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節

問青山

走馬赴前山,

相思幾回閒。

清風舒兩岸,

明月一時觀。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登高遠望時的情景和心境,反映了他對遠方的思念和對自然的感悟。

**走馬赴前山**: 這句描繪了詩人匆匆趕往前方山上的情景。\"走馬\"一詞表達了匆忙、急促的意味,暗示了詩人的迫切心情和急於前往目的地的意願。\"前山\"則指代目的地所在的山。這句中的\"赴\"字增加了行動的決心和意志,表現了詩人積極向前的精神狀態。

**相思幾回閒**: \"相思\"指思念遠方的人或物,\"幾回\"表示多少次。\"閒\"則表明這種相思並非因為無事可做而有閒暇,而是心中時刻縈繞的思緒。整句表達了詩人思念之情的頻繁和深刻,也暗示了他在行進的過程中心思紛飛。

**清風舒兩岸**: 這句描述了清風拂過山兩旁的情景。\"清風\"形象地描繪了風的輕柔和清爽,與前文的\"相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暗示了清風帶來的寧靜和解脫。\"舒\"字則表示風吹得樹葉搖曳舒展,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兩岸\"指山兩旁,這句描繪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讚美。

**明月一時觀**: 這句表達了詩人在登高的時候看到了明月的情景。\"明月\"在中國古詩中常常被用作美好、高尚的象徵,暗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一時\"則表明這是一瞬間的景象,強調了詩人在特定時刻的感受和體驗。\"觀\"字則是詩人對這一景象的欣賞和體味,表現了他對自然美的讚歎和感慨。

這首詩透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紛擾與對自然的讚美,展示了他在登高遠望中的情感和思考。每一句都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體驗和感悟,使得整首詩富有韻味和內涵。

第七百二十五節

清風遲

天心夜幾時,

花影浮相思。

雨後車馬至,

匆匆客來遲。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典型的古典詩歌,具有深厚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

天心夜幾時, 這句開篇就引發了讀者的好奇心。\"天心\"一詞暗示了詩人對於宇宙、自然、人生之間聯絡的思考,也可能指代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比如夜晚。\"夜幾時\"則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不確定感,似乎在思考天空深處的某種無法捉摸的時刻。

花影浮相思。 \"花影\"暗示了自然環境,可能是指花影在月光下的投射,表現出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喜愛。\"浮相思\"則引出了\"相思\"的情感意義,暗示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產生了思念之情,或者是在思考著某種情感糾葛。

雨後車馬至, 這句描寫了雨後的景象,雨後的清新與清爽往往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車馬至\"暗示了外界的喧囂和忙碌,與前文的寧靜相對應,突顯出詩人對於外界的觀察和感受。

匆匆客來遲。 \"匆匆\"兩個字增加了節奏感,暗示了客人的急促行動或者生活的忙碌。\"客來遲\"表達了等待和失望之情,或許也暗示了詩人對於客人的期待與希望。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態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時光流逝、人生起伏的思考和感悟。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透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豐富的意象和情感,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

第七百二十六節

相思

昨日才相識

今夜起相思

風雨攜愁渡

遍地梨花溼

賞析:這首詩充滿了離情別緒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昨日才相識 這句詩開篇便營造出一種時間上的短暫,而情感上的新鮮感。\"昨日才相識\"暗示著詩人與另一人剛剛相識,可能是在昨天或不久之前,兩人之間的關係還很新鮮,充滿了好奇、期待和未知。這種情況下,詩人可能在回憶起兩人初次相見時的情景,或是在傾訴自已對這段新的感情的喜悅和期待。

今夜起相思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另一人的思念之情,\"今夜起\"暗示著情感的發端或加劇。\"相思\"一詞則指的是思念對方的感情,這種思念可能是對方的影像、聲音或是與對方相處時的種種體驗,而在夜晚,這種思念可能會更加深刻、濃烈,因為夜晚往往是人們情感波動最為激烈的時刻,也是人們對思念與渴望的最好發洩時機。

風雨攜愁渡 這句詩用風雨比喻了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而\"愁\"則是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攜\"字表明風雨與愁同在,這種愁可能是由於思念對方、擔心與對方的關係、生活中的不順遂等引起的。\"渡\"一詞則暗示了詩人希望能夠與對方一起共渡難關,面對生活的風雨,共同承擔,共同度過。

