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落戶月平湖
穿成寡婦一拖五,帶領全家去致富 喬喬暮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月平湖!!我怎麼沒有想到。”同知激動的拍了一把大腿,那地方土地肥沃,但屬於邊境。
多少百姓想安全的度過餘生,傾盡半生積蓄,到鄰縣買地建房。而今,留下的皆為貧困之輩,無力購置田地。
十年前,胡賊來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自那時起,月平湖的百姓終日惶惶,總擔心胡國再犯。
同知與後面的管事商量片刻,才過來與劉村長交談,“這樣,你們村人和這幾戶都能分到一個村子。就分在月平湖,平湖鎮。
“離平湖鎮五里地的南邊有一座大山,在那山腳下有一大片荒地,那邊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很適合居住。
“你們可以落戶到那裡自成一村,村名還用你們原來的村名梨花村。不過需要你們自已建造房屋,荒地也需要你們自已來開荒。新開的荒地三年不收賦稅,你們只要勤快點,三年荒地也可變成良田。”
劉村長聽完心中一喜,這麼好的地方他當然願意。除了離鎮上近不說,還有山有水的,就算沒有良田自已開荒建房子他也願意啊!
最主要的是梨花村人還不用分開。
劉村長堆著笑,“大人,可否容我離開一會兒,與村人商量片刻。”
同知毫不在意,擺擺手,“當然,不過你回來得重新排隊登記。”
劉村長往後面看去,已經又排了起了長龍。如果重新排隊肯定又得耽誤一天。
他心中猶豫,想自已做主,又怕村人不願意自已開荒建房。到時候被埋怨上。
林有權從懷裡摸出一兩銀子,謹慎的塞到同知手裡,“大人,不然您先繼續登記他人的戶籍。草民在一旁候著,等我們村長商量好了立馬回來,如何?”
同知掂量了一下銀子,摩挲著下巴,“並非官府不近人情,如此這般,那就一盞茶的工夫為限。”
“誒,好好好,草民去去就回。”劉村長點頭哈腰恭維兩聲,立馬消失在原地。
劉村長一路小跑回到隊伍旁,將事情與村民們說了一遍。
村民們都小聲議論著。
“我們還是不能分開落戶啊!”
“是呀,就算分開落戶,這新落戶的村子裡,也不知道有沒有現成房子可以分給我們。”
“落戶後還要建造房屋,哪還有銀錢來買良田。”
“可不是咋的,如果分開落戶,我們容易被當地人欺負。”
“既然都得重新修建房屋,我倒覺得月平湖挺好的。離鎮上又近,咱們勤快點,再開點荒地,不能比原來過得差的。”
眾人都嘰嘰喳喳的說著,怎麼也是分開落戶不划算。
“既然大家願意分到月平湖,那我就去回話了,官爺還等著呢!”
村民們異口同聲,都願意分到月平湖。
於是,劉村長又火急火燎的跑過來,生怕過了時辰。
等前面的難民登記好戶籍離開,劉村長這才上前。
“大人,我們都商量好了,大傢伙都願意去月平湖定居。”
同知點了點頭,接過林老二手裡一沓戶籍文書,開始為他們辦理戶籍登記。
片刻,劉村長拿著每家換好的新戶籍文書,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給大家分發好新戶籍後,劉村長說道,“這次多虧林家二小子,如果不是他四處打聽到月平湖這個地方,官爺也不能同意我們這麼一村人分到一個地方。還有他還自已掏了一兩銀子,為大家爭取商量時間。”
劉村長在梨花村人心裡是很有威望的,聽著說林老二的好,大家都在心裡記著。
“這樣的,等安家了,我們每家出一個壯勞力,免費幫林家人把荒地開出來。”劉二麻提議道。
“劉二麻這個主意好,我們有的是力氣。”小樹爹也附和道。
不遠處的難民聽了,也想被分到月平湖去。這個村這麼多人活著到嶺南,想必是有些本事的,跟著他們選地方應當沒錯。
於是,同知便接收了好多家,要落戶在月平湖的難民。這不禁令他心生疑慮,胡人是滅絕了?他們為何不懼,怎麼人人都要定居邊境。
就這樣,月平湖的人越來越多,三年後,那地方也越來越繁華富裕。
……
梨花村人被負責領路的官兵帶到了月平湖縣衙門口,就離開了。
月平湖縣衙正在有序分發救濟糧,難民們排隊領取,每戶可得十斤。雖數量有限,但若節儉著吃,也能度過這段難關。
難民不如嶺南府城多,梨花村人很快就領到了救濟糧。
接著就有衙役點名,領著難民們去往他們落戶的地方。
秦晚秋手牽著小玉兒,心中暗自感慨:這嶺南王確實當得起“好王爺”之稱,朝中生亂,他並沒有像靖王和永安王那般藉機造反,反而安頓著受難的百姓。
如果是嶺南王當這皇帝,大夏朝會不會更安寧。
不過她也只敢在心裡想想,她不過是平民百姓,她只要過好她的生活就好。
兩個時辰後,四名衙役就帶梨花村人到了月平鎮。
月平鎮是一個小鎮,街上稀稀拉拉的店鋪開著門,看起來甚至有些荒涼。
沒錯,秦晚秋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荒涼。
梨花村人倒不在意這些,他們只在意以後是否能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