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倉促啦!咱們這一趟大機率是毫無收穫,但想尋找阿約的母親,必須直接從216入手”李立明說道。阿約的母親自己來自哪裡沒在本子上寫明,阿約的父親同生是杭州人倒是提及。
而且很難理解的那段,什麼特殊體質悲慘的命運落到他身上!什麼上天安排!
阿約的身世也是一個調查方向!
“阿約的母親可能來自一個古老的神秘族群”丁曉東道。
“嗯!很可能是”李立明道。
“有一點想不明白”我說道。阿約並不知道父親的漢名,是本子上提到的,阿約母親臨走之前讓同生照顧好阿約,怎麼說也要完成學業。
如此我們才斷定同生是阿約父親!
兩人在這生活,都用了假名字,阿約母親不提自己出身原籍,卻說了同生來自杭州!
是不是讓我們從這個方向來追查?
“當然有可能,但杭州你知道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市有多大怎麼找啊!”丁曉東道。
“先別亂了陣腳”李立明說著,拿出了他的小記事本。開啟第一頁,上邊就四個字,核心任務。
我們同時傻眼,這都進山谷一天半了,他就寫了四個字。
“別誤會,還是那句話,關於核心任務,我們要自己去尋找線索,本子上的東西不予理睬”李立明說道。浮虛宮這關必須要過,216總部也要闖一闖,同生的原籍杭州也是主攻方向,咱們要按順序來。
從氣窗外樹枝間向天空望去,天色陰沉晦暗。幾個人的手機天氣,都顯示夜晚多雲,看樣雨下不來。
“明天還是起早,挖入口”李立明說完沒了動靜,別人可是渾身痠痛。
六個人擠在兩個雙人帳篷裡,翻身都不敢動作太大。
早上鬧鈴六點半響起,李立明說動手之前先讓阿約去一趟東面小河,那比較近。咱們的水不多,必須保持飲水充足,阿約速度快,片刻就能往返。
大家就著泡菜啃一口石頭餅,阿約當先帶上所有人的水壺,飛身朝谷口而去。
五個人拿上工具走向谷口斷崖邊。
雨,昨夜沒下一滴!
可露水沾滿每一片落葉草叢,走出百餘步,褲管鞋子全都溼了,腳下沾滿泥土。
太陽慢慢升起,廣西的確天亮得晚。
大家最先到的是斷崖下最左邊的一個大土丘。土丘最高點接近斷崖上的樹叢,離地只有七八米高,從這可以直接上去。
土丘上長滿雜草和矮株木本植物,葉子比臉還大那種。處在北面山的主峰下,雖不是唯一的重點目標,從北坡看下來,這個是最近的。
這個位置在北面山坡完全可以看到,而且從這走向樹林營地,有幾十米空地。
地形決定了入口在這的可能性很大!
“怎麼看,也不像人工堆的,上邊本就是缺一大塊的陡峭山岩,肯定是落下來的”張春來道。
李立明不同意張春來的看法,本子上提到阿約雙親掩藏了入口,並不意味著人工堆起一片土丘。
本子上說看到姬雲秀帶人從入口出來,三人合抱門楣朝向營地走去。
在土丘上選定一處當先動手,用工兵鎬刨開上方泥土。大家也各自找好點位,從李立明的做法來看,他是想橫著開一條探溝。
這叫一刀切!
張春來刨挖的時候說道:“此時此刻,我無比想念洛陽鏟”。
“哈哈哈哈”!
大家鬨笑起來,李立明說那種打耗子洞的東西是神器不假,要是一下就找到目標,豈不是背了一路,只讓捅一下。
“哈哈哈哈”!
五個人從兩個方向,左右刨挖,其間碰到兩塊巨石。馬上就要把土丘攔腰暫斷,也不見任何回填的痕跡。
沒有鬆土!
“垂直從頭再切一刀,T型探溝”李立明說著,從土丘正面下鎬。
五個人輪番上陣前後倒土,很快又要與橫溝介面,還是不見任何鬆土跡象。
“下一個”丁曉東失去耐心,當先向右邊小一些的土丘走去。
阿約這時候回來,邵軍接下水壺,挨個給水裡投藥。等泡沫停止,水壺分給大家。
小土丘挖完,大家坐下休息。
毫無所獲!
“本子上的細節,周禮選擇在姬雲秀帶二分隊準備下去的時候,上山去電臺”李立明抽菸的時候說道。
大家用不解的眼神瞅著李立明!
阿約的雙親當時所在的村寨,應該是谷口東面的那個寨子。而乘車離開,在另一個村寨下車進山,那個是阿約家現在的寨子。前後細節拼接起來,應該是這呀!
