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八年春季二月初一,發生了日食。夏季五月,朝廷分出河東的汾北等十個縣設定平陽郡。

秋季七月,尚書何晏上奏說:“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先修治自身,修治自身的人要慎重對待平日的習染。平日的習染正派自身就端正,自身端正即使不下令人們也會遵行;平日的習染不正派自身就不端正,自身不端正即使下令也沒人服從。所以做君主的,交往一定要選擇正派的人,觀覽一定要選擇正派的景象,放棄鄭國的淫靡音樂而不聽,遠離花言巧語之人而不接近,然後邪僻之心不會產生,正直之道就可以弘揚了。衰亂之世的昏聵之主,不明白增減的道理,排斥遠離君子,召見接近小人,忠良之臣疏遠,諂媚之人輕慢,禍亂生於親近之臣,就像土神廟裡的老鼠;考察君主的昏聵和聖明,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所以聖賢的諄諄教誨才是最應該思慮的。舜告誡禹說‘身邊的人啊,身邊的人啊’,說的是慎重對待身邊的近臣。周公告誡周成王說‘那些朋友,那些朋友’,說的是慎重對待交往的人。《尚書》說:‘一人做了好事,天下人都受恩賜。’可以從今天開始,皇上臨幸式乾殿和遊覽後花園,都由大臣相隨侍奉,順便悠閒地嬉戲宴飲,同時閱覽檔案和奏書,諮詢商議國家大事,講授議論經典義理,作為萬世效法的準則。”

冬季十二月,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孔乂上奏說:“禮制規定,天子的宮殿,有方椽砍削磨光的規定,沒有硃紅色的裝飾,應該遵循和恢復古代禮制。現在天下已經平定,君臣的名分已經明確,陛下只應該在皇位上不懈地努力,保持公正的心態,稽核賞罰並予以行使。可以停止在後花園練習騎馬,出行一定要乘坐御用車輦,這是天下人的福氣,也是臣子的心願。”何晏、孔義都針對齊王的缺點來上奏規勸。

正始九年春季二月,衛將軍中書令孫資退位,癸已日,驃騎將軍中書監劉放退位,三月甲午日,可徒衛臻退位,以侯爵的身份回到自已家裡,獲賜特進的頭銜。四月,朝廷任命司空高柔為司徒,又任命光祿大夫徐邈為司空,但是徐邈堅持不肯接受。秋季九月,朝廷任命車騎將軍王凌為司空。

嘉平元年春季正月甲午日,齊王車駕抵達高平陵。

太傅司馬懿上奏罷免大將軍曹爽、曹爽之弟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散騎常侍曹彥的官職,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返回府邸。

戊戌日,有關部門奏請把黃門張當交付廷尉審理,考核他的供詞,誣陷曹爽與他圖謀不軌。又有尚書丁謐、鄧颺、何晏、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大司農桓範都與曹爽勾結謀反,誅滅三族。

丙午日,大赦天下。丁未日,朝廷任命太傅司馬宣王為丞相,司馬宣王堅持辭讓後作罷。夏季四月乙丑日,改換年號。丙子日,太尉蔣濟去世。冬季十二月辛卯日,朝廷任命司空王凌為太尉。庚子日,朝廷任命司隸校尉孫禮為司空。

嘉平二年夏季五月,朝廷任命徵西將軍郭淮為車騎將軍。冬季十月,朝廷任命特進孫資為驃騎將軍。十一月,司空孫禮去世。十二月甲辰,東海王曹霖去世。

乙未日,徵南將軍王昶渡過長江,突襲吳國,打敗了敵軍。

嘉平三年春季正月,荊州刺史王基、新城太守州泰攻打吳國,打敗了敵軍,俘獲降兵幾千人。

二月,朝廷設南郡的夷陵縣來安置投降歸附的吳軍。

三月,朝廷任命尚書令司馬孚為司空。四月甲申日,朝廷任命徵南將軍王昶為徵南大將軍。壬辰日,大赦天下。

丙午日,聽說太尉王凌密謀廢黜皇帝,改立楚王曹彪,太傅司馬宣王向東征討王凌。五月甲寅日,王淩自殺。六月,曹彪被賜死。

秋季七月壬戌日,皇后甄氏去世。辛未日,朝廷任命司空司馬孚為太尉。戊寅日,太傅司馬宣王去世,朝廷任命衛將軍司馬景王為撫軍大將軍,總領尚書事。乙未日,將懷甄皇后埋葬在太清陵。庚子日,驃騎將軍孫資去世。十一月,有關部門奏請有資格在太祖廟享受祭品的各位功臣,改為按照官位為次序,太傅司馬宣王功勞高、爵位尊,位置在最上方。十二月,朝廷任命光祿勳鄭衝為司空。

嘉平四年春季正月癸卯日,朝廷任命撫軍大將軍司馬景王為大將軍。二月,齊王冊立皇后張氏,大赦天下。夏季五月,有兩條魚,出現在武器庫的屋頂上。

冬季十一月,朝廷詔令徵南大將軍王昶、徵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冊丘儉等人征討吳國。

十二月,吳國大將軍諸葛恪拒敵迎戰,在東關大破朝廷軍隊。朝廷的軍隊失利後返回。

嘉平五年夏季四月,大赦天下。五月,吳國太傅諸葛恪圍攻合肥新城,朝廷詔令太尉司馬孚率軍抗擊。

秋季七月,諸葛恪退回。

八月,齊王下詔說:“已故中郎將西平人郭脩,磨礪節操,修治品行,秉持忠心,始終不渝。不久前蜀國將領姜維進犯劫掠郭脩所在的郡,郭脩被擒獲。去年偽大將軍費禕驅使部眾,暗中伺機圖謀,取道經過漢壽時,費禕邀請會見眾多賓客,郭脩在大庭廣眾之下手持利刃刺殺費禕,勇猛超過聶政,功績超過傅介子,可以說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了。現在追加褒獎,是為了表彰忠義的行為;恩賜惠及子孫,是為了獎勵勸勉後人。追封郭脩為長樂鄉侯,采邑一千戶,諡號是威侯;由兒子繼承爵位,加授奉車都尉頭銜,賞賜銀餅一千塊,絹一千匹,用來光耀活著和死去的人,讓他們永遠成為後世的榜樣。”從齊王即位到這一年,郡國縣道多次增設廢除,不久後又恢復,多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