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嬸子聽後,咧著嘴一個勁兒的笑。

心裡高興的很,一個勁兒的拍著圓鼓鼓的胸脯保證,她家小花兒肯定認真學!

要是不認真學,讓晏母只管拿戒尺教訓就是!

事情都說好了,晏母笑的也合不攏嘴。

正好茅屋廚房蓋好了,想著以後晏母好歹也是自家閨女的師傅了!

花嬸子主動牽頭帶了幾個老姐妹一起幫他們把廚房收拾出來了。

還讓自家男人,給他們砌個兩個泥坯灶臺!

只不過她男人忙,忙著把灶臺弄了,就先走了!

“花嬸兒你們要不別走了,留下中午一起吃飯吧!”姜清芸繫著圍裙熱情挽留。

人家幫忙忙活了這麼久,合該留人吃個飯才是,大家出力又出物資的,她都有些不好意思。

要說村裡的民風,還是很淳樸的。

花嬸子她們都搖頭擺手的拒絕了,這年頭家家都不好過,糧食都是精貴東西。

誰家都不富裕,因此大家都很自覺。

“哎呀,都是一個村的,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不用整那些花裡胡哨虛頭巴腦的東西!”

“就是!就是,以後咱們有啥需要的,也喊你幫忙就是!”

“大妹子你們不用客氣!都是一個村的,往後互相幫襯些就行!”

“下次我們家裡有事,你們也來幫幫忙就是了!”花嬸子看出這家子都是厚道人家,也曉得他們不好意思,忙開口打了圓場。

“行!”姜清芸也大方的一口應下“那你們下次有事幫忙記得叫我!”

晏母也連連點頭:“我沒什麼別的本事,就一手花繡的還算看的過去,幾位老姐姐不嫌棄的話,沒事也可以來我院兒裡坐坐...我教你們。”

晏母已經由最初的侷促,變得更能融合進嬸子群裡了。

說實話,她真的挺喜歡這裡的。

“對了,你這兩個娃娃真好看,長得跟觀音菩薩身邊的福娃一樣哩!”

“啥福娃,那叫金什麼...金童玉女!”

“哦對對對!”

“我叫晏景瑜!今年十歲!”晏景瑜見有大人問到他們,倒是也不怯場!

小手一背,一副小古板的模樣,成功取悅了大家。

“這娃娃一看就是讀過書的哩!這名兒起的多好聽!多氣派!”

“我叫晏如意!今年也是十歲!”晏如意更是大方得體,笑起來眉眼彎彎的,一下就俘獲了諸位嬸子的心。

“哎呦,如意這個名字好啊!”

“比我家閨女的名字好聽多了!”花嬸子嘖嘖兩聲。

“有學識的就是不一樣。”

“如意如意,吉祥如意!好好好!等我小孫女滿月了,我就給我家丫頭取名叫吉祥!聽著就喜慶!”

“吉祥也好啊!都是好名字!”

本來村裡的娛樂活動就不多,新加入一些京城來的人,不管人好不好,大家都樂的上前看個稀奇。

更何況晏家這群人還挺平易近人的,等回去以後,這聊天的話題又起碼能撐半個多月呢!

“看!我老閨女小花兒來了!”正說著呢,花嬸子指著門外不遠處,正要過來的女子說。

小花兒是過來喊自家老孃回家吃飯的!

“晏嬸子,那就是我家小花兒!”說著趕忙抬手招了招:“小花兒,過來打個招呼!這是你晏嬸子!”

姜清芸抬頭的一瞬間,眼神閃過一絲微妙:“這是...小花兒?”

花嬸子得意抬頭的笑了笑:“對!就是我家小花兒!”

只見一名身高約摸將近一米七左右,體重三百斤左右,整體又黑又壯的女子,氣喘吁吁的走過來。

然而一開口,一口細細軟糯的嗓音,更是衝破了大家的印象!

不怪晏家人驚訝,實在是小花兒的外形和聲音差距有點大!

