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妮可瞪眼看著那長條生物,下意識失聲叫到:

“蛇!”

可是李長明卻是面容古怪地將90厘米左右長的魚拖上了岸。

那魚尚且不斷掙扎扭曲,再配上滿身淤泥,看起來著實噁心。

“鰻魚?”

李長明看著眼前的淡水鰻魚,一時有些蒙圈。

鰻魚?

林妮可亦是露出懵圈的眼神:

“非洲也有鰻魚嗎?”

“鰻魚不是生活在海里的嗎?”

“這裡竟然有鰻魚!?”

面對林妮可的奪命三連問,李長明亦是一時無言以對。

其實鰻魚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千萬年,但人類對它們的瞭解也只不過是最近的幾十年。

李長明著實也沒想到在非洲大草原竟然抓了一條鰻魚,當真是令人感到奇妙。

他仔細檢查著地上打滾的鰻魚,抹去鰻魚背上的淤泥,指指點點說道:

“花鰻魚,花鰻鱺,因體表呈大理石般色彩而得名。”

花鰻(非繁殖)亦是在非洲部分地區存在,比如肯亞。

花鰻魚?

林妮可傻傻地看著眼前手臂粗細的鰻魚,突然反應過來問道:“可以吃嗎?”

李長明點頭回到:

“當然,淡水魚都可以吃。”

淡水魚?

林妮可下意識看了一眼那骯髒的水坑,是萬萬沒能將眼前的水坑和淡水聯絡在一起。

不過一聽可以吃,林妮可瞬間喜悅:

“哈哈哈,我就說嘛!”

她揶揄地看向李長明嘲諷道:“你還說沒有別的魚,你看看。”

李長明搖了搖頭幾分無奈,他將淤泥裡的鰻魚用草繩串了起來,抬頭望了望天空:

“我們該回去了,走吧。”

“中午不能在外面待著了,不然會曬死人的。”

林妮可歡喜雀躍地跟在李長明身後,嘰嘰喳喳地說道:

“鰻魚啊!”

“要是有米飯就好了,我們就可以吃鰻魚飯..”

“鰻魚飯呀鰻魚飯..”

“嘖嘖嘖..”

說著念著,她自顧自地抹著嘴角的口水。

她突然又想起什麼,看向李長明問道:

“學弟,鰻魚要拿去煮湯嗎?我們流了很多汗唉。”

李長明卻是搖了搖頭,出聲無奈道:

“沒有調料,不管是鯰魚還是鰻魚,煮湯非常難吃。”

“你要是不介意的話,我倒是可以拿去燉湯。”

印象中的鰻魚湯那麼滋補,但在這裡,淤泥泥潭裡的鰻魚拿去燉湯,李長明覺得林妮可怕是一口也喝不下去。

林妮可一聽‘非常難吃’幾個字,趕忙擺擺小手:“那我還是不要了。”

只是既然來到這河谷泥潭附近,李長明還是帶著林妮可朝著綠蔭處走去。

他希望能找點其他東西。

綠色代表著生命。

雖然此刻正值非洲大草原旱季,但是河谷兩側依舊會有一些綠色大樹。

大樹下面會有一些綠色灌木,以及綠色草地。

李長明帶著林妮可朝著那大樹走去,還真是發現了好東西。

“這個..”

李長明拿出一朵有著黃白小花,以及黑色一簇瘦果的植物。

林妮可並不認識這個植物。

她接過那植物聞了聞,頗為嫌棄地呃咦了一聲。

“什麼哦,這麼臭。”

李長明則是拿著工具刀連桿帶葉地割下眼前的植物。

“這是鬼針草。”

“它的黑色小杆子會黏在衣服上,很難扯掉。”

“怎麼,你小時候鑽草叢的時候沒有碰到過這個嗎?”

我小時候?

林妮可雙手一攤:

“我小時候可慘了,天天要上補習班,還要參加興趣小組,哪有時間鑽草叢。”

鬼針草是華夏農村較為常見的野草雜草,相信許多小夥伴都有碰到過。

它最為好辨認的就是那一根根黑色芒刺。

當你走過草叢的時候,芒刺將黏在你的衣角上、褲腿上、鞋帶上...

所有一些地方會稱呼鬼針草為粘人草。

與此相對。

還有一種以同樣方式粘在身體上的球狀植物,那個就叫做蒼耳了。

而鬼針草的嫩葉是可以當野菜吃的。

李長明採集著帶有幾分臭味的鬼針草,對著林妮可出聲說道:

“今晚的茶有了。”

茶?

林妮可狐疑地看著臭烘烘的鬼針草,很是困惑地問道:

“這東西也能泡茶啊?”

鬼針草有許多妙用,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臨床則多用作降壓。

不過鬼針草也是可以製茶的。

收集完鬼針草,又在河谷匆匆處理了花鰻魚,李長明便帶著林妮可返回庇護所。

回到庇護所,將花鰻魚丟進炭火中炙烤,李長明就開始製茶了。

在這旱季時刻,還天天吃煙燻火烤之物,難免火氣十足。

鬼針草茶正好能解李長明燃眉之渴。

烈陽當空,林妮可與李長明躲在庇護所的棚子下方躲著太陽,一邊烘烤鰻魚,一邊製茶。

林妮可探頭探頭,有樣學樣。

“用綠茶工藝來做。”

李長明摘取鬼針草,看著聳搭的鬼針草一邊說道:

“攤青到這個頭彎下去就可以了。”

“接著把這個梗挑掉。”

林妮可聽不懂李長明說得是什麼,但是摘葉子她總歸是會的。

摘下一小捧的鬼針草葉子,李長明將鬼針草葉子放進鍋中:“現在殺青。”

製茶殺青的步驟可以看似炒茶葉。

只是鬼針草的味道,著實讓林妮可敬而遠之。

“好臭啊!”

“我才不要喝這個什麼鬼!”

林妮可聞著自己手指間的味道,只感覺陣陣烘臭撲鼻,讓她有一種想吐的感覺。

李長明卻是微微一笑,沒有過多話語。

這鬼針草殺青之後,李長明就將炒過的鬼針草倒了出來。

他將殺青的鬼針草攤開放涼,而後順時針揉搓。

看起來就像在玩一個草糰子一般隨意。

林妮可捧著腦瓜歪著頭看著李長明製茶,嘟著嘴說道:

“你連這都會?”

“是不是騙人的啊?”

李長明揚起笑容,看著林妮可回到:

“華夏的製茶工藝其實是相通的。”

“都是由六大茶演變來的。”

“像這樣揉捻,最大作用是能讓它的口感更加豐富,顏色更加透亮,外形更加緊湊。”

林妮可歪了歪腦殼:“我咋感覺你在瞎搓。”

李長明揉著揉著,再抖散,再繼續揉捻。

重複三五次,那鬼針草草葉就被揉成了一坨黑漆漆的草糰子。

“抖散..”

李長明撥了撥草糰子,然後朝著篝火旁走去。

“其實太陽直接曬也可以,但是八九十度烤乾更好一些。”

只見李長明將鬼針草草葉子片片抖開,放在動物骨頭上,再將那動物骨頭靠近篝火。

“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了。”

林妮可則是拿著乾枯樹枝在地上畫著圈圈,頗為懷疑地嫌棄道:

“太臭了,你交給上帝都沒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