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朱由校放下筷子,對著信王朱由檢開口。

“皇弟,朕打算讓你正式接任內閣首輔的位置。”

“幫朕打造大明的口舌。”

聽到朱由校的話,信王朱由檢愣了愣,有些疑惑的問道:

“皇兄,出任內閣首輔這件事,我可以答應。”

“不過打造大明口舌是什麼意思?”

朱由校隨即咧嘴一笑,緩緩開口:

“皇弟,東林黨把持朝政很多年。”

“爺爺萬曆皇帝在的時候,內閣首輔張居正就敢咆哮公堂。

“逼的爺爺幾十年不上朝。”

“朕繼承皇位之後,民間百姓又說朕是木匠皇帝。”

“反觀東林黨那些人,反而成了忠臣良將。”

“你知道,這些都是為什麼嗎?”

聽到朱由校這些話,信王朱由檢頓時有些惱怒。

隨即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哼,這些東林黨,竟然這樣可惡。”

“臣弟之前也早有耳聞,百姓們說皇兄不是明君。”

“沒想到都是他們乾的。”

“這件事,臣第認為是東林黨掌控御史臺,在史書上抹黑皇兄。”

“還有爺爺和父親,都是受到了他們的影響。”

信王朱由檢侃侃而談,很快便猜出了緣由。

“是啊,這大明江山沒有自已的口舌。”

“讓黨爭之禍延續了幾十年。”

“朕前一陣略有啟發,準備發行一種報紙。”

“為咱們大明王朝正名。”

“朕想了想,就叫大明日報吧。”

朱由校站起身,十分正色的說道。

發行報紙的事情,前幾天他就和皇后張嫣研究過了。

這件事,最好有一個德高望重,代表皇室的人推進。

信王就是最好的人選。

“哦,報紙?”

“是不是一張紙,向老百姓傳遞訊息的?”

聽到朱由校的話,信王朱由檢立刻聯想到。

“哈哈,皇弟果然聰慧。”

“就是一張特別大的紙張,用上圖畫和文字。”

“將朕想說的話說給百姓。”

“同時,朝廷的一些事情,包括賦稅,募兵,政績。”

“這些東西,都可以透過報紙傳達出來。”

“所以這傳達報紙的機構,需要專人負責。”

朱由校立刻咧嘴一笑,誇讚道。

自已這個弟弟,雖然有些愚笨,但是卻能猜到報紙的樣子。

頓時便把報紙的作用,直接說了出來。

“哦,那倒是一件好事情。”

“這樣就避免了朝廷的政令不通達。”

“臣第聽說,陝西那邊的賦稅。”

“朝廷徵收二十兩,到了地方就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兩。”

“要是有了報紙,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就算地方上增加賦稅,百姓們也會得知,直接告御狀。”

信王朱由檢立刻點了點頭,然後兩眼放光的說道。

報紙要真是有這樣的作用,那簡直就是一件治理國家的利器。

“那麼,皇弟,你願不願意幫朕推行這報紙?”

朱由校卻是趁熱打鐵,直接問道。

“臣帝願意!”

“只要對大明有利的事,臣第都願意做。”

信王朱由檢立刻拱手道。

他已經能想到,這報紙推行之後,老百姓有多喜歡了。

“嗯,很好。”

“原本朕打算讓禮部去辦這件事。”

“後來朕和皇后商議了一下,還是覺得,把這件事交給信王最合適。”

“報紙可以分作很多頁,以後弘揚大明文化。”

“發表詩詞歌舞,甚至一些田畝改良,商業投資等。”

“這是一件頭等大事,你要幫朕好好處理。”

朱由校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信王的肩膀說道。

現在這個時候,報紙的推行十分重要。

以前還有東林黨掣肘,以後朱由校會讓他們失去話語權。

甚至將這些不務正業,只知道勾心鬥角的傢伙,直接趕出京城。

“臣弟,遵旨!”

信王朱由檢立刻十分鄭重的低頭拱手。

“好,下面咱們說一下報紙的具體開辦流程。”

“你所開辦的報紙,名字就叫大明日報,機構就叫報社。”

“每天都要發行一份大明日報,從京城發往沿途驛站,栽到全國。”

“選拔一些正直的文官和畫師,來做報社的官員。”

“先把朝廷的賦稅和募兵計劃釋出出去。”

“..........”

朱由校轉身坐下,開始對信王交代發行報紙的流程。

信王朱由檢連連點頭,甚至還向小太監王安要了一個小冊子。

將朱由校交代的事項,一一記錄下來。

兩人一直聊到深夜,信王才回到王府。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校就帶著魏忠賢,騎馬直奔孫承宗的老家高陽縣。

此時的孫承宗,正在和家丁們一起種田。

忽然看見一群騎著高頭大馬的錦衣衛和東廠幡子,到了田間地頭。

頓時愣了一下。

“爺爺,你看那些人,好像是錦衣衛和東廠的人。”

“會不會是皇帝來了。”

“請您重新回到寧遠去,接任總督?”

孫承宗的小孫子孫康,用稚嫩的聲音指著來人說道。

“小康康,別瞎說!”

“爺爺已經辭官了,現在就是個種田的。”

“大明王朝的興衰,以後跟咱們孫家,沒關係了。”

孫承宗皺了皺眉,一把將小孫子拉過來,十分鄭重的說道。

“不對,不對。”

“爺爺,大家都說你是大明的戰神。”

“你在寧遠的時候,那些女貞達子都快被滅了。”

“現在都快打到旅順了.......”

七八歲的小孫子撇了撇嘴,有些倔強的說道。

“住嘴!”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

孫承宗臉色一冷,直接制止了小孫子繼續說下去。

這些話要是傳到東林黨的耳朵裡,可是禍事。

就在孫承宗教訓完小孫子,正低下頭繼續幹活的時候。

軍械局掌事魏忠賢身後跟著一個人,向著孫承宗走了過來。

“孫大人,陛下來看您了。”

走到近前,魏忠賢直接開口道。

孫承宗愣了一下,頓時身體顫抖了一下,立刻轉身。

“陛下,真的是您?”

“您還記得老臣.......”

孫承宗頓時雙眼含淚,跪倒在地。

朱由校立刻上前,直接扶住了這位老人。

“孫將軍,是朕聽信了東林黨的讒言,錯怪你了。”

“朕這次來,是請你回去,幫朕訓練新軍的。”

朱由校開口,主動承認錯誤。

聽到這話,孫承宗頓時腦海一片空白,整個人神情激動起來。

“陛下,臣這把老骨頭,您還看得上。”

“這可真是老臣的榮幸。”

“請陛下稍等,臣這就換上朝服,跟陛下回京。”

孫承宗毫不猶豫的站起身,轉身就走。

朱由校一愣,沒想到這位老將軍這麼耿直,說走就走。

頓時內心十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