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為難
甜妃撩又野,撩撥禁慾王爺心狂跳 瑄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許是大家都知道,下早朝後昨夜萬壽宴遇刺之事就會有定論。屆時大池朝堂上還不知道會起怎樣的鉅變。
今日早朝上,眾人都只是提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誰都不敢沾邊攝政王、劉相兩邊黨派的事情。
平日裡囉裡吧嗦耗時要兩個時辰都不止的早朝,今日竟然不到半個時辰,便已經聽到小皇帝那句經典臺詞。
“無事退朝。攝政王、劉相及刑部侍郎,隨朕回養心殿。”
“是。”
原本下了早朝就要回壽康宮的太后娘娘,突然跟上小皇帝:
“皇上,茲事體大,本宮也跟著一起去,可行?”
小皇帝心裡依舊記著早上難得的溫情,沒帶任何猶豫地點頭答應了。
——
慈寧宮,太皇太后剛起身就聽見慕蓁蓁在殿外等候的訊息。
“這一大早的,她怎麼來了?”
白翹恭敬為她梳髮,溫聲解釋:“說是昨夜怕宴席人多吵鬧,沒能帶兩位小主子來給太皇太后請安。這不,攝政王妃一早就帶著兩個孩子來見您了。”
老人家正是喜歡熱鬧的時候,聽到孫子孫女們到了,恨不得馬上就能出去見到她們。
“晨起外面涼,反正也不是外人,讓攝政王妃帶著孩子們進來等吧。”
“是。”白翹看了身後的一等宮女一眼,宮女立刻到外殿請慕蓁蓁進來。
這次進宮帶著孩子,蓉嬤嬤和陽春都跟著進來了。
太皇太后見了兩個孩子自然是高興得笑不攏嘴,“瞧瞧,哀家不過幾日不見,都長大了好多。”
蓉嬤嬤先前就是她跟前伺候過的,大大方方地請安回話。
“回太皇太后的話,小世子小郡主都乖,吃好睡好長得是比尋常孩子要壯實呢。十足十像極了王爺小時候。”
太皇太后噙著笑搖頭,“阿曄小時候哪有這麼乖?我看這個好性子肯定是像了蓁蓁。”
“都像都像,這兩個小主子可會長了,王爺王妃的優點全都集於一身。”
這話說的太皇太后心花怒放,笑得眼尾紋都出來了。
“這些年哀家身邊來來去去多少人,沒一個有你嘴甜的。你照顧兩個孩子也辛苦了,哀家得賞你點什麼。”
蓉嬤嬤抱著孩子不好跪下,彎了膝蓋:“這都是奴婢應當做的,奴婢不敢討賞。”
慕蓁蓁也笑著替她說話,“這又不是你討來的,是母后要賞賜你。還不趕緊謝恩?”
“蓁蓁說的是,給你你就拿著。你家王妃最是良善,平日裡不會虧待你們。讓哀家想想……賞點什麼好呢?”
太皇太后在妝匣上看了一圈,從鏡子裡看到了抱著小郡主的陽春。
“這孩子是你的女兒?長得倒跟你一般有福氣,可有婚配了?”
突然聽到有人提到自己,陽春咋呼呼抬頭看了太皇太后一眼,又記起出門前孃親的交代,馬上垂下頭來。
蓉嬤嬤寵溺地看了一眼面帶羞紅的女兒,恭謹回答:“稟太皇太后,正是小女。至於婚配……”
譚圓那孩子也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兩個孩子互相都有點意思。
但說有吧,的確還沒有正式讓媒人上門提親,互換庚帖。
說沒有吧,又怕太皇太后亂點鴛鴦譜。
蓉嬤嬤有些為難,朝慕蓁蓁投去求助的眼神。
慕蓁蓁從她懷裡抱起阿護,送到太皇太后面前,岔開話題:
“我將陽春當半個妹妹,可不捨得將她輕易嫁出去。母后,王爺身邊幾個侍衛都有官階,兒臣正在考察誰能配得上咱們這個好陽春呢。”
“是嗎?”太皇太后這會兒注意力全在小孫子身上,哪兒還有半點做媒的心思。
“要是嫁到王府裡也好,畢竟蓉兒也只有這麼一個閨女,還得靠她養老呢。”
白翹這時已經安排好早膳,進來請太皇太后用膳。