遍地梨花溼 這句詩以\"梨花溼\"作為形象化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悲涼、落寞的氛圍。\"遍地\"表明了梨花的覆蓋範圍之廣,暗示了情感之深、之廣。\"梨花溼\"則可能暗示了梨花被雨水打溼,或是在夜晚的溼氣中凝結成露珠,這種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愁緒相呼應,形成了一種悲涼之感。這句詩也可能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與初次相識時的新鮮感相比,如今已是梨花飄落,情感隨之而溼潤。

第七百二十七節

離歌

秋風花易落,

新雨客愁多。

深情無草色,

秋水傷心河。

賞析:這首詩的深意蘊含著對秋天的感慨與對人生的思考,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秋風花易落 首句“秋風花易落”,透過自然景物的變化,描繪了秋天的風景,以秋風拂過花朵易落的現象,表達了歲月易逝,生命易逝的意境。秋風吹落花瓣,不僅是一種自然景象,更是對生命短暫和易逝的象徵。在這句中,作者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引發讀者對生命的反思,呈現出深沉的感慨。

新雨客愁多 第二句“新雨客愁多”,將新雨和愁緒相聯絡,表現出了一種情緒的共振。新雨的降臨常常使人心生愁緒,或許是因為新雨帶來的陰冷和潮溼,也或許是因為雨水如同思緒一般,滌盪著人心的憂傷和煩惱。同時,“客愁多”中的“客”可能指旅客,意味著外出的人在異鄉所感受到的孤獨和憂愁。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百態的觀察,以及對人情冷暖的思考。

深情無草色 第三句“深情無草色”,透過對“深情”與“草色”的對比,抒發了一種深情的表達與對世態的感慨。在這句中,“深情”代表著人的感情,而“草色”則象徵著生命中的綠意與生機。然而,“深情無草色”表達了一種感慨,即縱然有深情,但在世俗紛擾中,生命中的美好也常常被掩蓋或忽視。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對世俗之外真情的渴望,以及對於情感真摯性的追求。

秋水傷心河 最後一句“秋水傷心河”,透過對秋水和河流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憂傷和心碎的意境。秋水清澈如鏡,但又帶著一份傷感,彷彿河水也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和人生的不易。這句話中的“傷心”既可以理解為河水所蘊含的悲傷情緒,也可以理解為河流所見證的人間百態,以及歲月變遷中的無奈和傷感。

整體來說,這句話透過對秋水的抒發,強化了詩歌的憂傷情感,也使詩歌更加富有意境和情感共鳴。 透過逐句賞析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易逝、情感紛繁的感慨與思考。詩中蘊含的深意,不僅體現了對自然景物的感悟,也折射出了人生百態和情感世界的複雜多變。

第七百二十八節

不同

清風處處緣不同,

幾回花下聞相爭。

吾戀春色言高處,

明明青柳落花紅。

賞析:第一句:清風處處緣不同 這句詩講述了清風在不同的地方、環境中,給人帶來的感覺和緣分各不相同。詩人用“處處”來強調風的無處不在,同時指出了它的多樣性。清風本無形,但在詩中卻賦予了它某種感知和意義。這種緣分,可能指的是風在不同地方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也可能是指風所引發的事物變化。這一概念讓人聯想到自然界的動態性和複雜性,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多樣的互動方式。

第二句:幾回花下聞相爭 這句詩帶來了一個更具動態性的畫面。在花朵的下面,有人爭執、爭論,這個“相爭”可能指的是人們之間的爭執,也可能是動物之間的爭奪。這裡的“幾回”暗示了這種爭執並非偶然,而是多次發生。這一畫面在自然美景中加入了一種人情世故,暗示了即使在優美的環境中,人際關係中仍然存在矛盾與紛爭。這種對比強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複雜互動。

第三句:吾戀春色言高處 這句詩表現了詩人對春天景色的喜愛,並且表明他喜歡在高處欣賞。這裡的“吾戀”表現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而“高處”則象徵了他希望從一個更開闊的視角去欣賞美景。這個“高處”既可以是物理上的高處,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高度。它反映了詩人希望從更全面、更超脫的角度去觀察世界,擺脫那些紛爭與矛盾。

第四句:明明青柳落花紅 這句詩以一個生動的畫面結束,全句充滿了視覺和色彩的衝擊力。青柳和紅花的對比既是自然界的真實景象,也代表了自然的多樣性和美麗。“明明”一詞強化了這一景象的鮮明和清晰,凸顯了自然的生機和活力。這一景象可能代表了春天的繁榮與生機,同時也暗示了事物在特定時間內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整首詩透過自然景象和人際關係的對比,展現了一個複雜而美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與自然相互交融,但也存在矛盾與衝突。詩人透過對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對紛爭的排斥和對更高境界的嚮往。而最終的畫面則是對自然美麗和多樣性的讚美,象徵了詩人對生命與自然的熱愛。

