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農忙時節,家家還是一日兩餐,眼見著太陽偏西,蘇棠打算讓孟北來扶犁,自已回家準備吃食。

“大年叔在喝口水歇歇吧”蘇棠打算趁吳大年歇息間隙把孟北叫來。

“不歇了,回吧,把犁放你家,明個把你那個旱田也犁出來,到時節了,你也能種些豆”

吳大年看著太陽偏西,想著母親出門前叮囑,晚飯時分定要提前回來,蘇棠帶兩個孩子吃食本就不多,不叫她為難。

“大年叔您稍進屋坐一刻,在喝口水,吃了飯再回去”

“不了”吳大年把犁放到靠茅屋窗下的位置,答了一句轉身就走了。

蘇棠心裡感激不已,明白吳大年用心良苦,幫了自已同時又多了一層考慮,畢竟這個家裡沒個主事的男人,在這個對女人名聲有著嚴格要求的時代,一個男人進屋裡對蘇棠名聲不利。

蘇棠倒是不在乎的,畢竟不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人,但是有一個非親非故為自已著想的長輩,蘇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到了。

拂掉眼角的溼潤,蘇棠又到山邊採了幾把咳嗽草,回到家中用瓦罐煮了滿滿一罐子的水,直到最後瓦罐裡水剩了差不多三碗,蘇棠又從原主的包袱裡找出一塊像手帕似方布,過濾掉鍋內的殘渣。

“阿姐你讓我採這個草真能治好大年叔的咳嗽嗎?”孟北想象不到田間隨便的的幾棵草就能把咳嗽治好。

不怪孟北這麼想,在這個朝代,前幾年戰亂,會點醫術的都被各方勢力抓去當軍醫使了,導致民間能治病的少之又少,醫藥費更是貴的離譜。

只有大戶人家的人生病了才有錢請大夫,吃得起藥。

平民百姓病了,麥芽糖衝碗熱水,喝下去出身汗,好與不好也就全憑命了。

“過兩天能不能好你就知道了,把這些水再給吳阿奶家送去,讓大年叔喝了”

蘇棠把瓦罐小心的放在孟北懷裡,讓孟北給吳大年送去。

蘇棠在家也沒閒著除了準備晚上三人的晚飯,又把明天午時,要吃的飯菜準備出來幾樣,家裡太窮了,能準備的有限,蘇棠教孟南一道涼拌馬齒莧,一道鴨蛋攤榆錢,一道水煮魚片湯,再準備一份之前烘烤好的蝦乾。

孟北這邊眼見著就要到吳阿奶家,快走了兩步,突然前面穿出一個身影,嚇孟北一跳,緊忙停下來,又想到瓦罐裡的藥水,又趕緊低頭看看,好在濺出的不多。

“你幹什麼?”孟北看著眼前攔路的三個人,為首的的是孟田後面跟著孟山孟水。

“你抱那個瓦罐裡是不是魚?”孟田往前一步,打算看個真切。

孟北不打算搭理這幾個,想繞過他幾個。

沒遇到阿姐前,孟田沒少為難欺負自已和孟南。孟南膽子小不敢反抗,只會找孟北這個哥哥偷偷哭,孟北就找孟田理論打架。

最後捱打的是孟北,乾重活的是孟北,不給吃飯的還是孟北。

“不許走,把瓦罐拿來”孟田欺負孟北慣了,之前家裡有什麼好吃食必定是先他們兄妹幾個先吃的。孟北現在有好吃的那必定也應該他們先吃。

“只是罐水,不是吃食”孟北不想跟他們糾纏,家裡還有許多活沒幹。把瓦罐往孟田面前遞過去。

孟田不信,上前看了眼瓦罐裡確實是水後才放過孟北過去。最後還不忘威脅道“別忘了誰家才是你親人,有魚也要先往我家送才對,可別學那個白眼狼”

