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孫承宗便跟著朱由校回京,被冊封為京營總督。

負責招募新軍,重組京營。

次日,朱由校上朝,隨著他在龍椅上緩緩落座,群臣瑟瑟發抖。

現在的大明王朝,朝臣大多是東林黨人。

從天啟三年開始,魏忠賢和東林黨就佔據了整個大明王朝。

短短三年,很多人被排擠出去。

“眾愛卿平身!”

“皇上有旨,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貼身太監小安子站在朱由校身邊,隨手揮動手中拂塵,大聲喊道。

“謝吾皇,臣孫承宗,有本啟奏!”

小太監王安話音剛落,新任京營總督,兼內閣大臣孫承宗就就走了進來。

手中抱著一大捆小冊子,上前說道。

“哦?孫老將軍有何事?”

朱由校眯了眯眼,心知肚明。

不過還是象徵性的問了一句。

“啟稟皇上,臣彈劾御史大夫王剛,中飽私囊,收受賄賂。”

“家中存銀一百三十幾萬兩,私自經營海鹽生意。”

“臣彈劾吏部侍郎楊鳳祿,買賣官員,貪贓枉法。”

“和海盜勾結,殺害地方官員,知法犯法。”

“臣彈劾大理寺卿左明玉,買賣軍馬,貪墨軍餉。”

“勾結地方官員,中飽私囊,獲利白銀兩百三十萬兩。”

“臣彈劾........”

孫承宗一連彈劾了二三十個東林黨官員,都是貪汙受賄,中飽私囊。

這些都是他和朱由校,根據魏忠賢的調查結果,準備拿下的東林黨官員。

朝廷中的的大部分官員,包括魏忠賢的閹黨和部分東林黨官員,問題沒那麼嚴重。

還有一些地方官員,還沒來得及處置。

現在這些,都是朝廷的蛀蟲。

“孫老將軍,你這是誣告!”

“孫承宗,你有什麼證據,證明老夫中飽私囊,貪汙受賄?”

“孫承宗,你閒賦在家一年多,哪裡弄到的這些小冊子,誣告我等?”

“.........”

隨著孫承宗將一個個小冊子唸完,被念道名字的眾人頓時驚了。

紛紛站出來指著孫承宗道。

“呵呵,這些都是陛下的東廠和錦衣衛調查所得。”

“每件事都是證據確鑿。”

“只是魏公公不方便上朝,讓老夫代為上奏。”

“你們說我誣告,那就親眼看看。”

“這上面記載的,你們的家人,管家,商隊,到底是真是假?”

孫承宗可不慣著他們,直接指著這些人說道。

他一回來就知道,東林黨造反,周延儒和楊嗣昌已經被魏忠賢擊殺。

朱由校更是殺了客氏和錦衣衛副指揮使朱海峰。

現在,這些人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孫承宗話音落下,有幾人立刻走過來,拿起寫著自已名字的小冊子就翻看起來。

越看臉色越白,甚至有些心慌氣短。

“這.....這怎麼可能?”

“連我養小妾的事情,都被東廠知道了?”

“咦,我家裡的存銀,數目好像對上了....”

“不可能,不可能,明明這些人已經死了,怎麼會留下證據。”

“........”

幾個官員立刻渾身發抖,癱軟在地。

更多的官員走到孫承宗面前,翻看起來。

幾分鐘後,紛紛跪倒在地。

“皇上饒命,這都是周延儒和溫體仁大人逼我做的。”

“這是楊大人授意屬下販賣私鹽的。”

“求陛下開恩.......”

一群人立刻跪下,將罪名推託到了溫體仁,周延儒和楊嗣昌三人身上。

溫體仁已經被流放,抄家。

周延儒和楊嗣昌昨日剛剛造反死在京營。

死無對證!

“哼,蛀蟲。”

“大明就是被你們這群人掏空的。”

“按照大明律,你們一個個都該人頭落地。”

“不過朕不是喜好殺戮之人。”

“名冊上的人,三天之內罷官免職,罰沒家產,去陝西一帶上任吧。”

“你們從縣令,鄉遊給朕重新做起吧。”

“這輩子沒有功績,就別想著回京了。”

朱由校站起身,狠狠地指著這些貪官汙吏說道。

隨即一甩袖子。

“退朝!”

然後直接轉身,向著皇極殿走去。

“恭送吾皇!”

眾人紛紛低頭拱手,面色慘白。

去陝西當官,那地方可是義軍的地盤。

誰知道各路義軍最喜歡殺貪官,他們這些人去了就是送死。

可是皇帝朱由校的旨意已經下達,這些人只能儘早上任。

去早了,還能疏通一線關係,找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要個好位置。

最起碼去一些沒有被義軍佔領的地方。

去晚了,那就是光桿司令,只能告老還鄉了。

而外面的魏忠賢,看到這一幕,直接和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對視一眼。

“田爾耕,這次罰沒家產的好差事,就落在你頭上了。”

“老奴要幫皇爺去組建軍械局。”

“工部打造大明步槍的那些匠人,已經被王將軍送了過去。”

“老奴要找皇爺去拿圖紙,回見。”

說著,魏忠賢直接轉身,向著皇極殿走去。

“千歲爺慢走!”

田爾耕在魏忠賢身後抱拳。

這個稱呼,讓魏忠賢身體一個哆嗦,狠狠瞪了田爾耕一眼。

在皇宮裡這麼稱呼,這是嫌自已死的不夠快嗎?

田爾耕卻是撇了撇嘴,直接一揮手。

“錦衣衛集合,跟著本統領去抄家。”

“這次皇上的內庫,又要增加一大筆收入了。”

說著,數千錦衣衛,浩浩蕩蕩的跟著田爾耕。

按照魏忠賢名單上的官員名字,去抄家了。

而戶部尚書來宗道則是愣了一下,轉身向著皇極殿走去。

上次去找魏忠賢借人,查抄了幾個寺院,就弄到了七八百萬兩銀子。

不但還了朱由校的借款,還存餘兩百多萬兩。

不過看著錦衣衛又帶人抄家去了,心中頓時有些嫉妒。

按理說這些人貪汙的,都是國庫的餉銀。

可是這一過錦衣衛的手,就到了朱由校的內府,真是有些說不過去。

這樣想著,來宗道的步子更快了。

哪知道還沒走到皇極殿門口,就被一個人追上了。

“來大人,本王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陛下讓本王組建報社,發行報紙。”

“需要兩百萬兩銀子作為發行經費,你快給本王籤個章。”

來人正是信王朱由校。

這話一出,戶部尚書來宗道差點兒栽倒在地。

緩緩回頭,一臉苦澀的看著信王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