第七百二十九節

遠行

殘夜花飛盡飄零,

朝歌城外幾寒星。

忽來風雨如相送,

天涯何處不相逢。

賞析:這首詩充滿著離愁別緒、風雨交加的情感,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1. 殘夜花飛盡飄零:** 這句描繪了夜深人靜時,殘留的花瓣在風中飄零的景象。\"殘夜\"暗示了夜晚已經過去,而\"花飛盡\"則表達了花朵已經凋零殆盡的狀態,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孤寂、悽美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2. 朝歌城外幾寒星:** \"朝歌城\"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城市,而\"幾寒星\"則指的是天空中寥寥可數的幾顆星星。整句透過對朝歌城外星空的描繪,表現了一種蕭瑟淒涼之感。星星的稀少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孤寂,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孤獨和無助。

**3. 忽來風雨如相送:** 這句表達了突然間風雨襲來的情景,\"如相送\"則暗示了風雨似乎是在陪伴、相隨著詩人。風雨作為自然界的表現形式,常常被用來象徵著人生的坎坷和挑戰。在這句詩中,風雨的突然降臨可能代表著人生中的變故和挫折。

**4. 天涯何處不相逢:** 最後一句表達了一種對命運的坦然和接受。\"天涯\"意味著極遠的地方,\"不相逢\"則暗示了再怎樣遙遠也會有相遇的可能。這句話暗含了一種宿命論的觀念,即無論身在何處,人生中的相遇與別離都是命運的安排,難以逃避。它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無論遭遇什麼樣的風雨,最終都會在某個地方與自已重逢。

整首詩以婉約清麗的語言,描繪了時間流逝、生命無常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起伏的感悟和對未來的期許。

第七百三十節

夕陽

夕陽一片好,

此好向今人。

更有飛花起,

含笑渡輕身。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古代詩歌,表達了夕陽美好的景象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夕陽一片好, 描述了夕陽的美好,\"一片好\"表示夕陽如同一片美好的景象,展現出作者對夕陽的讚美之情。夕陽通常被視為一天中最美麗的時刻,其色彩和光芒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

此好向今人。 \"此好\"指的是前文所描繪的夕陽美景,\"向今人\"則表明了這美好景象不僅僅是作者當下所見,也可向後人傳頌,意味著美好的事物可以被傳承和分享。

更有飛花起, \"更有\"表示除了夕陽之外,還有其他美好的景象或事物。\"飛花起\"描繪了花瓣飄落的場景,這裡可能指的是風吹動花瓣的情景,增加了詩歌中的動感和生動性。

含笑渡輕身。 \"含笑\"形象地描述了花朵,暗示著花兒在飄落時依然綻放著笑容,展現出了花的生命力和美麗。\"渡輕身\"則可能指的是花瓣在飄落的過程中如同輕舟一般自在,表現出一種從容和自信。

整首詩透過描繪夕陽和飄落的花瓣,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好景象的讚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意象,展現出詩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溫馨和感動。

第七百三十一節

相思雲

雲抵相思月抵雲

往來飛燕悠悠痕

一派清心生涼意

幾回幽夢寄紅唇

賞析:這首詩以華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唯美、悠遠而又深情的意境。

\"雲抵相思月抵雲\" 這一句用了“雲”、“相思”、“月”三個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將雲與相思、月相對比,暗示了雲與月都代表著離別和思念,彼此相抵,加深了情感的張力。

\"往來飛燕悠悠痕\" 這句話以飛燕的往來為意象,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沉澱。飛燕快速飛過,卻留下了悠悠的痕跡,暗示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一派清心生涼意\" 這句話透過“清心”和“涼意”這兩個意象,表達了一種清涼的情感和思緒。或許是對於內心世界的一種淨化和冷靜,或者是對於境遇的感受,都反映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冷清。

\"幾回幽夢寄紅唇\" 這句話透過“幽夢”和“紅唇”兩個意象,表了詩人對於過往的回憶和對於未來的期待。幽夢可能指的是在夢境中的遐想和幻想,而“紅唇”則可能是詩人寄託情感和思念的象徵,表達了對於愛情和美好的嚮往。

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七百三十二節

相思痕

雲抵相思淚抵雲

白日悠悠赴夢林

幾聞落花生殘意

一片枝頭燕飛痕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充滿禪意和意境的抒情詩,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第一句:“雲抵相思淚抵雲” 這句詩以意象深邃的方式表達了相思之情。作者透過將雲與相思、淚水與雲相比,展現了相思之情的濃烈和深沉。把相思比作雲,表現了其纏綿悱惻、無處不在的特性;而把淚水比作雲,不僅突顯了思念的淚水匯成雲的傷感,也暗示了情感的化境與昇華。

