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官員們也是不負所望,醜態百出。
不斷有人找各種理由拒絕,最初的幾天,南柯都沒有同意。
不過三天過後,在內閣的不斷努力下,一部分確實公務繁忙和身體有癢的官員南柯都允許他們不再享受。
犯人的表現也不盡人意,不少人還不到指標的一半,就直接放棄了。對此,行刑人員秉持著陛下的教導,不能堅持,是他的問題,不能做到是你的問題。
對此,歷史上爭論不休。有人覺得皇帝未免太過於冷酷,也有人覺得皇帝只是不得已選擇這種特殊辦法藉此震懾百官,也是無奈之舉。
對於南柯而言,他不知道,也不在意。是非對敗轉頭空,他從來不在乎死後被稱為暴君,他要做的只不過是用最大膽的嘗試來挽回山河日下,盡力給自已的孩子一片安寧。
是的,周皇后懷孕了。知道這個訊息後對自已都很吝嗇的他重重賞賜給了太醫,由此可見他是真的高興。
同時,壓力也給到了南柯,自已混吃等死或許也能在支撐二十年,但是如果把這爛攤子交給孩子又怎麼捨得。
發覺自已原本有些勞累的心居然突然清閒不下來,南柯自嘲: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朱家的血統影響了自已,僅是南柯知道的就有朱棣死在了北伐想還交給子孫一個安寧北境的路上。
南柯沒有孩子,他不知道其實這只是父親對孩子的責任。
朝廷重新迴歸正常運轉之後南柯就要開始重新安排一下朝廷官員的任職了。
首先整頓的就是吏部,原來的尚書王永光經過南柯調查就是一個軟蛋。直接讓他走人,換上的是韓爌。
因為考慮到吏部尚書位高權重被譽為“天官”,所以南柯詢問他本人意見之後改任他為吏部尚書加太保銜。
戶部左侍郎畢自嚴其實能力很行,南柯一直對他的好感頗佳,唯獨信任上面缺了了一點。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天助南柯,恰好袁崇煥去遼東的時候因為朝廷內部正在抓嚴打逆黨案,導致遼東軍的軍需供應出了問題再加上平時欠餉積攢的兵怨爆發了——兵變。
袁崇煥迅速平息了此亂,並且追究了大批官員領導責任。
可憐的畢侍郎的弟弟自已本來平時安分守紀,工作盡責盡力,就因為朝廷財政困難和工作疏忽導致兵變。自已被割了一隻耳朵不說,還因為當時擔任著遼東巡撫的職位被追究責任。
奏疏到了南柯這裡,畢自嚴也為弟弟畢自肅求情。
南柯也就辦個人情案,不僅沒有追究責任,而且還把人調回了中央。
只是畢弟弟一直自責,甚至絕食自罰。沒辦法,南柯只能把他召進宮裡,一番安撫,隨後滿足了他的心願准許他辭任。
這件事情過後,南柯這才敲板——畢自嚴戶部尚書加少保銜。
兵部的安排很早就已經和老孫商量好了——袁立可。
袁可立歷經萬曆、泰昌、天啟三帝,為“三朝元老”之臣。為官剛正不阿,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少有清官廉吏和抗擊後金名臣。
在當初南柯起復的所有官員中,唯有袁立可是拒絕了。最後還是孫承宗建議南柯自已親自寫信這才把他請出山。
無論是對兵部事務的熟悉還是他的優秀品德都讓南柯非常滿意。
所以他被安排代替孫承宗去了兵部當最高長官,而孫承宗則是因為主辦“逆黨”案有功直接被南柯晉升為中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
另外,同樣主辦的溫體仁雖然臨時刑部尚書被免去了,不過改任了文淵閣大學士兼掌禮部尚書加少保銜。
是的,他入閣了,而且同時擔任禮部最高掌管。
一般來說內閣的閣臣身上的尚書職銜都只是為了提升他們的品級的加銜。
因為當初設立內閣大學士的時候,給它定的品級只有五品。
