候,用了1600多種材料做實驗。

為什麼要一個一個去嘗試?是因為在做實驗之前,我們沒辦法知道什麼材料的電阻、熔點剛好能用於製造燈泡,所以只能一個一個地嘗試.”

“到了現代,過去了130多年,我們搞材料研究時,嘗試法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請問還有什麼事情,比這件事情更糟糕的嗎?”

“現在,我們可以預測材料的特徵了。

只要投入足夠多的算力,我們就能在製造出一種材料之前,就獲知這種材料的性狀。

我們可以擁有會光合作用的玻璃,比金剛石硬度還高的塑膠,我們可以知道任意一種蛋白質在身體裡的用途,治癒所有的基因遺傳疾病……”“這還不夠激動人心嗎?將來,很多現在無法解決的難題,直接就能新材料去解決。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簡直就是進入了魔法時代呀.”

此時,莊韜與樊靜面面相覷,當場石化。

高思說得沒錯,材料幾乎是所有技術發展的瓶頸。

提前解決了材料問題,影響將會極為深遠。

這件事情,比起耗資30億美元,歷時13年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更加偉大。

申請一個國家重點科研工程,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