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好邀請於臣於舟州母子晚上去吃飯,吃飯的時候舟好老公朱繼吃了口酸菜魚:“過幾天我們要回老家了,你們呢?”.
“我們也想回去呢,車子還好坐麼,好坐可以再我們一下”舟州詢問。
“我一個親戚說要跟我回去的,如果不回去就載你們回去”朱繼面無波瀾接著說:“回來的時候可能也不方便,我們還要去H城,與你們的行程可能不一致”。
“也是,要是我們自已有車就好了”舟州表達著自已想法。
“你結婚沒多久就買車?”舟好接到。
“買吧!”舟州眼神看向一於臣,他知道於臣手裡有筆結婚的存款。
“回去考慮一下”於臣思考著。
“就買個跟朱繼差不多的就行了,有個車確實方便些”舟梅接話。
“你們打算什麼時候買車,買什麼價位的?”舟好媽媽好奇的說。
“就買個10萬左右的”於臣車子能載人就行了。
你一言我一語的邊吃邊討論,飯後大家又出去逛了一圈消消食,回家後舟州一把拿過於臣手中中看的書:“我們真買吧,不要猶豫”又天真的睜著眼睛看著於臣。
“你想我把錢拿出來,我同意,但是買什麼車呢?”於臣心想:“結婚的時候啥也沒付出,自已把這些錢拿出來就說是自已父母給的陪嫁吧,這樣自已的自已的臉面都有了”。
“老婆,你真的太好了”舟州抱著於臣開心的轉著圈圈。舟梅在旁邊沒說什麼話,就是同意的讓舟州跟於臣拿錢買車。
第二天於臣就取出10萬塊錢交給舟州,之後交代:“車你可以去看,看合適了帶我去看看大家一起確定知道麼”於臣寵溺的看著舟州,男生對車真的毫無抵抗力他略顯可愛的乖乖點頭。
晚上舟州拿回了購車單子已經交了部分車款,於臣疑惑道:“不是要一起商量買什麼車,你怎麼自已買了,我和你媽都沒有見過”。
“買都買了,你不要生氣嘛,反正挺好看的,我買了18萬做了貸款,下週就提車”舟州告知於臣。
“大哥,你跟我商量麼,明明跟我說好的一起決定,你這樣一點也不尊重我”於臣真的很生氣。
“哎呀,買都買了,隨他吧”舟梅對著於臣說。
於臣沒有說話,直接進了房間,飯也沒吃,整整一夜沒有與舟州說過半句話。這一週舟州就努力的討好著於臣,於臣也開始漸漸的氣消了,買都買了能怎麼辦,就等著舟州把車開回來看看車到底咋樣。
提車的那天舟州回來的特別早,於臣第一次看到屬於他們的第一輛車,它是棕色的,車頭小小的,流線特別流暢,於臣覺得它就像自已的孩子一樣親切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小芳。這就是他們的小芳了,雖然舟州擅自做決定,但是小芳真的還不錯。
接下來就是車貸了,每個月要還大概2300。於臣一直覺得結婚了後不應該光靠父母,要自已撐起自已的家,所以心裡打算找工作,跟舟州一起分擔。舟州本來學的製藥專業的,畢業之後經自已村裡的玩伴介紹進入到一家金融公司,據舟州說薪資待遇還行,於臣也是一知半解,也沒有了解過舟州具體的工作內容。
早上於臣與舟梅一起去買菜,一般買菜舟梅都會等著於臣付錢,在去菜市場的路上舟梅笑盈盈的說:“昨天我去找姑姑玩了(舟好的媽媽),她說也沒看見你帶訂婚的金鐲子,不如拿兩個我帶帶”。
“你實在想要,我的戒指不戴,手不好看,可以給你”於臣為難說著。
回到家,舟梅就將於臣的金戒指拿走了。舟州回來知道這件事後,打電話告訴他爸爸,舟爸又打電話問舟梅為啥要於臣的訂婚金子,她就一頓糊弄。
於臣休息了兩個月後跟舟州回家了一趟,於大山與許苗關係看起來還不錯,知道於臣與舟州開車回來,於大山覺得倍有面子,已經提前跟周圍的鄰居說過,那天回到家,於大山與許苗已經燒準備好了飯菜,舟州也是第一時間跟許苗聊了起來,兩個人看起來還算聊的來,吃飯的時候鄰居過來串門,於大山自豪的說:“這個是伯伯,他們去S城你們要好好招待......”“嗯,好”於臣與舟州兩人異口同聲。接下來,又來了個鄰居想讓舟州開車送他去他兒子那,於大山毫不猶豫的應下來:“好的,小舟還不送下”。舟州就屁顛屁顛的去送那個人了。於臣忍不住:“爸爸,你能不能不要這樣,答應送這個那個,一個上午答應別人幾次了,油費不要錢的麼?”
這樣這一兩天舟州就忙著實現於大山給親戚朋友答應下來的話,於臣打了個電話給於李說明情況,覺得真的很無語,於李:“我家剛買車也這樣,答應這個答應那個,吃虧不痛快的還是自已,熟的也送不熟的也送,只要不理他們就好了”。接下來於臣讓舟州回他自已家裡,這樣於大山也人指揮了,才消停下來。
舟州來接完於臣,於臣坐在副駕駛,舟州勸著於臣:“我覺得你媽還行,跟我交流起來還可以,要試著理解理解你媽媽,多交流......”。
“你說完了嗎?”於臣冷漠的質問。
“我只是想你跟你媽關係好點”舟州真誠的回。
“你有這閒心怎麼不管管你媽媽?”於臣語氣特別煩。
“我都讓你不用理我媽,她就這樣”舟州無奈。
“是麼?能不理麼,她非要給我說,刺激我,你知道這多難受,我不求她對我好,只求相安無事都不行”於臣抱怨。
“我說沒說她,我每一次都跟她發脾氣她理我麼?你不舒服就懟回去”舟州回,面色無語。
“你是他兒子,我是什麼身份懟回去?”......
一路上爭論不休,沒多長時間就到了S城,兩人家後就躺在床上睡了一覺。
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於臣踏上了尋找工作之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