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人。他年輕的時候喜歡行俠仗義,曾經到羌人地區遊歷,與各部首領都有交往。後來他回家在田野耕種,那些羌人首領有的來投奔他,他就與他們一起回去,宰殺耕牛與他們飲酒作樂。首領們被董卓的誠意所打動,回去以後聚集財物,共得到一千多頭牲畜來送給董卓。

漢桓帝末年,董卓憑藉六郡良家子弟的身份而擔任羽林郎。董卓才能武藝俱全,力大無窮,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兩側都掛有弓箭袋,在騎馬賓士的時候能夠左右開弓。

當時他擔任軍司馬,追隨中郎將張奐征討幷州立下功勳,被任命為郎中,賞賜細絹九千匹,董卓將這些東西全部分給了將士。他又升任廣武縣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已校尉,後來被免職。

他又被徵為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升為中郎將,討伐黃巾軍,戰敗被免職抵罪。

韓遂等人在涼州起兵,董卓又被任命為中郎將,向西抵禦韓遂。

在望垣硤北面,他被數萬羌人和胡人包圍,糧食斷絕。董卓假裝出去捕魚,搭建堤堰阻斷要渡過的河流形成水池,使幾十裡的河水慢慢地積聚起來,當他的軍隊從堤下悄悄地透過後,就決開堤堰。

等到羌人和胡人聽到訊息趕到這裡時,水已經很深了,人不能渡過去。當時有六支軍隊在隴西作戰,其中五支戰敗,只有董卓保全部隊返回了,駐紮在扶風地區。朝廷任命他為前將軍,封斄鄉侯,又徵為幷州牧。

靈帝去世後,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謀劃誅殺官裡的宦官,何太后不同意。於是何進就召董卓率領軍隊到京城,並且暗中指使他向皇帝上奏書說:“中常侍張讓等人私底下藉著皇帝的寵幸,把國家搞得一片汙濁。從前趙鞅發動晉陽的軍隊,來清除國君身邊的壞人。現在我率領軍隊鳴鐘擊鼓來到洛陽,就是要討伐張讓等人。”

何進想以此來威逼太后,董卓還沒有趕到,何進就被宦官所殺。

中常侍段珪等人劫持少帝逃到小平津,董卓便帶領他的軍隊在北芒迎接少帝,於是回到宮中。

當時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被何進的部眾殺死,何進、何苗的部眾沒有歸屬,都投奔了董卓。董卓又指使呂布殺掉了執金吾丁原,吞併了他的部眾,所以京都的兵權只握在董卓一個人手中。

在此之前,何進派遣騎都尉太山人鮑信就地招募士兵,他正好趕到,便對袁紹說:“董卓擁有強大的兵力,懷有二心,現在如果不趁早除掉他。以後將會受制於他。趁他剛到京城,非常疲憊,發動襲擊就可以把他擒獲。”袁紹害怕董卓,不敢發兵,於是鮑信就返回故鄉了。

在這時以很久沒有下雨為藉口,免除了司空劉弘的官職,而讓董卓取代他,不久就升任太尉,皇帝賜給他符節、斧鉞、虎賁衛士。

董卓竟然把少帝廢為弘農王;不久後又殺死弘農王與何太后,立靈帝的小兒子陳留王為皇帝,這就是漢獻帝劉協。

董卓升任相國,被封為郡侯,他享有朝見皇帝時贊禮官不直呼其姓名、帶劍穿鞋上殿的特權,朝廷又封他的母親為池陽君,設定了家令、家丞等官員。

董卓已經率領精銳部隊來到京城,又正好趕上皇室大亂,得以獨自決定廢立皇帝的事宜,全面掌控了武器庫裡的鎧甲、兵器,以及國家的奇珍異寶,因此威震天下。

董卓性情殘忍而不仁慈,用嚴刑威脅部眾,即使是被瞪一眼的微小嫌隙也要報復,弄得人人自身難保。

董卓曾經派遣軍隊到陽城。正值二月祭祀土神的時節,民眾都集中在土神廟前,士兵把男子的頭全部砍下,駕著他們的車牛,裝載著婦女和財物,把砍下的頭顱掛在車轅軸上,接連不斷地回到了洛陽,說攻打盜賊大獲全勝,百姓高呼萬歲。進入開陽城門後,把那些人頭焚燒掉,把婦女賞給士兵做婢女、小妾。董卓甚至姦汙淫亂宮女和公主,他兇暴忤逆竟然到了這樣的程度。

當初,董卓信任尚書周感、城門校尉伍瓊等人,任用他們所推薦的韓馥、劉岱、孔伸、張諮、張邈等人到地方州郡出任長官。然而韓馥等人到任後,都把隊伍集合起來準備討伐董卓。董卓聽到這個訊息後,認為周志、伍瓊等人與韓馥等人串通起來出賣自已,就將他們二人都斬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