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洛陽這鯉魚焙面,真真也是好吃。”
“官家,那是恆哥兒幾日來趕路,且沒吃過好的呢,現在吃啥都香。”
官家趙恆不好氣的:“娘子,這鯉魚焙面你可都沒嘗呢,哪來的這番理論?”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前唐詩人韋莊詠洛陽的佳句,劉娥這會子正站在行宮的小二樓上放眼望去,在尋這個花如雪呢!
花如雪!難道是杏花?
官家趙恆已經在聽飯了,應著官家的聲兒,劉娥放下團扇,也就在官家跟前落了坐兒。
“臣妾剛才在看景兒呢,這洛陽果然是前朝的舊都,這行宮下面的景兒……真真引的臣妾都沒認真聽恆哥兒說話。”
劉娥笑盈盈的夾了幾根麵條,又用筷子扯了點盤裡的鯉魚夾給官家趙恆:“恆哥兒,這洛陽的鯉魚焙面肯定好吃呢,黃河裡的大鯉魚,配上這中原的麵粉做的龍鬚麵兒,可不就是四個字——正合時宜!”
“官家,臣妾嘗著這鯉魚真真好吃,還酸中透甜呢,老開胃呢,不過臣妾配的可是大米飯,真真人的胃吧,打在孃胎裡就定了型的,臣妾還是喜歡吃大米呢。”
劉娥又倒了酒給官家:“來吧,恆哥兒,咱喝一個!咱這跑了四百里來這洛陽野眼了,先吃好喝好唄。”
喝著酒兒,吃著飯兒,官家趙恆心裡也痛快了。
“娘子,朕就知道你喜歡野眼,咱這都出來了,明個兒朕去龍門轉轉,你也去吧,四百里地咱都跑了,且別白跑了。”
劉娥聽了大喜,她心裡正琢磨這事呢,她還怕官家不想帶女眷呢,怕娘們兒事多。
“恆哥兒,只帶臣妾一個娘子去麼?”
官家趙恆笑盈盈的:“唉,真真服了你了,楊美人在來的路上就纏著朕,說她想去龍門逛逛的……你這一問朕吧,算了!朕明天去龍門,除了隨侍的朝臣和親隨,後宮的娘子,就只帶上你。”
“咦!令姐兒和臣妾可是形影不離離的,且要帶上呢。”
“這是自然的,你們娘們家的事兒多,不上帶令姐兒照顧你,朕還怕你被人拐跑呢。”
果然本宮在官家恆哥兒心中,自是獨一份的,論誰也是比不了的!明日,明日真好呀,張喚肯定也要陪侍官家的。
……明天且要玩的盡興了,都是老熟人,大家一定會玩的痛快的。
第二日
一群人擁著官家趙恆坐著官制的高頭大船,行在伊水上……
傳說龍門山本是一座山,被湖澤包裹著,聖人大禹有巧思,把這龍門山一分為二,也就是現在的(東)香山和西龍門山,伊水從兩山中間穿過,終於匯入黃河,從此這龍門山附近就沒了水患。
“風水寶地,自引鳳而來,北魏到前唐,數不清的皇室貴門在這此間開鑿石窟,修大佛,以祈求國運太平來著”。
官家趙恆今日又是興興的,愛妃劉德妃在此間又博古論今起來。
“官家,臣妾真真好奇盧舍那大佛像,據說此佛像是依前朝武后的模樣所造。”
大宋的官家趙恆笑盈盈的望著這開闊的伊水:“娘子,此間的佛像可多了,咱們就隨興而遊吧,盧舍那大佛像肯定要看的……這伊水呀,乃是聖人大禹所開,朕覺的在此間行船,不由的就感慨先人們的英武明決!娘子你看,這大水繞山,又有佛像鎮著,山水之間,盡是好文章呀。”
“哈哈……臣妾算是明白了,官家今日可不會白來的,定要揮毫潑墨一番的”。
果然,一群人觀了崖石上的諸佛像,又回頭望望這龍山門下的伊水,官家趙恆便詩興大發:
高闕巍峨,群山迤邐。
乃固王城,是通伊水。
形勝居多,英靈萃止。
螺髻偏摹,雁塔高峙。
奠玉河濱,回輿山趾。
駐蹕稱奇,貞珉斯紀。
隨侍朝臣、親隨自是對官家趙恆寫的銘文一番的恭維奉承,官家也是習慣了,笑盈盈的應付著,他並不過心。
“恆哥兒,官家今日這銘文指定又要流芳百世,萬世了!”劉娥看著官家寫的銘文,不由的感慨起來。
“娘子,朕讓人把此銘文刻在石頭上,且是……哈哈哈。”
前朝的天子,皇族都在這龍門山開崖山造佛相了。只有本宮的夫君,大宋的官家趙恆手書銘文,讚美此情此景!別出心裁的,真真是本宮的恆哥兒喜歡讀書,信手就有文章的緣故啊。
一行人這又到了香山寺,恭恭敬敬的瞻仰了佛菩薩,官家趙恆和劉娥給諸佛菩薩都上了香,祈求國運昌隆,天下太平。
令姐兒和張喚等人也都上了香,佈施了香油錢。
一行人奔了大半日,終於可以在這香山寺,坐下來喝點子茶了。
“娘子,今日咱們出來遊歷這名山古寺,朕覺的心情愉悅呢。”坐在佛寺的後堂,時不時有和尚們唱經的聲兒飄進來,又間有香菸瀰漫……
“恆哥兒,在此間,臣妾不由的想起二十年前在尼寺的日子,晨鐘暮鼓……現在回憶起來,真真愰如隔世了。”
官家這就坐到劉娥近跟前,笑盈盈的:“現在想來,當年上尼寺,也是娘子你和佛門有這個緣份吧!”
