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飯燒好,大家一起端到樓上。李立明慢慢起身,先下樓去洗漱。

洗臉刷牙當中,我告訴李立明,現在有了一點眉目,阿約雙親的三分隊遭到一場伏擊,他們受到死亡威脅。

李立明說道:“這麼整不行,不是告訴你們先分類了嗎!阿約的雙親,一定有事情要告訴阿約,用那種敘事方法,應該也有原因或者目的”。

阿約雙親用秘寫記錄的內容,必然有一定規律。在我們眼中很亂,但在二老筆下,一定有邏輯。

先找內容裡時間或事件,排下序號,咱們再整理關鍵線索。

這麼看越來越亂!

“好的,按明哥說的辦”我道。

上樓吃飯,我邊吃邊看之前丁曉東的那本。剛剛還說按明哥說的辦,現在又犯了毛病,根本不去摘錄有用的東西。

因為看了好幾張,都像是回憶往事。主要原因還是阿約的母親,想到哪寫到哪。其中一段,我覺得資訊量挺大:

‘越是緊要關頭,越是災禍不斷,沒有老書記的訊息。學習期間,老書記寄予我們很多期望和關懷。勘探隊裡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和教員探討一下考古方面的知識,有的甚至還要比教員水平要高,每個人都是有來歷的。

勘探隊不是軍隊,根正苗紅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必須有本領,這樣的一支隊伍,完全可以為國家做些事。

現在這樣一支隊伍散落了,老書記怎麼可能無動於衷,他一定有所行動’

我仔細想想,這段裡能提取一點資訊。拿起紙筆,記下一條。

216地質勘探隊,有考古課程,具備學校的性質!

然後本子上又是一大堆心裡的想法,三分隊去新疆,為的是找到一處遠古部落遺蹟。但究竟目的什麼,只有隊長知道!

阿約的雙親,根本不知道此行目的!

看到這裡感覺不對,阿約的母親,那時候跟隊長關係親近,她應該知道,或者說隊長肯定會透露出一點。

隊員一無所知,說明隊長嚴守紀律,沒向任何人透露!

下面的內容證明我猜的對,三分隊直到被打垮很久之後,活下來的人還在猜任務目的。

‘永嘉糖廠帶回來的照片,大家都各自懷著自己的猜測。教員曾經講過,任何一個時代的產物,都不是偶然出現,出現之前一定醞釀很久。

在大多數人心裡的疑問是,陶釉的水藍著色工藝,如果在三千年前就有,那麼教科書裡的東西豈不都是錯的。

出現的時間不對,並且當時的工藝達不到要求。

而我則更加重視那個水藍搖瓶上,為何人的圖案沒有面部,只有輪廓。是有人在照片上做了手腳,還是製作它的時候故意為之,一切要在找到其他樣板來佐證的前提下才能定論。

那瓶子在哪裡出土,沒有任何記錄。僅憑一個重新修復的瓶子,讓我們相信那是三千多年前的產物,太過於牽強。

然而這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們的隊伍被打散了,人心也被打散了。所有人的目的到這時候才第一次出現了驚人的一致,為了活下去,查明真相’

拿起筆來,又記下一條,瓶子是新疆出土的,永嘉糖廠不是博物館。

“哈哈哈哈”丁曉東大笑不止,說我記的都是什麼,全是廢話嗎這不是!

“笑個屁呀!記下的東西肯定有用了吧!三分隊去新疆,和藍釉搖瓶肯定有關”我說道。只不阿約母親的寫法讓人搞不清楚,只能這麼摘一些東西出來。

“來看這個”李立明叫我們去電腦前,他查到了有關216地質勘探隊。

216地質勘探隊,位於西北某省,隸屬於國家地質局。在七八十年代中期,在西北找到幾處儲量較大的稀有金屬礦脈。

雖然資料上沒有地址,但我想那不是阿約的母親提到的216,因為螢幕上已經看到,那支勘探隊曾經受到過國家的表彰。這和本子上說的不符,我認為阿約母親所在的那支隊伍,應該是處在一種機密體制下的隊伍,和這支受表彰的真正功勳勘探隊,絕對不會處在一個地方。

兩支相同編號的勘探隊,離得近總會被人發現!