第二句:“白日悠悠赴夢林” 這句詩用“白日悠悠”來形容時間的流逝,暗示了詩人心境的靜謐和對生命瞬息流逝的感慨。而“赴夢林”則是一個意象化的場景,夢境常被人們視作超越現實、追求靈魂淨化的場所,這裡可能代表著詩人內心的歸宿,或者對理想、對追求的嚮往。

第三句:“幾聞落花生殘意” 這句詩以一種隱晦的方式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花開花落的感嘆。將花兒的凋零與“生殘意”聯絡在一起,使得落花不再只是單純的景物,而成為了對人生無常的象徵。使用“幾聞”而不是“何時”或“何處”,使得時間和空間都顯得模糊不清,增強了詩句的禪意。

第四句:“一片枝頭燕飛痕” 這句詩透過“枝頭燕飛痕”這個意象,展現了歲月流逝和生命輪迴的感慨。枝頭是燕子停歇的地方,燕子飛過留下的痕跡不僅是一種自然景觀,更代表了歲月的痕跡和生命的短暫。

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禪意的表達,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深刻的啟迪。

第七百三十三節

相思雲

雲抵相思月抵雲

往來飛燕悠悠痕

幾回落花身去了

相逢豈是意中人

賞析: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內涵而著稱。

雲抵相思月抵雲 這一句可以說是詩中的開篇,也是整首詩的核心所在。首先,作者以雲和月作為意象,將相思之情抒發。雲、月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被用來象徵離別、思念和遙遠的意境。\"雲抵相思,月抵雲\"這種表達方式,既凸顯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又突出了這種思念的遙遠和深刻。\"抵\"字表達了雲與相思之間、月與雲之間的交融和糾結,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內心的糾結和苦悶。

往來飛燕悠悠痕 這句詩描繪了飛燕來去的痕跡。飛燕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常常被用來象徵友情、愛情或者是時間的流逝。\"往來\"二字傳達了時間的流逝,暗示了故事中情感的曲折和變遷。\"飛燕悠悠\"則描繪了飛燕輕盈飄逸的形象,與上文中的\"雲\"、\"月\"相呼應,共同構成了詩中的意境。

幾回落花身去了 這句詩以\"幾回\"開頭,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迷惘和不確定。\"落花\"是中國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往往被用來象徵歲月的流逝、青春的逝去以及人生的短暫。這裡,\"落花身去\"暗示了歲月的無情,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和離別的無奈。整句話透露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的感嘆。

相逢豈是意中人 最後一句以疑問句的方式結束,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反問的情緒。\"相逢\"二字表達了作者對重逢的期待,但緊接著的\"豈是意中人\"卻讓人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彷徨和迷惑。這裡的\"意中人\"既可以指心儀的人,也可以指與自已心意相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和情感的迷茫和思考。

這首詩透過對雲、月、飛燕和落花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對人生、情感的反思。每一句都具有深刻的內涵,使整首詩既富有詩意又耐人尋味。

第七百三十四節

別離

相逢未有期,

一別兩相疑。

落花傷庭雨,

更有孤鴉啼。

賞析:這首詩以典型的古典文學風格寫就,情感內涵深厚,充滿深意。

**相逢未有期**: 這句話表達了人生中相遇的不確定性,也暗示了相見的難得與珍貴。人生中,我們常常無法確定何時會與某人再次相逢,這種不確定性增添了生活的一份神秘感和期待。

**一別兩相疑**: 這句話傳達了別離後彼此的猜疑與懷疑。當人們分別後,內心常常會滋生種種猜忌和懷疑,不知對方是否還會珍惜與思念自已,這種心境在詩中被深刻描繪出來。

**落花傷庭雨**: 這句話將落花與庭院的雨聯絡在一起,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幻莫測與無常。落花是自然的美麗景觀,但在庭院雨中,卻顯得淒涼、傷感。這也可以被理解為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變故所傷害,而傷感的美景往往在逆境中顯得更為深刻。

**更有孤鴉啼**: 這句話描繪了孤鴉的啼聲,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淒涼和蕭索的氛圍。孤鴉的鳴叫往往被視為不祥之兆,暗示了人生中的孤獨與無助。在別離之際,孤鴉的啼聲更是引人深思,彷彿在訴說著生活的無常和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