“往日裡都是奴婢陪太皇太后用膳,今日可好了,兒媳婦孫兒孫女都到了。娘娘可得多用些。”
太皇太后笑彎了眉眼,“可不,蓁蓁你也來一起用些。”
孩子們這幾日正在嘗試吃輔食,慈寧宮的小廚房過來請示後,很快便端來一碗沒下任何調味品的南瓜泥。
兩個孩子食慾都不錯,尤其是阿護,一口接著一口,甚至還覺得蓉嬤嬤喂得慢,咬住了勺子抗議不鬆口。
太皇太后見他們吃得香,也覺得今日的早膳用得格外舒暢。
“白翹,今日這南瓜糊、南瓜粥都做得好,小廚房的人統統有賞。”
“是。”
早膳就在這一片歡聲笑語中用完,太皇太后不知不覺都有些吃撐了。
慕蓁蓁見狀吩咐白翹端來山楂茶,“母后,喝點茶消消食。”
“你也喝。”太皇太后小口抿著酸甜的山楂茶,靜靜看著兩個孩子在榻上爬來爬去,眼底突然有些溼潤。
“民間所謂的含飴弄孫之樂,沒想到哀家至今才真正享受到。”
慕蓁蓁最看不得人哭,連忙大大咧咧哄她:“怎麼會呢?皇上可是全天下最有孝心的。”
“皇帝的確是個好孩子,就是太有孝心了,什麼都聽劉太后的話可不是什麼好徵兆。”
太皇太后沉聲說完這話,屋裡的人頓時大氣都不敢出。慕蓁蓁快速瞥了周遭一圈,確認除了自己人外,就只剩下白翹姑姑。
太皇太后在深宮待了一輩子,定是謹慎的性子。能在自己面前說這種話,看來是將她當做自己人了。
只是,這些深宮秘聞她也根本不想知道啊。正所謂知道的越多越危險,自己還想好好保住這顆不是很聰明的腦袋瓜呢。
正當慕蓁蓁準備用傻笑敷衍過去的時候,慈寧宮總管太監慌亂闖了進來。
太皇太后怒斥,“沒有規矩的狗奴才!不得傳召擅自進殿,是活膩了不成?”
太監總管連連磕頭,“奴才該死,奴才該死!啟稟太皇太后,養心殿傳來訊息,皇上突然暈了,如今御醫所所有的御醫都過去了!”
“什麼?!”太皇太后猛然起身,頓時眼冒金星身子踉蹌著又坐回了榻上。
慕蓁蓁連忙過去扶她,語帶關切:“母后,您要保重身體才行,皇上那邊還需要您呢。”
“對,哀家得去養心殿!”太皇太后穩了穩心神,再度起身。
“看來今日哀家是沒法安心逗孫了,宮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恐怕會起亂。你跟孩子們就先在慈寧宮安心等著吧,我讓阿曄過來接你們。”
慕蓁蓁看了孩子們一眼,轉頭堅定地攙上太皇太后的胳膊。
“孩子們有蓉嬤嬤她們照顧,在慈寧宮裡想必很安全。讓我陪您去養心殿吧。”
養心殿突生禍端,慕蓁蓁不免有些擔心正在那裡的池璟曄。
太皇太后沒再勸,臨走前猶豫再三,留下白翹。
“你帶著兩位小主子和蓉兒、陽春到密室去躲好。牢記,保護好他們,不管發生什麼事,兩個小主子都是最重要的。”
皇帝突生怪病,宮裡怕是要起腥風血雨了。
掌心掌背都是肉,不管是皇帝還是護兒、安兒,都是她的孫兒。
就算她拼了這條老命,也要盡力護住。
白翹鄭重答應,蓉嬤嬤也重重點頭,麻利抱著孩子們往內殿去。
慕蓁蓁陪著太皇太后趕到養心殿的時候,裡面已經烏泱泱跪了一地。
劉太后啜泣的聲音尤為明顯,讓人愈加心煩。
堂堂一個太后娘娘,遇到點事情就這般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太皇太后一進屋就先將她斥責了一頓,“哭什麼!皇帝到底怎麼了?”
劉太后委屈地收回哭聲,起身帶頭向太皇太后行禮。
“母后,您可來了。皇兒他突然就暈過去了,這群沒用的庸醫,竟無一人能診斷出皇兒到底是怎麼了!”
“母后,怎麼辦?哀家可不能沒有皇兒啊。”
太皇太后被她吵得頭疼,對她那算不上吉利的發言更是尤為厭惡。
“把嘴給我閉上!皇帝好著呢,用不著你在這妖言惑眾!攝政王,你來說。這到底怎麼回事?皇帝無緣無故怎麼會昏迷呢?”
