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這一聲巨響,打破了宴會的氛圍。
一時間,眾人的目光,全都匯聚在御階之下。
頭席裡,太傅高羽的桌席,斷成兩節。碗筷菜品,散落一地。
沉浸在歌舞昇平中的百官,看著眼前的景象,大驚失色。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嗅覺靈敏的他們,早已捕捉到,頭席上散發出的火藥味。
歌舞伶人,舞姿依舊綽約動人,沉浸舞曲之中,物我兩忘,絲毫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御階之上,高陽探身望去。御階之下,劍拔弩張,不禁心中一怔。
身處高位,遠處百官的一舉一動,一目瞭然。卻對眼前所發生之事,毫無察覺
剎那間,他的腦海中一片空白。如此劍拔弩張的局勢,若是稍微處理失當,只怕對整個皇朝都是滅頂之災。
這許多年來,歷任皇帝均竭盡所能,力求三位王爺不要碰面。為了這個目的,不惜放任高潛在蜀中胡作非為。
蜀中這些年,在高潛的窮奢極欲下,早就民不聊生,赤地千里了。
便是蜀中百姓上萬民書,朝廷也是不聞不問。
在皇帝的眼裡,一州百姓的死活和皇權的穩定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孃的,你敢跟我三叔呲牙?走到哪,都戴著個破面罩,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陵王高潛,因齊王飛擲的酒壺,遮擋了他欣賞舞姿。不由得勃然大怒,藉著高羽的由頭對其發難。
齊王見他那動一下,都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的樣子,一臉的鄙視。
冷哼一聲,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
“孃的,你敢無視老子,今天不把你那不倫不類的面罩,打個粉碎,老子就不是高家子孫。”
說著話,便氣勢洶洶的想要站起身來。可他那臃腫如球的身形,坐下來都已是氣喘吁吁,單靠自己的力量想站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果然,他和一顆球一般,在地上滾來滾去,兀自折騰了半天。除了讓自己多了滿頭斗大的汗珠外,再也沒有半點作為。
一旁的高羽生無可戀,有這樣一個侄子,他這個做叔叔的,恨不能找個地洞鑽下去。
“陵王爺身形富態如球,行動不便,不如讓小弟,來幫個忙吧。”
只見高湛站起身來,伸手欲將滿地亂滾的高潛拉起來。
這一番,著實讓在場的眾人,都吃了一驚。一向以飛揚跋扈的齊王高湛,怎會突然之間,如此寬宏大量起來。
一眾人中龍鳳尚且不能理解,更遑論高潛那榆木腦袋了。眼見高湛伸手在前,毫無防備的一把抓住,藉著力便想站起身來。
高湛眼見他背部懸空,雙腿彎曲,無處借力。趁此時機,毫無徵兆的鬆開手,再借力的重重一推。
“轟”的一聲,高潛那五百來斤的體重,結結實實的摔在地上。整座宮殿,一時間都為之顫抖。
“哎呦!”這一摔著實不輕,高潛倒在地上呻吟不止。
“呦!小弟氣力不加,陵王爺切莫見怪。”高湛雙手上前,欲將倒地的高潛,再次“扶起”
“些許小事,怎能勞齊王大駕?你等內侍,還等什麼呢?還不快將陵王,扶起來。”御階上的高威,看的真切。若是再讓齊王去“扶”,只怕陵王今天便要交代在這裡了。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急忙出言,遣三位內侍將高潛扶起。
高湛眼見自己內心所想,被人點破。心中一時間,竟是起了殺意。
然,現在畢竟身處皇城,不便發作。只能是將殺意暫時壓了下來,對御階上的高威狠狠地瞪了一眼,回到席位坐下。
“他孃的,你想摔死老子。”三名內侍的幫助下,高潛終是艱難的站起身來。眼見把自己摔了個半死的齊王,仍是悠然自得,不禁大怒,還要上前一爭短長。
“好了,住手!”眼看場面即將失控,高陽不由得怒喝道。隨手將手上的銅爵,狠狠的摔在地上。
到底是皇帝,盛怒之下的龍威,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龍威的壓迫之下,一眾歌舞伶人,慌忙停下了搖曳的舞姿,跪伏於地。
熱鬧的宴會,霎時間,變的如同死一般寂靜。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強悍的龍威之下,連大氣都不敢喘。
高陽眼看宴會現場一片寂靜,心中也極為後悔,他畢竟年輕,性子急,有些時候壓不脾氣。
心中雖是後悔萬分,嘴上卻是一言不發。畢竟話由他啟,豈能由他所終。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句話,從來不適合用在帝王的身上。
“臣叩謝陛下天恩。”
高威忽然之間,跪地叩拜,口謝天恩,打破了現場死一般的寂靜。
“皇兄”高陽雙眼空空,望著叩拜謝恩的皇兄,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臣下賤壽,還勞陛下惦記。”
“壽?!”高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迷茫的眼神盯著皇兄,小聲的嘀咕道。
高威聽他語氣之中,盡是疑惑,不由得微微抬頭,清澈的眼神和他四目相對。
只一個瞬間,兄弟二人便心意相通。
“朕到忘了,徐公公,快去將朕準備壽禮取來。”
“壽禮?啊,老奴遵旨。”遵旨兩個字,答應的倒是爽快。可心裡也犯難,這點時間,讓他到哪裡去尋壽禮?