“兩個”我指著電腦說道:“應該是兩個216”。

“我想也是”李立明表示贊同,相同編號,不可能是同一個所在地,那個是正規編制,而阿約母親的隊伍有特殊職能!

李立明說話間像是若有所思,轉瞬拿起筆,在紙上寫下,216是假的。

216是假的,這出乎我的意料,目前本子上記錄的東西,讓我堅信216絕對是一種秘密的存在,那嚴密的組織制度躍然紙上,怎麼可能是假的!

就在我腦子裡一團亂麻的時候,

李立明給我看了一段他那本上的一段內容:

‘同生對我說出了一個他長期以來的懷疑,216是假的’

在本子最後的十幾張裡,還提到了在沙漠腹地的情況。“這個216地質勘探隊,看來是有針對性的組合起來的隊伍,這上面提到的每一件事都有所指,都有它的針對性,每一堂課都有目的”張春來輕聲道。

“而且還打著為國家做事的旗號”我將本子上有關隊長死的時候遺言指給張春來看,曾經的驕傲和自豪,這是有來由的。

以前沒注意同生,想不到這個杭州的小夥子很細心,處事也很謹慎。

王建國離開不久,就建議我們搬到牧區邊上,只在山裡留下一些生活用品。就是這麼簡單的舉動,換來我們三人的命。

果然在不久之後來人了,來的還是最不想看見的六隊’

再次拿起筆,寫下阿約的老家可能在杭州。

帶著猥瑣眼神瞟了阿約一眼。小夥子,這個稱呼可能是阿約的母親比他大。

而且字裡行間,能體會到阿約的母親對同生的態度,正在轉變。

‘姐弟戀’,這絕對不是一個現代的名詞,我地媽呀!還有意外收穫。

往後的記錄不是阿約的母親和同生的內容。沒有事態發展,卻用了很大的篇幅回憶在216學習的日子。

透過這些細節,讓我又回過頭注意到了一個忽略的情況,這是一支拼湊起來的隊伍。

張春來在一邊長嘆道:“想不到還有這種事”。

我輕輕問他看到什麼了,他用懷疑的語氣說,八十年代初期,在中國的外國人應該不多啊?

沒時間和他討論,讓他自己先看。張春來也在紙上記下,216有很多海歸隊員。

轉過去看先前那本接下來的內容,看似無關緊要,但裡面敘事當中,也摻雜了很多216的資訊。其中一部分是這麼寫的:

‘六隊的到來,立刻給我們帶來一個嚴酷的事實,總部下達了對我們進行清洗的命令。

在六隊的人口中得知,老張的一分隊也行動失敗了。但是一分隊的人並未全部折損,大部分人出逃,而老張沒有阻止。這讓總部首腦大為光火,行動失敗集體出逃,怎麼說也沒用,首腦認定,一分隊的人,一定帶走了重要東西。

這個情況在學習期間就知道,只有在隊員中,大部分人反水的情況下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總部的領導知道,像我們這些人,是最難掌控,也是破壞力最大的一群人。

在五個分隊當中,如果出現大部分人反水,總部根本不會浪費心思找出哪些還是自己的同志。很多骨幹隊員又有海外背景,我們要找的很多東西,包括216的存在意義,這些資訊都不能再流到海外,一股腦清掉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些記錄又讓我琢磨半天,不能再流到海外,這話的意思是,之前也有訊息流到海外了?

用這樣的敘事方法,阿約的母親究竟想表達什麼?貌似我這本和李立明的那本,內容是連貫的!