“娘!我爹問你啥時候回家吃飯!!”

“不急,你快過來見見晏家嬸子,你不是想學繡花嘛,你晏嬸子繡的可好了!”

花嬸子興奮的指著晏母身上的小蝴蝶,一臉發現新大陸的模樣。

晏母的笑容僵了一秒,立馬恢復好,不是她以貌取人,而是小花兒同她想象中的確實相差太多了,這才有些驚訝。

但她也不是隻看外貌的人,這小花兒

“小花兒你好”。

晏母的聲音溫柔,長相是那種典型的江南溫婉美人。

小花兒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婦人,哪怕在鎮上,也從未見過有晏母這般好看的女子。

想到這裡,她不禁有些羞澀和侷促,扭捏的上前給晏母問好。

“晏嬸子好!”

小花兒雖然長的魁梧,可嗓音確實軟萌甜美的很,加上態度特別好,晏母只能自我安慰,到底還是佔了一頭乖巧的。

既然人家家裡都催吃飯了,晏母便不再挽留了,將人送到門口,很快花嬸子他們都紛紛離開了。

晏母倒是好奇,“這西寧郡的民風挺樸實啊,看其他幾個嬸子的態度就知道了,好像男人在家做飯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樣。”

這是晏母從未見過的光景,一時除了詫異,倒還有些驚奇。

從未想過,男人還能幹這些?

那會花家大叔著急忙慌的走,她還以為是什麼要緊事,原來竟然是回家給老婆孩子做飯去了。

倒是個不錯的漢子!

“這倒是!”姜清芸也贊同的點了點頭,從原身的記憶不難看出。

京城裡那些只會滿口之乎者也的男子,都把君子遠庖廚掛在嘴邊。

要她說,還不如這窮鄉僻壤的村裡男人呢。

村裡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的生活方式,不像京城的高門大戶,妻妾成群。

不過也是,說白了如今的青山村,家家戶戶能給自家男丁討個媳婦就不錯了,哪有錢去搞三妻四妾的事?

在京城晏侯爺已經算是個特例了,一輩子沒有納過妾,因此大房人口簡單幹淨。

要不當初姜家也不會選他們家當親家,若不是晏家抄家,這門婚事怕也落不到姜清芸的頭上!

三房也沒有納妾,晏三叔只娶了顧氏一位女子。

當年晏三叔據說對顧氏一見鍾情,非卿不娶......

至於二房晏二叔,原本是有兩房小妾的,只不過在周珍珠的強勢下,這麼多年硬是一個孩子都沒出。

妾的地位極低,比丫鬟高不到哪裡去,因此抄家的時候,那兩房小妾,都被算在抄家的財產裡面的。

如今的下落不甚清楚,或許運氣好被賣入別的府,或許運氣不好,被賣進青樓。

這就是沒有孩子指望不上男人的妾室,最終的結果。

這年頭,妾說好聽點是半個主子,可真的說到底,還不就是個暖床的丫鬟罷了。

隨著人群散去,小院恢復片刻安寧。

傍晚,宴時安回來了,他今天駕著牛車,在縣城裡找了一份活計。

縣府的衙門裡,有個管理藥材的活兒。

說好聽點叫先生,說不好聽也就是個庫房管理。

不過這份在縣衙的活兒,說出來也是挺讓村裡人羨慕的份兒了!

這好歹可還算半個鐵飯碗了呢!

鍋裡溫的有粥,晏母給他盛了一碗“找到活兒就好,明日我也開始繡些帕子帶去賣。”

宴時安心頭有些酸澀,早知道這點月錢放以前,他看都看不起。

如今這樣一份工作,也需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得來。

幸好當年讀書寫字雖不擅長,在書院裡也不過中上的水平,可放在這小鎮裡,倒成了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今就連阿孃都要開始賺錢養活家裡了,他一個大男人,也不矯情啥了。

清芸說的對,只要一家人心往一處使總歸活的不會太差!