後來的皇帝不好更改這個慣例。不過中國人的智慧向來都是頂級的,既然不能改大學士的品級,那就只給他們加上尚書的二品銜好了。
所以,其實溫體仁這個實權閣臣是有違慣例的。但是考慮到只是禮部尚書,再加上特殊教育的威懾,反對的聲音也被南柯直接壓住了。
工部尚書,這個職位因為關係到南柯將來的謀劃。所以一直沒能確定下來,直到那天檢視內閣呈上來“平反”名單。
南柯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徐光啟。
南柯心裡瞬間就想到了那個編著《農政全書》的徐光啟。
南柯再三調查後確認了自已的猜想。
徐光啟,字子先,萬曆朝進士,吳淞人。和多數儒家學子不同,他學習的知識面範圍非常廣。沒有成為迂腐書生,而是主張經世致用,學習天文、曆法、數學、農學等實用知識。還難得擁有開明的認識,對於洋人的西學頗感興趣,曾經從師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學習。還多次向朝廷上書請求購買洋人的火器用作研究學習和抵禦外地。
可惜,六十五歲的徐教授因為忤逆魏忠賢被一紙文書擼了職務。
當徐教授得知皇上聽說他的遭遇之後親自主持了為他平反,並且直接授予東閣大學士兼掌工部尚書加少保銜的訊息之後感動的淚流滿面。
最後差一個刑部的尚書,南柯選擇相信吏部給出的推薦——喬允升。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最高長官)曹思誠南柯並沒有把他撤職,只是免去了他的加銜並且讓他戴罪立功。
都察院的兵部給事中張乃全因為一封秘密奏疏收到南柯的重視。
此時內閣的閣臣太少了,南柯讓吏部推薦合適官員。
錢錫龍和錢益謙先後被批准進入了內閣。
“反正”的閹黨官員被南柯集中召見了過後,被打散主要安排到了兵部、戶部、禮部、工部。
這些都是南柯經過深思熟慮的。
經過調查,他也知道朝廷目前吏部、刑部將部的尚書都是鐵打的東林黨。自已費了一番功夫才留下來的種子如果交到他們的手裡恐怕最後所剩無幾。
以上都是南柯親自幹預的人事調動了。其餘一些職位的調動和任免都是由內閣負責的。
時間來到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此時已經將大多數遭受逆黨迫害的官員的卷宗整理出來,有內閣提出為他們平反,並且為一些已經逝世的官員追贈。
南柯不僅同意了,而且破天荒的舉行了一次早朝親自當眾一字一頓的宣佈了一封詔命。
“先左都御史楊漣,因彈劾逆黨罪,被誣陷貪汙,歷經拷打,慘死獄中。而今逆黨服誅,當為忠良證明。朕感念其人其剛正不阿,忠言敢諫,屢為國家不顧已身。
“朕賜其諡號‘忠烈’,追贈兵部尚書兼太保。責令有司,必須重撫卹其家人。
“江河緯地,日月經天,誰其參之,曰維聖賢,有明御宇,“兩楊”媲哲,前為忠愍(楊繼盛),後為忠烈。嗚呼忠烈!秉國之剛,英風毅骨,千載芬芳。”
當百官群情激昂的時候南柯讓王承恩宣佈了另外一項詔書。
大概意思就是說,逆黨案到此暫告一個段落了,應該受到責罰的人已經被處置,遭受迫害的忠良也已經得到了平反。今後朝廷必須要向前看,如果有人沒有切實的證據再妄言汙衊誰是餘孽,或者說朝廷不公者必須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
從一開始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過去了。南柯必須強制按下暫停鍵,他不想看到官員們利用這個相互攻擊。
朝廷必須要儘快恢復到正常的運轉,工作重心也要改變。
因為如果記憶沒有出錯,馬上來的崇禎元年就是接連的災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