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動靜,潘鳳卻是連眼睛都沒睜,還是躺在貂蟬的腿上。

“外頭那位將軍到底是何人物?有人侵襲,還能讓長林如此淡定?”

徐庶看到潘鳳完全沒要動的意思,很是好奇。

“先生不必怕,莫說是幾個山賊,就算是曹操追兵將至,有此人在,亦不足為懼。”

潘鳳回答道。

“奉先,交予你了。”

車外李儒說了一句,撩開車簾坐了進來,進來之後,先朝著潘鳳行了禮,而後又朝著徐庶行了一禮,徐庶趕緊回禮,而後大驚道:

“方才閣下喚外頭那將為奉先?難不成,他就是傳聞已被曹操斬首的呂布呂奉先?”

李儒笑了笑:

“先生大才,不錯,的確是呂奉先。”

“可是,當時白門樓前,不是曹操親自下令讓人斬首的……”

徐庶更驚訝了,他轉頭看向潘鳳:

“閣下到底是何種人物?為何能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救出必死之人?還有,你是如何得知徐某走馬薦諸葛的?雖然你也劉皇叔的確有些交情,可這麼短的時間內,還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你是不可能得到那個訊息的。”

對於潘鳳,徐庶是越來越感到驚訝跟好奇了,他好像知道好多事情,而那些事情,在他看來哪怕潘鳳有通天的人脈,也不可能在那個時間段知道的。

“主公知道很多事情,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徐先生解釋,總之,我想,只要跟著主公,就應該可以在這亂世之中,謀得一條傳世之道。”

“傳世之道?”

徐庶沒懂。李儒笑了笑,問了一個潘鳳曾經問過他的問題:

“先生可否想過,名留青史?”

這句話實在是,太有殺傷力了。特別是對徐庶跟李儒這樣的人有大才的文人來說。

名留青史,是每個讀書人最大的宏願,歷史上,為了這一點,多少人從容赴死,只為自已能在那青史之上留下那小小的一筆,哪怕只有一個標點,對他們來說已然足夠。

徐庶有些不敢相信,轉頭看向潘鳳:

“你果有這樣的本事?”

“還記得我走之前,留給曹操的那封信嗎?”

潘鳳睜開了眼。

“記得,裡頭寫了什麼?”

“寫了一件大事,我讓曹操放棄益州而轉攻遼東,因為袁紹的兩個兒子都在那裡,我跟他陳情利害,讓他先定遼東之後再取荊、益兩州之地。”

潘鳳說著坐了起來:

“如此一來,益州之圍便解了。”

說到這裡,潘鳳看向李儒:

“軍師,我到現在還沒想明白,你是如何說服劉璋的?劉璋性格懦弱,如何敢如此大膽的行事?”

“很簡單,我罵了他。”

“罵了他?”

潘鳳更不明白了。

“劉璋乃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劉焉之子,漢室宗親,如今曹操為禍朝綱,他卻苟居益州而不思報效,我以此為據,立於劉府前破口大罵,百姓皆驚,而後劉璋將我請入,我非但不懼,罵的更加難聽,劉璋以為我忠義之士,沒有責罰,還賞了我不少銀錢,之後便向曹操宣戰了。”

“……”

潘鳳想過無數理由,可是這樣的理由,他還真就沒有想到。

李儒還真就是李儒,這種法子,也只有他能這麼幹了吧。

“如今曹操欲退兵,劉璋如之奈何?”

徐庶問李儒。

“他也會退兵的,他真敢叫囂曹操與之為敵嗎?不會的,他只是做給百姓看的,如今曹操自已退去,對他來說自然是最好的結局,回去對百姓也有交代。”

李儒倒是對劉璋看的很透。沒一會兒,外頭的打鬥之聲停止了。

“回主公,已全部解決了。”

呂布的聲音,這讓潘鳳一愣,他還是第一次聽呂布叫自已主公。

“奉先不必多禮,你與我乃是兄弟之誼,我可當不得主公二字。”

潘鳳這麼說,自然不是因為自已跟呂布當真這麼好,而是,他怕啊,他怕給呂布當主公,因為從最早的丁原到後面的幾位,給呂布當主公的沒一個好結果,這個黴頭他可不敢觸。

雖說兗州並沒有按歷史上說的劉岱被黃巾軍殺了,但劉岱沒過多久軍中譁變,他還是死了,而後曹操命曹洪接手了兗州,也算是順應了歷史了。

“末將明白!”

呂布回應了一句。

潘鳳看向靈雎:

“還未見過你父親吧?要見見嗎?”

呂布並不在城內,只帶著人在城外接應,所以靈雎並沒有見過呂布。

靈雎一手挽著貂蟬,搖了搖頭:

“不用,待安全之後再見不遲。”

這小丫頭經歷了這麼多,如今已然不是剛來之前那個會哭鼻子的小姑娘了。

“嗯,行!奉先,走吧。”

潘鳳說了完,坐好,看向徐庶,拱手道:

“鳳這一生,如履薄冰,從來不知何時才能走到對岸,直到有一天,我見到了仲堅,我相信,他就是我走到對岸的船槳,但船槳一般都是兩支的,所以,我想問徐先生,是否願意成為,潘鳳的另一支船槳。”

徐庶愣了一下,按他的理想,他還是希望自已跟著劉備的,畢竟那是漢室宗親,有皇叔之外,更有仁德在世,而這個潘鳳,外頭傳的最多的,好像是他打敗呂布,得青州,復又被呂布奪青州的事情,對一個有如此大才的人來說,該選誰一目瞭然。

徐庶有些猶豫。

這些天來跟著潘鳳這麼久,對他的行事風格也有所瞭解,知道他的確不是一般人。而這回他又看到李儒,李儒這樣的人都能服他,已經足夠說明一切了。

可是……那可是劉備啊。

“先生還想去玄德公外嗎?若真如此,待回到益州,我便讓人送先生回新野。”

聽到這裡,徐庶有些吃驚,而後拱手行禮道:

“蒙主公不棄,元直願效犬馬!”

潘鳳大喜過望,趕緊伸手扶起徐庶:

“好好好,我得先生,如虎添翼爾,他日我等,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必能名留青史,永載史冊!”

潘鳳說的不是空話、套話,而是實話,他要做的也是這個,而要完成這一壯舉的頭一個目標,他要平定一切,使大漢一統,這當中,當然包括他要報仇的曹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