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和四年(公元87年[1]),夏初,大宛國南境,萬壽山。
粗算了下,陸澈到五莊觀已經一百二十年了,他之前在烏孫時,對中原漢地也有些瞭解,好奇已久,只是因為後來大部分時間植養人參果樹無暇前往。如今離觀外出,正好可以把西域及中原都好好遊歷一番,一來增長見聞,同時也尋訪聚念之物。
說起這聚念之物,陸澈覺得參若說的也有點太玄乎了,“命格相合”就“見則自知”?這聚念之物到底是個直接存在的東西,還是需要自已加工打造,之前參若也沒說,看來都只能自已遊歷試試了。
臨出發前,陸澈已經決定了此次出行第一站:五原郡[2]。
當初在千星洞,遇到來自五原郡的陳玉,當時還記下了陳玉的住地和家人名姓,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但也值得去尋訪一番。
當然,從萬壽山到五原郡,相隔約有萬里,這一路走下來時間不會短,不過陸澈這些年來,經過人參果樹護持,相貌衰老極為緩慢,如今看上去依然是三十出頭的樣貌,所以時間不缺。
於是,陸澈領馬下了萬壽山,到了山間谷地後,飛身騎一馬,再領兩馬,傍蔥嶺山麓向東而行。巍巍蔥嶺,綠樹荒草參差錯落,山頂白雪皚皚,陸澈一路做歌而行,音徹山間,豪情不已。
下山後的路上,陸澈也開始逐漸熟悉地形和這次帶出來的各種物件工具,所以一開始走的較為緩慢。幾日後,在山口遇到了一個邊檢站,如通部弟子所言,這裡是新建立的西域長史府[3]。
當然,西域長史府建立時間不長,邊檢站也稍顯簡陋,邊檢的校尉差役們輪值的兩位持矛站立,後頭還有幾位或坐或臥,有的直接躺在草叢之中曬太陽嘴裡還嚼著草梗,有的在無聊的堆著石頭修葺路標圍牆,一看就是來往的人不多,所以他們也不算忙碌。
陸澈一路做歌而來,所以剛拐過山口到邊檢站正面,那幾位就一翻身全站起來了,呼啦一下聚到了邊檢桌案附近,探脖手搭涼蓬往前看,等看清確實有人前來,一個個興奮異常,有人直接原地舞起長矛。
只聽到前頭兩位校尉,用大宛語喊上了:“來者何人,請往此處邊檢!”
五莊觀雖然地處大宛,但陸澈之前出觀較少,幾次外出行醫救治附近山民,也都是主要靠弟子們溝通,所以大宛語不太熟練,於是用大宛語粗略回應:“在下是來自大宛國萬壽山的陸澈,不過大宛語不太熟練,各位見諒!說漢地語言能行嗎?”
話音剛落,就看到有三個差役直接原地打了倆空翻,然後直衝他跑來,邊跑邊大笑:“哈哈哈,又見到活人啦!還是個識漢文的!哥幾個在這可真是憋壞了!來來來,這位大哥,這邊請。”有的差役乾脆直接幫陸澈牽馬領路,有的則接過陸澈的符牌,開始辦理手續。
“請問幾位,陸某聽說,這個山口一帶,商賈通行並不少,列位這憋悶又從何說起?”差役們查驗符牌貨品辦理手續的時候,陸澈問道。
“陸大哥,你記錯啦,我們這個山口和邊檢站沒多少商賈通行,你繼續往前走,見到一個三岔路口併成一路,那條路上從大宛國都貴山城方向來的行商眾多,之後的下一個山口處,那才是大邊檢站。不過認錯了也正常,那山口地勢和這個是有些相似。”
“原來如此,謝謝各位了。”此時手續已基本完畢,陸澈本想立即繼續東行,結果邊檢校尉和差役們在這工作見到外人很少,這次逮住一個還是個會漢文的,就拉住了各種聊,陸澈也不好推卻,回憶了近期的一些奇聞軼事,和校尉差役們聊的很是歡快。中間還有差役一時興起,除輪值的倆人不能飲酒外,其餘人和陸澈一起幹了一整壇葡萄酒。
連吃喝帶聊,在這留了足有一個多時辰,陸澈整了個滿面紅光,終於校尉和差役們放他繼續前行,於是收拾行裝出發,還推辭不掉的捎上了差役們送他的三大包肉乾。
果然,又走出一段上了大路後,明顯行商開始多了起來,駱駝馬隊揹著麻袋箱子好不熱鬧,陸澈加入隊伍之中,一起前行,時常也有人和他打招呼談笑。
閒談之中,陸澈瞭解到,行商除了來自大宛、康居、龜茲這些早就熟知的西域諸國之外,竟然還有幾波來自貴霜,問了問,大部分都要前往疏勒[4]。
陸澈與各路商隊一起,山谷之間穿行,中間還幾次救助了傷病的行商,與各商隊頗為融洽,每日天明出發,夜間則搭帳或宿于山間石洞,這一日,終於到了疏勒。
到達疏勒後,大部分行商都散往各集市去了,陸澈也尋一客棧歇了兩日後,繼續前行。
繼續前行,一路要經過的是姑墨、焉耆,直到鄯善,然後到敦煌。
去姑墨的路上,中間有一段和赤谷城有雪山相隔,陸澈回憶起曾經的赤谷城一戰,也尋了些茱萸枝草,焚之祭奠。
而想起曾經在烏孫的家人,當時從赤谷城撤退,就已經是最後一面,如今一百餘年竟這麼快就過去了。
又走了些時日,路過焉耆時,曾經和元永成一起作戰的黑雲谷一帶草木依舊,陸澈焚一堆草木,祭奠了當年陣亡於此的兄弟們。
出了焉耆城,大部分商旅向北奔高昌[5]、伊吾[6]而去,直接東行的人明顯減少。
在焉耆城外,陸澈於附近的近海[7]還吃了好幾頓魚,其魚甚佳,之後就一路天氣越發炎熱了。
陸澈此時已經包上頭巾,改換了盛夏行裝,一路上偶爾也能遇到商隊,交換購買物品,中間也時常採摘野果煮野菜,以及用弓箭射下鳥兔後,為了節省鐵料,磨製了些獸骨做箭頭。
單說這一日,兩天陣雨後,陸澈於一處樹蔭架上鐵鍋,取附近草木引火,加了少許肉乾野菜,煮後以做午飯,然後上馬走出一段後,突然感覺腹中翻騰,吃了自採的兩種藥草後,竟然也無效。
於是速速找到又一處樹蔭,靠樹歇一陣,但也無從緩解,只覺沙地草木逐漸模糊,嘔吐了三輪後,心說壞了,中毒了,剛想到這,就眼前一黑,倒於樹下。
[1]元和:漢章帝年號,用了4年,公元87年的7月,改年號為章和。
[2]五原郡: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包頭市、固陽縣、烏拉特前旗、達拉特旗以及準格爾旗東北部範圍。
[3]西域長史府:官署名,東漢開始設定西域長史。漢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任命班超為西域將兵長史,西域長史即始於此。
[4]疏勒:在現在新疆的喀什,是西域南、北交通的交匯點,自古就是重要的進出口城市,也是絲綢之路的代表性城市。
[5]高昌:位於現在的吐魯番盆地。
[6]伊吾:現在新疆的哈密市,東漢時期稱伊吾。
[7]近海:新疆焉耆盆地東南方向的淡水湖。《漢書·西域傳》“焉耆國王至員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