官家和劉娥坐在後堂的,喝著茶兒,不時的相互看一眼。
“朕今日只帶娘子出來就對了,娘子,你就說說,咱倆個現在像不像一對平民夫妻,來這香山寺給佛菩薩上個香,咱再求個家宅平安什麼的,有說有笑的坐著喝點子茶。”
劉娥笑著低下了頭:“恆哥兒,在這裡不被宮城規矩拘著,抬頭就是不擋眼的天空,山下面又是汪洋的碧水來著,佛門又講究一個眾生平等……臣妾現在坐在恆哥兒邊上,真有種和官家一生一世一雙人的錯覺。”
官家趙恆又靠近了劉娥一些,小聲的衝著劉娥的耳邊:“娘子,咱倆個就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劉娥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哪怕這只是恆哥兒糊弄本宮呢……不!這是真的。
龍門山上,官家趙恆和劉娥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在洛陽行宮的郭皇后,真真同人不同命啊。
官家只帶著劉德妃去龍門山觀景了……
“若是本宮身子康健,今日定陪著官家去龍門山觀景的,還有劉德妃什麼事兒?”郭皇后一臉的忿忿之色。
常嬤嬤趕緊順著郭皇后:“是這麼個理兒,皇后娘娘才是這六宮之主,劉德妃現在是小人得勢,充大尾巴狼呢,還不是因為皇后娘娘病了,皇后娘娘,咱可一定要養好身子了,下次合宮再來這龍門玩,官家肯定只帶皇后娘娘一個女眷去龍門山的。”
話說這春日景兒——柳絮飄飄、春陽和煦、春風帶暖、牡丹才開始含苞,郭皇后被這春風惹的,一定要和常嬤嬤去種株牡丹才能心裡痛快的。
常嬤嬤心裡一百個不願意的,唉!郭皇后現在走路都得人攙扶著,就她這身子骨兒,行幾步路就說胸口兒慌,肺管子氣緊的,但架不住郭皇后的威勢,常嬤嬤這就扶郭皇后上了宮轎,去行宮後花園子了。
到了行宮花園子,常嬤嬤這就吩咐宮人挖個小坑,又扶著郭皇后親手放了一株牡丹苗在坑裡。
“皇后娘娘,娘娘您且坐著休息,這給牡丹填土的活兒,讓奴婢們去幹吧。”
郭皇后不聽,她拿過宮人的鏟子要親自來給牡丹苗填上土……
“常嬤嬤,別小瞧本宮了,本宮扶著這鏟子,站的老穩了……你瞧!”
郭皇后鏟了邊上一點土,正想往坑裡填來著,突然她身上沒勁了,她的四肢開始發軟……可她——郭皇后這會子要強,直扶著鏟把子站著不動了……
“本宮,本宮一定要親自種一株牡丹,本宮……”
郭皇后話聲剛落兒,她扶著鏟子站在那裡直晃了起來……說時遲,那時快,常嬤嬤看到大驚,麻溜就去扶郭皇后,只見郭皇后對著坑裡的那株牡丹苗生吐了一口血,鏟子“哐當!”一聲落地,郭皇后這就倒了!
郭皇后倒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