孟北抱著瓦罐的力度加重了幾分,快步走進吳家,他要快點變強,他才有資格跟他們爭辯到底誰才是白眼狼。

孟北把藥水給了吳阿奶,又交代了喝法,拿著空瓦罐就回去了。

“這個水是蘇棠特意交代讓你喝的說管你那個咳嗽的”吳阿奶把一碗藥水遞給吳大年。

“嗯耕地休息間隙,那丫頭說了一嘴”吳大年接過來一口喝光。

“不管好不好使,都是那丫頭一片心意,萬一好使呢總比你晚上咳的睡不好覺強。”

馮阿芳從堂屋裡走出來,接過吳大年手裡的空碗。

吳大年的咳嗽有些年頭,也找過大夫看過,可是一到春天就犯病。也不好年年張口管婆婆要錢。

這幾年孩子大了,用錢的地方更多,吳大年的咳嗽就這麼挺著,只是有時咳得嚇人恨不得把肺咳出來,晚上睡不好覺的時候起來喝口涼水,再躺下睡。

馮阿芳心疼丈夫遭罪又沒辦法。這個人命比草賤的時代能怪誰啊。

孟北迴家並沒說碰到孟田的事,只說了把藥湯送去,喝法也按照阿姐的教的告訴了。

姐弟三人吃過晚飯,早早的就睡下,迷糊間蘇棠想著有時間定要問問吳阿奶這附近可有市集,家裡野鴨蛋太多了,拿出去換幾個錢也好。

清早蘇棠幾個剛吃完飯,吳大年就來了,站在門口沒進院子,好在蘇棠幾個在灶臺吃飯,為了散水汽開著門。

“大年叔您是有話要說?”

一上午了,吳大年時而臉上露出一股欲言又止的表情,這陣休息間隙蘇棠忍不住問了出來。

“沒…沒事”說罷吳大年又起身拉起了犁,蘇棠盯著前面更加賣力犁地的吳大年有些不明所以。

眼見著旱田地犁的差不多,家裡糧食本就不多,除了吃的剩那些能把犁出來的這些地種滿,蘇棠就知足了。

“大年叔,吃口飯吧”蘇棠招呼吳大年坐下。

“不吃了,喝碗水就回了”蘇棠家的旱田靠山地裡石塊多,怎的也得一天的活,吳大年今天尤為的賣力,半天就犁出來了。

早上那點吃食早就消耗完了,這時的五臟廟正鬧著呢!

“大年叔您就別客氣,都是這山裡的水裡的吃食,也沒什麼好東西,你看兩個孩子都送來了,咱們就在這田間地頭對付一口”

“是啊大年叔,您照顧我們姐弟三個,咋能讓您空著肚子回去呢”孟北也加入了勸說的隊伍。

吳大年沒辦法,在推脫就是他的不是了,只好洗了手坐下來,拿起飯碗吃了起來。

第一口喝到魚湯就驚豔住了,這是魚湯?又鮮又有蔥香,還是白色的。想著家裡那清湯水裡面魚是魚水是水,跟眼前的魚湯相比那哪叫魚湯啊!

又夾了一塊蝦乾,嗯!幹香酥脆,再來塊黃澄澄中帶點綠的菜,香中還有一點甜,吳大年咬一口看了一眼,沒見過這個野菜,邊吃腦中邊回想,啥野菜能這麼好吃呢!

這一頓飯下來,吳大年吃的心滿意足,蘇棠還說沒啥的好東西,這伙食拿到任何一家那都是招待貴客的。

吳大年對蘇棠的印象更好了,是個實在孩子,知道知恩圖報,錯不了。

吃過午飯,吳大年又把種稻和種豆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情況,跟蘇棠仔細的說了一遍。

最後扛犁走的時候,還叮囑一句“不懂得就去家裡問”

蘇棠眼眶發熱,對著吳大年的後背重重的點頭回答“哎”

這些種田經驗都是老農自已種田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在這個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的朝代,多打一升糧那就多一個孩子能吃飽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