池璟曄眉頭緊蹙,視線從小皇帝面無血色的小臉上一掃而過。
“稟母后,下了早朝後,皇上命兒臣與劉相、刑部尚書共同前往養心殿,太后不知為何也一起過來了。
兒臣剛開口準備上奏昨日西洋人刺殺一案的審訊結果,不料此時,皇上突然面露痛苦之色,隨即昏迷不醒。”
太皇太后坐在龍床邊,只覺得手中握住的小手涼得讓人心驚。
“御醫呢,鄭院首,皇帝這到底是生了什麼急病?”
鄭院首跪爬到太皇太后腳邊,面露難色:“啟稟太皇太后娘娘,整個御醫所的御醫都為皇上把過脈了。實在是……”
鄭院首吞吞吐吐半天,不知道該怎麼向太皇太后解釋。
“難道脈象驚異到你們所有人都無能為力,皇上真得了什麼重病不成?”
鄭院首緩緩搖頭,“非也,而是這脈象實在是平穩。脈象顯示,皇上龍體康健,並無任何疾病。”
什麼?!
這下慕蓁蓁也驚了,恨不得自己是什麼醫妃穿越,親自上手給小皇帝把個脈看看是真是假。
“那為什麼皇上醒不過來?英公公,昨夜到今天,皇上身邊可發生過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
慕蓁蓁的話讓還在哽咽的劉太后驟然愣住,視線飛快跟劉相對視了一眼。
這個該死的慕蓁蓁,怎麼哪都有她。
他們做的事情,不會被攝政王發現吧?
小英子跪在角落裡,聽到慕蓁蓁這話連忙過來回話。
不同尋常的事?
太后娘娘給皇上親自下廚煮長壽麵算不算?
可皇上是太后娘娘十月懷胎辛苦養大的唯一一個親生兒子,總不可能會害他吧。
要是親孃給兒子煮碗長壽麵也算是不同尋常的事,說出來怕是讓太后娘娘不悅。
除去這件事外,小英子又仔仔細細回憶了一下昨夜到今晨發生的所有事情。
“啟稟娘娘,皇上日常吃穿用度都無特別之處。剛剛暈倒前,奴才是親自給皇上奉了杯菊花茶潤喉。皇上每回下了早朝,都要喝上這麼一杯的。”
沒等慕蓁蓁再開口詢問,池璟曄接著小英子的話補充,“養心殿裡所有皇上接觸過的物品,入口的吃喝全都檢查過了。沒毒。”
慕蓁蓁這下是真懵了,沒病沒毒的,總不可能是小皇帝魂被人勾走了吧?
宇宙的盡頭是玄學,這也不是不可能啊。自己不就是個穿越來的異界之魂。
事情再度陷入焦灼,在場眾人無不愁眉緊鎖,心情沉重。
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是誰也沒法有個準信,皇上什麼時候能醒來,甚至到底還能不能醒來?
那這天下,要交給誰?
刑部尚書偷摸用餘光瞄了攝政王一眼,心裡有了個大膽的設想。
莫非,皇上昏迷這件事是攝政王的手筆?
那自己昨夜偷偷放水讓劉相的人進去詔獄,若是被攝政王知道,自己豈不是完了?
要不要趁早先棄暗投明,轉到攝政王那當汙點證人?
說不定攝政王還能饒了自己家人,不至於全家都遭殃。
不過背叛劉相,也不是個容易下的決定。劉相最是老奸巨猾,若沒有十足的把握,恐怕是扳不倒這隻老狐狸的。
刑部尚書這麼一想,剛剛才下的決定就有些退卻。餘光又偷偷投向劉相的方向。
奇怪,皇上在床上前途不明,他身為外祖父怎麼半點不著急,反而時不時看向窗外?
窗外能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看……
“這這這……天狗吃日啦!”
場面實在太過驚悚,刑部尚書哪還記得床上不省人事的小皇帝,直接跑到窗邊將整個窗戶猛然推開。
天空中,原本明豔的驕陽此時邊上已經開始被厚厚的烏雲蓋住。隨著時間的推移,驕陽越來越小,天空越來越暗。
皇帝驟然昏迷,天降異象,這可都是大凶之兆啊!
這下,連歷經三朝的太皇太后,也坐不住了。
她踉蹌兩步被慕蓁蓁扶住,口中喃喃:“怎麼會這樣……大池的國運難道真的要止步於今日了麼?”
此時,劉太后驟然發出一聲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