‘同生的話很有說服力,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包括眼前的同生在內,每個人都不是我所熟悉的同志了。

自從兩年的學習期滿,五個分隊同時被放出來,形勢變了。

所有人的檔案都由總部保管,雲秀到底是什麼來路?只有他自己知道,事情就壞在平時大家都不問對方原籍。

如果同生說的對,那麼雲秀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會有這麼深的心機:第一,她清楚其它的隊伍為什麼出事,第二,她自己也有下一步計劃,她也有自己的目的’

我沉思了半晌,提出幾種假設。當時的216裡,一定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組織上還是完全信任的,他們就是帶著驕傲自豪,投入到了工作當中,這是思想課給他們的激發。

阿約的母親,應該屬於這樣的人。從她仍然在懷疑著發生的事來看,她心底還是相信總部的,兩年時間,徵集那麼多人,還有海歸人士,規模上這麼龐大的組織,能做成一些事。

像本子上寫的,出發就遭到清洗,得不償失嘛!

抬頭看見李立明在紙上寫了一行字,爬過去探頭,李立明寫的是,216被另外一夥人利用。

明哥這麼寫,一定有道理。

有人利用了216地質勘探隊是高度保密單位這一點,讓五支分隊去做不同任務,才引發了各種變故。這和前面提到的,被人奪了指揮權相對應!

往後繼續看了幾頁,說的是阿約母親和另外兩人,解決掉六隊,戰鬥中另一名叫湯旺的隊員受了重傷。

不出半月來了兩個人,是一分隊的隊長張靜堂和小達。阿約的母親說老張是一個精明得過頭,可以用陰險狡詐來形容的人。

阿約的母親對老張根本沒有信任,同生也和她一樣不相信,但同生的想法是,可以一起做點事,找出背後真相再做決定。

於是,二人將湯旺安頓在牧民家中,並囑咐湯旺,傷好之後立刻轉移藏好,等我們回信。

下面的內容證明我猜得對,張靜堂很可能用了假訊息,讓阿約的母親他們上當。下面是這麼寫的:

‘老張帶來的訊息,是總部出事的準確時間,居然是所有隊員出發之後。這讓我們不得不懷疑,216的指揮權是被人奪走,還是另有緣由,想除掉我們,為什麼不是招回?

所有人回到總部,那不是做得更乾淨。

老張提出,四個人去廣西阿池,去找二分隊。姬雲秀的二分隊在苗區,六隊不會在那有大動作’

阿池,之前丁曉東看到過,這裡有一支分隊!我去拿筆,看到紙上阿約寫的,阿池有二分隊。

我省事了。

‘雲中道觀,在《太祖遺錄》中就曾提到。不是武當山重修後的雲中觀,至於重修之前依照的是哪裡的樣板,216的教員沒去考證。目前最要緊的是在那要找到可以信任的同志,必須團結一致。

同生暗中提醒我,張靜堂也不會被雲秀相信,因為他是最有可能反水的人,他年紀大,經歷的東西比咱們多。

在五個隊伍當中,一隊最先出事,他這個隊長擺脫不了干係,別忘了一分隊的情況是,大部分人逃散。

同生的話沒錯,老張一到阿池,就把我們給賣了。

不過他忽略了一點,二分隊的隊長姬雲秀是女中豪傑,在總部的時候我就很羨慕她。

她首先孤立了我們,讓我們三個遠離駐地,住進苗寨。

老張身邊的小達,只有20歲,在一分隊唯老張馬首是瞻。雲秀唯獨留下小達在二分隊裡,自有用處。

三人住在苗寨,和二分隊留下的人負責給養,那等於是監視。

自己人這樣對待自己人,這算什麼事,我很想一走了之。同生打消了我的念頭,他說這裡一定有事。

二分隊留下的周禮告訴我們,不要說任何事情,等這裡結束,雲秀一定會告訴大家怎麼辦。

同生當即斷定,是雲秀讓他這麼說的’

內容雖短,能看出二分隊的姬雲秀做事果斷。留下小達,可能是想從小達嘴裡挖老張和一分隊的情況,孤立圈禁老張三人,是不讓總部出事的訊息在二分隊散開。

她自己帶二分隊做完該做的事!

二隊動作很慢,三人聽周禮說,光是找準確位置,就在山中浪費了七個月。堅井難下,現在每天推進不足十米,究竟能不能找到,還是未知數。

這在時間上可以確定,七個月的時間裡,姬雲秀可能是帶領二分隊在找準確位置,也可能是故意在苗區兜圈子。

沒有固定方位,避免了六隊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