比起那些沒有手藝又不識字的農戶來說,他們已經算頂好的人家了。

“鎮上有書院?那景瑜和如意能不能去讀書?”

晏母知道,被抄家的話,晏景瑜他們一輩子都不能入朝為官,饒是如此,她依舊覺得,能多讀書就算只是明些事理也好。

哪怕家裡在窮,她就是熬瞎眼睛,也要攢錢給孩子們讀書!

“對了,清芸可想讀書?”晏母知道,姜清芸在孃家過得不好,也不知可讀過多少書。

既然要去,那便都去。

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姜清芸嫁到晏家,那就都是晏家的孩子們!

“若是你也想,你們幾個孩子就一起去!娘供你們”。

“不用,娘...我讀過。”姜清芸這話並不作假,原身是真的讀過得,只不過後孃當家以後,就沒去了。

但是原身很喜歡看書,經常偷偷躲著聽姜柔意她們上課的內容,然後拿著樹枝在沙地寫字...

再說了,姜清芸自已文字功底也不差,到底也是夠用的。

經過一整夜激烈的討論。

最後全家投票決定,晏景瑜和晏如意去讀書。

姜清芸想了想,從屋裡拿了十兩銀子給宴時安...

翌日,天氣不錯,大早上的晴空萬里。

李村長叫他兒子李大栓給晏家送來了點糧食。

不止是他們,新來落戶的幾家人,每家兩斤糙米。

這是縣裡撥下來的,算是有點安家費那麼個意思。

也是他們運氣好,分到這個縣了!別的好多縣裡都沒這待遇!

也就是他們縣老爺,是個為官清廉的好官,不然這些東西,哪能落到他們手裡。

也別小看就兩斤糙米,這兩斤糙米至少能讓不少人家有個緩衝期。

不然好多人到了鄉下,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的,怕是一年餓死不少人!

青山村的村長,雖然脾氣不大好,但為人公正也算是個好村長。

糧食他是上頭髮多少,他就給底下實打實的拿多少。

一點不藏私!

李大栓去三房家裡的時候,見他們一家子一個兩個臉色都不太好,寬慰著:“你們也別太擔心了,咱們青山村比起別的村條件好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只要你們勤快,好好幹!總有一條活路的!”別的村還有餓死的,他們村一個都沒有!

況且村長還有些別的門路,幫他們去城裡拉活兒呢,只要勤快肯幹,怎麼也能填飽肚子。

當然,那種偷奸耍滑,不好好幹活的也不是沒有,這種人就算捱餓,也沒有人心疼。

村長那些寶貴的人情,可不稀罕給這種人用,畢竟他接活,也得給人家辦的漂漂亮亮的不是?

青山村村民淳樸,對待這些外來者,既不歡迎,也不牴觸,雖說愛看熱鬧了些,可比起別的村還是好多了。

偶爾遇到像宴時安他們一家子那種秉性好的,也是樂的結交一二的。

這周邊不是沒有那種,全村裡人一致排外,欺負這些流放人家的。

一個個就跟那些外來人家,是吃了他們家的大米一樣,心裡既仇視又煩,不管幹啥都對他們排擠的厲害。

晏三叔昨日已經去打聽了一圈,也是曉得這些事情的。

接過米口袋開啟一看,見是糙米,有些嫌棄,但是到底也沒說什麼。

眼下他們家,連糙米都買不起!

將就將就吧!顧氏身子不好再不吃點東西,怕是都撐不下去了!

李大栓見他垮起個批臉,一句謝謝都沒有,翻了個白眼就離開了。

這家人不會做事啊!

他好心好意送個東西來,不說給點好處什麼,就是人家真給他也不能要的,結果誰知道,這家人真的是什麼德行。

三房這邊,也就晏三出來迎接李大栓了,顧氏帶著孩子縮在屋裡不吭聲。

只是將耳朵貼在視窗,聚精會神的聽著。

等看到晏老三帶了糧食回來,這才有了些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