明哥是想從本子上的細節,判斷最有可能是入口的位置。
他幹不動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谷底常有積水,浮虛宮在谷底下方,二分隊必然會貼著斷崖橫打洞口,再向下取直打豎井”張春來說道。想要防水,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土石築起的防水帶。
如果想圖於省力,讓橫洞口起高,略高於地面即可。橫洞口是最好隱藏的形制,充分利用地形,掩藏得好,不仔細觀察就很難發現。“也許,阿約雙親在北坡上,只能看到入口和營地中間的路”張春來道。
張春來這麼說,也表明了另一個事實。
入口前的防水帶也不見得有!
“再往東,就是長著樹的土丘了”邵軍說道:“還怎麼挖?開始吧!”。
李立明指著斷崖邊的幾棵樹說道:“從頭開始,朝著斷崖,還是一刀切”。
熄滅菸頭,大家起身動手。浮虛宮在地下,豎井打下去這一點毋庸置疑。入口不在山體落土當中,也許是隱藏在山崖下的小樹林裡。那麼,是一段向下的階梯也不無可能。
取四十公分深度,大家一點點向前推進。樹根中間挖土是一種折磨,一碰到土裡的粗樹根,鎬頭鏟子全不管用,砍在上面撓癢癢一般。
面前的小樹林,每棵樹幹都不粗,大概不超過二十年。“那種事要把樹砍了才能知道”丁曉東道。
“不用砍吶!年輪有多厚我還是知道的”我道。
“哈哈哈哈!你不傻嘛!”丁曉東告訴我,他抱著的那棵叫‘香梓楠’,是很稀少名貴的樹種,只可惜這樹長不大。
“你乾點活兒,再堅持一下”李立明對曉東說道。
時間過了8點,在邵軍面前的探溝裡出現一段樹幹,碗口粗一米多長。邵軍使出一陣蠻力,又向前開出一點土方,挨著樹幹前方又出現一段同樣長度的。
手向兩端下面摸去,居然有樹幹立著頂在下方!
平洞橫樑!
“退回來!沿著樹幹向下臥深”李立明的意思是把身後挖過的地方加深加寬。
我和阿約立刻在邵軍身後掘土,三個人擠在狹窄的探溝裡,向上揚土十分累人。李立明他們三個不時下來換班,很快在身下出現了入口的雛形。
果然是向下的坡道!
但我們沒選擇把坡道全挖出來,而是貼前樹幹橫樑臥出個豎坑,挖出坡道會伸到谷口空地。
從橫樑的走向判斷,二分隊的入口是採用朝向斷崖,斜坡向下,那麼豎井十有八九在斷崖岩石邊。
探坑很快挖完,只剩橫樑下方的一道土牆。
土牆是故意留出來的。這條橫洞是在潮溼土層中間,不像尋常的封土那樣乾燥,又封死了很多年,潮溼封閉的地下環境很可能形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具有無色無味的特性,在吸入的過程中人會毫無覺察,要命的是人一旦吸入,很快就會出現早起中毒症狀——昏厥或者休克。
一氧化碳的毒性很猛,即使昏厥後立刻進行復蘇急救,也需要吸取氧氣緩解中毒症狀,最好的辦法是送進高壓氧倉。
“邵軍,去拿檢測儀”李立明道。
邵軍離開,李立明跳下探坑,拿工兵鎬猛刨土牆。隨著土牆被刨開一個口子,張春來把明哥拉上來,大家靠後一些。
邵軍還沒回來,大家在洞口附近聞到一股淡淡的像是蘋果的香味!
李立明眼前一亮,打了一個響指對大家說道:“這就對了,檢測了再說”。
邵軍拿著檢測儀伸進洞口,片刻之後拿到大家面前。“不夠呀!不到百分之一,根本不夠爆炸臨界條件”張春來道。
“是那蘋果香,二分隊的爆炸事故,是芳香族碳氫氣體引起的”李立明說完,又皺起了眉頭。
瓦斯無味,在地下偶然引發有這可能,但芳香族碳氫氣體不對,淡淡的蘋果香味在地下很容易被發覺。216的教學裡,必然有這類課程。
怎麼可能毫無查覺,還爆了!
李立明再次下到坑裡,把土牆的口子擴大。“用樹枝藏好洞口”李立明道。
阿約雙腿一蹬,人如利箭飛向樹上,‘噼噼啪啪’傾刻間落下一大堆小樹枝。
大家蓋好洞口,把土方偽裝起來,回到營地帳篷。
馬上就是中午,在白天儘量不要下去,要等氣體流動一段時間。
張春來和我去樹林中,把那門楣用點水澆過,再一點點往上淋土,用手扶平。
上面的字跡比昨天清晰許多,但還是缺少筆劃。
拍下照片,我發給季秋。
很快收到季秋的回覆‘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