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

陳明軒拿出了一張影印紙,在上面寫寫畫畫設計出了一個4的外形出來。

“你覺得這樣的外形如何?”

陳明軒把紙遞給了李露,讓李露做出一些評判。

“我覺得這個外形還可以,簡約而不失時尚.”

“不過我好像從來沒有在市面上見過這樣的外形。

你這個靈感是從哪裡來的?”

陳明軒笑了一下,這玩意兒完全就是按照十幾年之後小米投資的一家老年智慧機手機廠商的外形設計出來的。

跟手機差不多,只不過按鍵從密密麻麻的一堆簡化成了五個。

“看來你挺喜歡這個外形嘍.”

“嗯,如果3設計成這樣的話,我還是挺喜歡的.”

“不過這個外殼的材料你打算用什麼做?是用塑膠還是用金屬?”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陳明軒做了一個鰲拜的標誌性動作。

“那是什麼意思?”

李露有些弄不清楚:“3都用一樣的外殼不就行了嗎?”

“首先這個東西是4,其次這就叫差異化經銷售.”

“像普通版本的就給他外殼用塑膠,而且螢幕要小上一些,至於。

高階版本的,那就給他上金屬外殼,用更大一點的螢幕.”

“按鍵的材質也要相應的升級一些.”

“為什麼搞這些東西啊,我一直以為34這類的高中低配就是記憶體的區別而已.”

“這你就不懂了吧,人總是有虛榮心的.”

“如果你不同版本不同價格卻是一樣的外形的話,那你告訴我那些買最貴版本的人。

如何突出自己的優越感呢?”

“難不成還要費半天勁兒跟別人解釋自己這是最高版本?”

“那這個逼裝的就一點也不清新脫俗了呀,反而顯得有些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