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翼王謀反
都重生了,自然要快意恩仇 魯皖皖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宇文蓬用力地拍了一下自已的腦袋瓜,然後得意洋洋地說:“今天那個老傢伙在朝堂之上宣佈,半個月後要前往皇覺寺祈福,屆時蘭妃和宇文宗都會一同前往。”
陳海諾面帶戲謔之色,似笑非笑地凝視著宇文蓬,輕聲說道:“殿下啊,看起來您可是一點兒機會也沒有了哦。現在每次皇帝陛下去哪裡,都會帶著中山王,壓根都想不到您,這足以證明陛下對中山王的信任和寵愛程度。”
宇文蓬聽到這句話,心中的怒火愈發旺盛,他咬牙切齒地吼道:“父皇啊,正所謂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本王已經下定決心,就在半個月之後,一定要給那個老東西一個大大的驚喜!”
時光如梭,轉瞬即逝,轉眼間便到了周武帝動身前往皇覺寺祈福的日子。
皇帝出巡,那壯觀的儀仗隊伍宛如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向著皇覺寺進發。他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旗幟飄揚,彰顯著無上的威嚴與尊貴。整個隊伍氣勢磅礴,令人不禁為之震撼。
宇文蓬得知周武帝的儀仗隊已經出城後,便毫不猶豫地召集早已準備就緒的手下,並親自率領他們前往母妃張貴妃所在之處,以討要懿旨。
當張貴妃看到身著戎裝、英姿颯爽的宇文蓬出現在碧螺宮時,不禁臉色一驚,驚訝地問道:“蓬兒啊!你為何穿著這般裝扮來到後宮?”
宇文蓬一臉嚴肅,鄭重其事地回答道:“母妃啊!您難道還沒看出來嗎?如今父皇心中已無孩兒的位置。倘若父皇真將皇位傳予宇文宗,那麼屆時咱們母子二人恐怕皆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趁此父皇離京之際奮力一搏吧!”
張貴妃凝視著眼前這位被權勢慾望所矇蔽雙眼的兒子,臉上滿是憂慮與不安,她憂心忡忡地說道:“鵬兒啊!無論如何,你們終究是父子關係呀!難道就非得走上這條無法回頭的路嗎?”
然而,宇文蓬卻只是冷笑一聲,帶著不屑一顧的神情回應道:“父子?哼!難道母妃您忘記了父皇當年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嗎?世間萬物皆有因果輪迴,而他所要承受的報應便是由我來執行罷了。”
張貴妃見宇文蓬如此固執已見,心中明白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她無奈地嘆息一聲:“蓬兒啊,你此番前來究竟所為何事呢?”
宇文蓬目光堅定地說道:“懇請母妃以皇后的名義頒佈一道懿旨,宣稱中山王宇文宗挾持了陛下,並派遣翼王宇文蓬帶領軍隊前往營救。”
張貴妃微微頷首,表示同意。沒過多久,一份加蓋皇后玉璽的懿旨便送到了宇文蓬的手中。
得到懿旨後,宇文蓬迅速行動起來。他的手下們迅速掌控了京城和皇宮,整個局勢瞬間變得緊張而又微妙。
緊接著,宇文蓬親自率領著十餘名精悍的侍衛前往驪山大營。他們要爭取說服那裡的統帥——王蒙生,讓他帶領驪山的七萬大軍與宇文蓬一同圍攻皇覺寺。
周武帝及其隨行人員歷經長途跋涉終於抵達皇覺寺。由於旅途勞累,他們決定先休息一晚,恢復體力。
然而,第二天清晨,當週武帝剛剛在佛像前完成祈禱並走出佛堂大殿時,一名飛馳而來的哨探神色慌張地向周武帝報告:
“陛下!大事不好!翼王宇文蓬圖謀反叛,現正率領大批軍隊朝皇覺寺進發!”
周武帝得知這個訊息時,整個人如遭雷擊般愣在了原地,他死死地揪住飛騎的領口,雙眼圓睜,滿臉怒容,厲聲質問道:“你說什麼?給朕再說一遍!”
飛騎被周武帝的氣勢嚇得渾身顫抖,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翼王謀反……率軍進攻皇覺寺沿途崗哨,如今正朝著皇覺寺殺來了啊!”
周武帝聞言,氣得怒髮衝冠,他咬牙切齒地罵道:“逆子啊!這個逆子竟然敢叛逆!”說完,他腳步踉蹌地朝著自已所住的行宮走去。
周武帝坐在座位上,心中的怒火仍未平息。他剛想叫人去傳宇文宗前來,就聽見劉勳走了進來,稟報說:“陛下,中山王求見。”
“宣!”周武帝語氣生硬地說道。
不一會兒,宇文宗便走了進來。他對著周武帝施了一禮,然後恭恭敬敬地說道:“父皇,兒臣聽聞翼王殿下傳言兒臣囚禁了父皇,特意率軍趕來皇覺寺勤王。”
周武帝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把手一攤開,說道:“簡直是胡說八道!朕怎麼可能被你囚禁呢?朕這不還好好地坐在這裡嗎?這只不過是宇文蓬那個叛逆小子為了謀反而編造出的藉口而已!”
“父皇啊,現在情況緊急,我們必須先想辦法攔住宇文蓬才行。否則,如果他帶兵攻打皇覺寺,把我這個罪魁禍首給殺了,然後再散佈訊息說您已經被叛亂計程車兵殺害,那整個天下就會落入宇文蓬的手中了。”宇文宗一臉焦急地說道。
周武帝點了點頭,表示自已很清楚宇文蓬的計劃,接著又問道:“皇覺寺那邊只有高陽統領帶領的三千御林軍守衛,宇文蓬帶了多少人馬來?他又是從哪裡調來的軍隊?”
宇文宗嘆息一聲,回答道:“根據探子回報的訊息,宇文蓬率領的是驪山大營的八萬大軍,而且他沒有動用巡防營的兵力。”
周武帝心中一驚,不禁喃喃自語道:“宇文蓬肯定不會用巡防營的人,因為朕在這,你在這;不過倒是沒想到宇文蓬竟然能夠調動驪山大營的人馬?真是可惡至極!還有王蒙生這個傢伙,竟敢與宇文蓬一同謀反,僅憑高陽統領的三千御林軍恐怕難以抵擋宇文蓬的大軍啊,。”
此時,宇文宗雙膝跪地,向周武帝請命道:“兒臣斗膽請求借用父皇的兵符,前去調集華西軍前來皇覺寺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