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到達嶺南
穿成寡婦一拖五,帶領全家去致富 喬喬暮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黑夜。
官兵們點著火把照明,城樓下的燈火猶如希望的象徵,照亮了大家的未來。
梨花村人來到城門安置流民的這一邊,只見城牆下放著長長的一排桌子,有幾個管事的和幾個大夫在桌子後邊忙碌著。
流民們也都自覺的,排著長長的隊伍,等著讓大夫給檢查身體。
每個流民大夫都會把脈檢查,沒有疫病的流民就到旁邊排隊,給管事的提供戶籍文書或路引,登記安排落戶事宜。
有疫病的直接被士兵帶到隔離區去。
劉村長望了望前面長長的隊伍,眼看天色已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輪到他們,“鄉親們,咱們村加上林家和萬家,都一百多人了。前面隊伍排得老長,輪到我們恐怕得明天了。不如我們邊等邊原地休息,要是離開了這裡,明天還得重新排隊的。”
劉村長話音剛落,還未等村民應答。
就有士兵舉著火把過來傳令,“戌時已到,今日關閉城門。明日卯時開門!”
排著長隊的難民聽了,索性直接拿出棉被原地睡覺。
逃難這麼幾個月了,好不容易活著到了嶺南。大家疲憊的精神和身軀,總算放鬆下來。
見周圍的人都原地歇息。
秦晚秋也從板車上,把草墊子拿下來鋪在地上,在鋪上草蓆和舊棉被,“小容,我們帶著苗兒和小玉兒睡一鋪。老二老三你們和馬大夫擠擠,老大你來守上半夜,下半夜了喊老二起來換人。”
“還是罷了,老夫不習慣與他人同鋪。我自個兒有床棉被,就不與你們打擠了。”隨後馬大夫取出一床舊棉被,把自已裹成了粽子直接席地而睡。
秦晚秋看著裹成蟬蛹的馬大夫,有些……
接著淡淡回了一句,“馬大夫自已睡著舒坦就好!”
不過馬大夫這行為也不算另類,大家都是逃荒的,都顧不得乾淨不乾淨了。
清晨。
微風拂過。
一片樹葉落在秦晚秋的臉上,弄得她面板有些癢癢的。
她拿開樹葉,發現大部分的流民已經起了,都坐著在吃著乾糧或野菜糊糊。
“林嫂子,你可算醒啦!快把孩子們叫起來,吃點山藥餅子。等吃完了,城門也快開啦!”王氏滿臉笑容,滿心歡喜地期待著進入嶺南城。
大家吃完早食,收拾好行李。
這時,城門開啟了。
流民們繼續排隊接受檢查和登記。
半個時辰後,終於輪到了梨花村的人。
馬大夫早就檢查過了這些人身體情況了,大家幾乎都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倒沒有什麼疫病。
即便是他們這樣的,與其他難民相較,也算得上精神面貌好的了。
經過一番檢查,大家都順利透過,到另一邊落戶登記處排隊。
落戶登記不用每個人都排著隊,只需要派出兩三個代表,拿著所有人的戶籍文書排著就行。
梨花村人安靜的等在後邊,大家心思各異。
他們村一百人,恐怕會被分到好幾個村子。這樣一來,大家不能相互幫助不說,還很有可能會被其他村人欺負。
猶豫片刻,小樹爹最先找到劉村長,“村長,我們村人能不能分到一個村子啊!這樣大家也能相互照應。”他現在無依無靠,一個大男人帶著侄女和兒子。他是最不想和村裡人分開的,以後外出幹活,他才能放心的留兩個孩子在家。
劉村長深深嘆了口氣,“我也想啊,這可不是我能夠決定的事啊,官府也不會把我們分在一處的。更何況咱們這裡就有一百口人,又有哪個村子會願意接納我們這群外鄉人呢?”
大家聽完劉村長的話,都紛紛低下了頭。他們也只能無奈分開了,不過仔細想想,至少大家都還好好活著。這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
林有權手扶板車,陷入沉思。
前世,梨花村人只有六十七人安全逃到嶺南。大家都被分散至其他村落。
所幸萬叔萬嬸帶著他們,與劉村長分到同一村子,也算有個照應。
但他們還是遭到本地人欺負怠慢。
而後面,他被強制充軍,家裡僅剩萬叔萬嬸帶著孩子們。
如今,他也想和梨花村的人分配到一處。這樣一來,彼此之間好歹也能有個照應。畢竟這些村民們都憨厚朴實,與他們相處起來應該會比跟其他人更為融洽吧。
“娘,你怎麼看?”
秦晚秋疑惑了看了一眼老二,她能怎麼看?
自然是官府怎麼分她就落戶在哪裡咯。
不過她又想到老二是重生的,應該知道些什麼,或者說他能帶他們去更合適的地方安家。
這樣一想,秦晚秋沉默片刻才回答道,“當然大家能分在一個村子是最好的,還能相互照應。可是官府肯定不能這樣安排的呀!”
林有權不停的回憶前世,總算讓他想到一個好地方。
在嶺南與胡國交界處的月平湖,那裡多為荒蕪的山村和田舍。
由於地處兩國交界,大多百姓都畏懼在月平湖居住。
如果主動與官府提出他們村人落戶在月平湖地界,別說一個村的人,再來兩個村他們也會同意。
邊境怕什麼,再過三年。胡國邊境的西陽城也是嶺南的,是我們大夏國的。
不一會兒,隊伍就排到了梨花村的人。
劉村長把所有人的戶籍拿出來,“大人,我們村一共二十三戶人家,共一百人。”
“你們村二十三戶人,需要分散好幾個村子才能全部安排完。”管事的同知邊算自言自語道。
劉村長知道結果是什麼,但他還是問了一句,“大人,可否把我們都安排到一個村子裡,我們村大部分都是一個族裡的,自是希望都落戶到一個村裡。”
“你們村人數太多,也沒有哪個村子能接納的了這麼多人啊?”
同知還想說什麼,林有權從後邊出來了。拿出了自家和萬家還有馬大夫的戶籍文書,放在桌上。
“大人,我們三家與梨花村人一同逃難至此,也想分配到同一個村子。據我打聽,月平湖土地肥沃,田地眾多,我們願意被安置到月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