“伶人起舞,樂師奏樂,今日雙喜臨門。眾卿當把酒言歡,共迎雙喜。”
隨著舞樂再起,現場原本緊張的氛圍,一瞬間得到了緩解。
徐公公亦步亦趨的跑上前來,遞上一個錦盒,回稟道:“陛下,壽禮已取到。”
一旁的內侍,奉上錦盒。
高陽心懷忐忑的接過錦盒,心想著這點時間,徐禮從來尋來的壽禮?
錦盒緩緩的開啟,高陽卻是瞪大了雙眼。那錦盒裡空空如也,何來壽禮一說?
然而此刻,百官的眼睛,全都匯聚於此,若是不賜下禮物,豈不惹人疑竇?
“皇兄,三十大壽,正當而立之年。朕以兄弟身份,備一壽禮,為皇兄賜福。”高陽故作鎮定的說道。
“謝陛下賜福。”高威雙手接過錦盒,叩謝皇恩。
伴隨著眾臣的祝福,退回席位。
他這一番操作,將皇帝和眾臣全都蒙在了鼓裡。
誰能想象到,在這樣的局勢下,他竟然能想到,用“祝壽”去遮掩皇帝情急之下的“住手”。
而且如此的不露痕跡,絲毫沒讓人覺得有突兀之處。
至於他的壽辰,除了他自己,天下又有誰會知曉?
這等穩定局勢的神來之筆,若非天賦,人力絕不能及也。
隨著高威退回席位,頭席四位“爺”之間的緊張氣氛,也有所緩解。
高陽瞅準時機,令內侍將西陵王,扶到後殿,命御醫前往診治。
又佯怒於徐禮,責他選用內侍不力。竟將損壞的桌席,列於席間。責令他即刻重置席位,並向太傅道歉。
徐禮怎麼也想不到,四大宗族之間劍拔弩張。最終板子竟然敢打到了,他這兢兢業業伺候的下人身上。
心中雖是萬分不滿,也不敢發做,只能畢恭畢敬的向太傅賠禮。
一場風波,終是在高威的神來一筆下,歸於平靜。
便在此時,禮部侍郎隋便,入殿稟報:“臣啟陛下,羌國使團,於殿外候旨。”
“宣使團覲見。”此番宴會,所以如此盛大,便是為了向羌國展示國力。
萊陽捂著傷口的起舞,今番終是迎來了最終的時刻。
“羌國使團覲見”
隨著司禮官的傳諭,左利往拓跋奎,領著一健壯的男子,昂首闊步的走上殿來。
此刻殿內,鐘鳴鼎食,一派大國氣象。
左利王見萊陽國力如此強盛,君臣之間和諧如一,不由得擔心起來。
“西羌國左利王拓跋奎,見過上邦天子陛下。小王奉國主之命,出使貴國,盼兩國盟好,永絕兵患,榷場開放,商賈互通。小國臣民,皆仰賴天朝恩澤。”拓跋奎以羌族之禮,右手搭於左肩上,向皇帝高陽施禮。
言語之間,敬意滿滿。
“王爺遠來勞頓,不必拘禮。”高陽行降階之禮,下了御階,與左利王對面而立。
“國常言,天朝陛下,乃真龍天子,氣度非凡。小王今日得見陛下聖容,實乃三生有幸。”
左利王眼見高陽,儀表堂堂,氣度不凡。心下也不敢小瞧了,這小皇帝。
“王爺稱讚,朕誠惶誠恐。朕自登基以來,無時無刻不想與貴國再續盟約,王爺此來,乃是兩國百姓,洪福齊天。”高陽將左利王的手,緊緊的握在手心,親切的說道。
“今日,乃冬日聖宴。朕與列位臣工,同慶國泰民安,四海承平。王爺今日來訪,實乃我朝又一喜事。”
“王爺遠來辛勞,朕當盡地主,聊表寸心。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