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澈先後經歷涼州和龜茲,再回五莊觀後,連續十餘年在觀中隔三岔五會收到傅頓寄回的書信,說些各地見聞,有時還附帶一些畫像。

這一日,收到了傅頓託商隊送來的幾個大包物品,是用駱駝拉來的,陸澈和弟子們一起展開檢視。

眾人一看,除了書信之外,還有幾張大幅畫像,比如:

第一張,圓形大院,周圍高牆上有無數拱門,內分四區,多層有石柱支撐,中間有扁圓一片空地。

第二張,一個大門牌坊,有三個拱門,上有多組浮雕。

又送來多本書卷典籍,有:

《自然史》,共三十七卷,其中有天象、地理、動植物、醫藥、農耕、礦業諸門學問;

《農業論》,講述了牛、羊、馬、豬繁養,這些原本觀中典籍都有,不過其中的魚、蜂養殖有些意思;

《醫學大全》,共八卷,記載了諸多病痛切割修整之術;

《天文集》,共十三卷,有星圖上千,又有曆法推算之術,日月食推算等;

《地理學》,共十七卷,裡頭說到了歐羅巴等多處風土,講述了其中的人文地勢,還有些商貿城市關係之類的;

《度量論》,除勾股之術外,還有多種圖形的演算之法;

《算術》,共十三卷,裡頭大部分是方程解算;

弟子們翻看這些,說這整回來這麼多,看來要看好久了,不過大多數弟子們修仙學道,本來也不缺時間,大夥議論紛紛期間,杜赤說來來,這傅兄弟還有信吶,我給大夥念念!

於是眾人肅靜,陸澈和眾弟子們一起聽杜赤念信的內容。

信裡先問了陸老哥、杜兄、開兄及五莊觀各位道長安好,然後說最近到了個大城,按當地人的稱呼,這個地方叫羅馬城。

羅馬國,其藩屬邦國眾多,首府羅馬城。

城中商旅如織,有匠作之人忙於修禮神之高樓,當地稱為教堂,其中顯者,稱萬神殿,有圓柱十六,上圭下方,後接圓室,前來拜祭者絡繹不絕。

附圖所繪之圓場,為羅馬競技場,其中常有對決,血肉橫飛慘不忍見,當地人卻以此為樂,甚是令人不解。

另有一圖,為凱旋門,羅馬國主之功業以浮雕刻於其上,頗顯其偉。

羅馬城中,常有通報之吏於城中廣場宣讀南來北往之事,至八九月間甚為炎熱,城中居民多於海岸以避。

此城中,道路通達、水道順暢、架橋甚多,另有沐浴之所可佔數畝,居民聚而浴之,此風俗與涼、漢等地不同。

城中常有博學之士開壇講道,尤喜城中空地聚而論之,如神為本源不可識也,又有道法號稱基督,宣一體、創世、救贖、天庭之論,談者雲集。

後頭又說了好多當地的一些官司、誦詩之類的奇聞軼事,最後還有一張大的畫卷,是傅頓和諸多持規尺器具的匠作之人站在一處教堂門前。

傅頓說這是剛建成的一座教堂,自從來了這羅馬國,他那方田、少廣、均輸、勾股及圖形演算之術得以大用,常出入於當地督府之中,如今新一座教堂又得建成,居民甚歡。

陸澈看個差不多,說這些書卷可知異域之人文天地,可入藏經閣,弟子們有興趣的就查閱即可。

這一日,陸澈又入了人參玄境,進了樓閣,見參若化為一穿對襟褐襖、著長裙、腰繫圍裳、梳雲鬢的女子形象而迎出,沏茶而談。

參若說,先謝過陸觀主後來帶回的翠荷鐲與鳩摩珠,如此聚念之物已有四件,人參果熟可完全恢復。

另外,參若告知,四百年來,陸澈歷經諸事後,已達鎮元之境,觀中流杯亭的石臺,近日應有七彩雲霧閃耀,可取鎮元之器。

陸澈說,這就到了鎮元之境界?參若笑答:否則呢,難道還要再給陸觀主幾場劫難不成,世間之事,歷緣已至,自然就到。

當日晚間,陸澈於亭中石臺閃耀處,獲一石匣,開之,見一氅、一拂塵,另有一頁文卷,拿起看,上寫:

紫穹鶴氅,著之可避水火應日月,可登天界遨遊,另附十六技:

一為袖裡乾坤,二為太乙熔金;

三為赤土萬里,四為火焚蒼野;

五為木生春秋,六為水納百川;

七為雷震破地,八為雨洪波劫;

九為靈蛇競霧,十為鷹擊白虹;

十一銀丹不破,十二元藥回春;

十三米漫青山,十四草長玉磐;

十五生息不絕,十六玉宇澄空。

青玉拂塵,重一萬四千六百斤,可如意變化。

陸澈披上鶴氅,執起拂塵,眼前湧起了獵煙屠、元永成、陳宣、張角、衛惇的形象,心想如今已有這神通之器,卻已不見當日之人。

自此,陸澈領眾弟子於觀中,潛心修道,不覺已過二百餘年。

貞觀三年[1]秋末,這一日晨起,清風、明月二位弟子向陸澈報告剛收到觀音送來的文牒,陸澈取過一看,原來是故人來訪:

五百年前,在中原時,于吉仙師曾領陸澈參加過蘭盆會,有一法師號為金蟬,論法間歇之時前來敬茶,金蟬法師這一世入於陳家,陳家祖起五原後遷入蜀,曾有陳玉征戰沙場,今其後人禮佛誦經,正應生死輪迴之道,如今號三藏,拜佛求經要路過此地。

再看文牒之上還有三藏法師途中所收弟子的簡介,陸澈細一看,笑了,六百年前曾經引得全山大震、地顫不已的果然是個神猴,心想要不是幾日後要應元始天尊之邀去彌羅宮修混元道果,一定要叫這潑猴知道知道,當年損了觀中多少磚瓦不說,還給附近山民帶來了不少禍端。

於是就安排清風明月二位弟子準備接請事宜去了。

[1]貞觀三年:629年,高僧玄奘出發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