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就回去和妻子一起在家等著哥哥柳三啟程金陵的訊息。
大概,過了三日後的一個清晨,柳二便來到柳三家裡,說道:“柳三,我和你嫂子計劃著明日便要啟程金陵,你兩口兒快準備一下吧!”
柳三和妻子聽了,便連忙把家裡的所有衣服、被褥都打包收拾好,所有的農具都放在屋裡鎖好,白天三頓飯,兩夫妻都無心操作,因為柳三的妻子正在忙著烙許多的餅子,準備路上帶著吃。
當天,二歲的柳辛夷吃了一天的餅子,以至於聞到餅子的,就想吐,柳尊寶很幸運,他還是一個只需要喝奶的小寶寶,不用吃餅子。
終於到了第二天,柳三揹著一個大包袱,兩隻手也各提著一個包袱,妻子的懷裡抱著兒子,手裡牽著女兒,便向柳二家裡趕去。
只見,柳二夫婦已準備妥當,就等著柳三兩口兒一到,就共同出發。
柳二見柳三身上揹著那麼多的包袱,心裡很驚訝,她的妻子,直接笑出聲來,為了不讓柳三看出來,柳二的妻子笑著說道:“小叔子兩口兒真是心細,準備了這麼多行李。”
柳三聽了這話,以為嫂子是在誇他,他開心地說道:“出門在外,多備點無妨!”
就在準備出門時,柳二就背了一個包袱,手裡牽著兩個女兒,妻子懷裡抱著兒子。
柳三見柳二帶了這麼少行李,好奇地問道:“哥哥,你怎麼帶這麼少的行李?”
柳二笑了笑說道:“弟弟,你有所不知,咱們此去金陵,我租了一輛馬車,估計也就是兩日就能到達,所以行李裡就裝了一些換洗衣裳,家裡的農具和不穿的衣服,我已全部變賣成銀票,到時,途中需要住客店和吃飯,都得需要銀票。”
柳三聽哥哥這麼說,內心咯噔一下,他沒有準備銀票,在途中,他準備冷了就穿自已帶的衣服,夜裡睡覺就蓋自已帶的被褥,餓了就吃自已帶的餅子,從沒想過還有其他的辦法。
柳三不相信哥哥會有如此聰明的處理事情的辦法,他想了一下,繼續問道:“哥哥,你把農具都賣了,那麼回來沒有農具使,可怎麼辦呢?”
說完,柳三似笑非笑地看著哥哥,他心裡就想讓哥哥明白,他的做法是多麼的愚蠢。
柳二哈哈笑了起來,說道:“我的傻弟弟,我不在外面掙到錢,是不會回來的,如果掙到錢了,回來時,還怕買不到更好的農具嗎?”
柳三聽哥哥這麼說,內心五味雜陳,他沒有覺得自已為什麼考慮不周,而是心裡埋怨哥哥,為什麼不把這個好辦法告訴他,害得他帶這麼多東西。
從此,兄弟倆之間的嫌隙又多了一分。
兩兄弟終於到了金陵,這次,柳三學乖了,他事事都先問過哥哥柳二之後,再做決定。
兄弟兩家,一塊兒在金陵租了一處院落,一塊兒在金陵的街頭賣服裝,雖然兩家之間面和心不和,但是也好過旁人,遇到有人惡意找事,兄弟倆還是挺齊心的一致對外。
隨著兄弟兩家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根本無暇照顧孩子們,無奈之下,柳二的媳婦喊來了妹妹幫忙照顧家裡的三個孩子。
柳三媳婦見狀,也不甘示弱,也從孃家喊來了妹妹,照顧家裡的一雙兒女。
家裡的生意好了,柳三媳婦日常也會給女兒買些衣服,閒得時候,更會把女兒抱在腿上,摟著說笑。
有時,母親也會把辛夷帶到店裡去,店裡的客人見到乖巧可愛的辛夷,都喜歡的不得了,個個都誇辛夷長得俊俏。
柳三媳婦聽了,內心很是得意,對辛夷的疼愛更深了幾分。
那時,柳尊寶才剛剛學會走路,柳辛夷時常會帶著弟弟在院子裡玩耍,和三個堂姐弟一起玩捉迷藏。
辛夷以為這樣快樂的生活會一直持續下去,誰知,從柳家村來的一封家書,改變了這一切。
那時,辛夷還小,不知道家書裡寫得是什麼,只是從爹孃和伯伯的隻言片語中,大概瞭解到,奶奶病重,需要人照顧。
柳二對柳三說:“弟弟,娘一個人在家,我本就不放心,如今又病重,看來,咱們在金陵的生意得關了,孃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柳三沉思了一下說道:“哥哥說得是,我們擇日就啟程回柳家村。”
柳二說道:“你和弟妹先回去,我和你嫂子又才鋪的貨,一時半會還銷不掉,等處理完了,我們立刻回柳家村。”
柳三聽了,默不作聲,柳三媳婦覺得柳二就是放不下眼前的富貴,不想回去孝敬老孃,她的內心對柳二的鄙夷又增加了幾分。
柳三媳婦冷笑了一聲,說道:“我們夫婦也是才鋪的貨,但是為了家裡的老人,我們決定貨不賣了,都帶回家去,自已穿或者送給親戚們穿,明日,我們夫婦就啟程回柳家村去。”
說著,就拉著柳三離開了柳二家,柳二夫婦聽了不以為然,低聲罵了一句:“神經病!”
回柳家村的途中,依然是柳三揹著大包小包,柳三媳婦懷裡抱著兒子,手裡牽著女兒,和去金陵時一模一樣。
只是,這次柳三包袱裡的衣服都是嶄新的,柳三媳婦懷裡的兒子體重變重了些,女兒走路更穩健了些。
回到柳家村,柳三便趕忙來到柳母的床前,看著寡母乾癟的臉龐,他不由得淚如雨下,哭著說道:“娘,是孩兒不孝,讓您受苦了!”
柳母聽了,眼角流出一行清淚,從破爛的被褥裡,伸出猶如枯樹枝一樣的胳膊,輕輕地撫摸著柳三的臉,有氣無力地說道:“三兒,我的好孩子,不要哭,娘覺得時日無多了,如果再等幾日,我怕再也見不著你兄弟三個了,所以才會急著託人叫你們回來,你們不要怪娘!”
柳三聽到柳母說,兄弟三個,便擦乾眼淚問道:“娘,你也叫大哥回來了嗎?”
柳母艱難地點了點頭,哽咽地說道:“你大哥命苦,入贅到媳婦家後,寄人籬下,也不知過得好不好!”
柳三安慰母親道:“母親安心,我聽說大哥的媳婦賢良淑德,待大哥很好!”
“那為什麼這麼多年,都不回來看看我?”柳母說道。
柳三說道:“大哥不回柳家村,定有他的難處,母親且放寬心,即使大哥不回來,我回來了呀!”
柳母聽到這裡,眼裡才有了一絲笑意,說道:“我的好孩兒,三兄弟,就數你最孝順!”
後面幾日,柳母不吃不喝,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柳三知道,這是母親在等他的哥哥們回來,見最後一眼,柳三的內心很是難受。
為此,柳三每日都會去村頭張望,看看是否有哥哥們歸來的身影,內心裡每天把哥哥們罵了好幾遍。
柳氏三兄弟,柳大杳無音訊,柳二卻無歸期,只有柳三和媳婦在忙前忙後為柳母的身後事張羅著。
就在第九天,柳三終於在村頭,看見了柳二一家人的身影,他也顧不上生氣,連忙跑過去,接過哥哥手中的包袱,說道:“哥哥,快些回去,母親等你好幾天了!”
柳二一聽,便小跑著趕回家,來到母親的床頭,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說道:“母親,不孝孩兒柳二,回來看您了!”
柳母聽了這話,邊猶如迴光返照一般,扭過頭看了看跪在地上柳二,說道:“我的好孩兒,你終於回來了,母親等的你好苦。”說完,柳母便斷了氣。
柳二柳三見狀,都撲在母親的身上,大哭起來。
就在柳母的後事處理完畢之後,柳二就和柳三商量著,離開柳家村,去柳家村附近的柳葉鎮上,繼續做買賣。
柳三兩口同意了柳二的提議,便又攜家帶口的來到了柳葉鎮。
柳葉鎮有一條小河,河的兩邊都是商鋪,柳二和柳三,一開始是同在河的一邊做買賣,後來,兩兄弟有糾紛,就分開了,兩個人對河而住。
柳二平時掙錢養家,媳婦一個人帶三個孩子,雖然生活清苦,但也自得其樂。
柳三和媳婦都做著買賣,因為兩個孩子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柳三媳婦就決定把女兒辛夷寄養到孃家。
柳夫人的孃家在楓木村,離柳家村有百十里的路程。
小辛夷很快就被爹孃送到了楓木村,初來楓木村時,辛夷經常被村裡人圍著看,那個村民感嘆道:“這女娃咋長得這麼好,水靈靈的,面板粉白粉白的,看著像一朵鮮花似的。”
這個村民說道:“可不是嘛,哪像我家那野丫頭,黑不溜秋的,你看人家,一看就是富貴人家養大的女娘。”
只有五歲的辛夷,知道這是鄉親們在誇她,她跑回外祖母家,把爹孃給她買的點心拿出來,分給這些村民吃。
這些村民見到辛夷的舉動,驚訝極了,在那食物極其短缺的情況下,基本家家戶戶都把食物藏起來偷偷地吃,生怕被他人看見了,會被借去,那麼他們就不夠吃,但是礙於鄉里鄉親的情面,又不得不借。
像辛夷主動把食物拿出來與人分享的人,在當地村民的眼中實在太罕見了。
村民們謝絕了辛夷的點心,雖然他們不但沒吃過,更沒見過,但是,他們很善良,他們怕自已吃了辛夷拿來的食物,那麼,辛夷和外祖母就會沒吃的。
從那以後,村民再看到辛夷時,他們的眼神裡多了一些同情的成分,因為上次辛夷分享食物的舉動,讓他們覺得辛夷就是一個空有漂亮外表的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