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武安營。

“起立!”

“先生早上好!”

“同學們好!請坐。”

南客一邊翻書一邊講:“時間過得真快呀,諸位同學最後一堂課了。到了現在該給大家講的都已經差不多講完了,不必再過多追溯。我準備給大家講一些更加深沉的東西,作為先生送你們的新年禮物。”

說完男客在黑板上。寫下群龍無首4個大字。

群龍無首這個詞想必大家都聽過,不知道有誰能夠說出他的來歷。

畫壁立刻有人舉手。

李子堯你來說一下吧。

南客拿著石灰筆,指了他一下。

“老師,群龍無首,出自《易經·乾·彖(tuàn)》,原文是: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男客點點頭,繼續追問:“相當正確。就是這個群龍無首,那你知道含義嗎?”

李子堯略微思索,“群龍無首,即是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意指群龍團結一心,通力合作。”

南客揮手示意他坐下,“不錯,這麼理解也對。”

坐下之前李子堯又問一句,“先生,今天您要講《易》?”

“對的。今天我準備給你們簡單的講一下吧。

“先講一講,《易經》的由來吧。《易經》前後歷經三次變革,在上古時伏羲聖人創立“八卦”,商周時期周文王“在牢獄中推演出了六十四卦”,所以有人稱《易經》又名《周易》,後來儒家聖人孔夫子四十讀易,為易經做《十翼》,這應該就是現在流傳下來的《易經》了。有異議嘛?”

有人問:“先生,《十翼》的作者據說另有其人呢?”

“嗯,這個問題很值得考究,現在先生沒辦法回答你們,如果你們有需要有興趣,你們可以自行去考證。不過我們可以在論語中找到一些印證。”

又一次有人把南客問住了,但是他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面過多停留,只是一句帶過。

“《易經》,也叫《變經》、《周易》。其實最開始,“易”字,也寫作變,所以叫《變經》。至於《周易》,有人說周文王推演歸納出了八八六十卦之後,用周朝的國名給他起名為周易,其實,先生我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周文王這樣的人在已經能夠看懂《易經》之,並且加以發現,難道還不知道王朝的興衰存亡?又怎麼可能用一個短短几百年的王朝來命名這樣一本偉大的書,所以其實我覺得周真正含義是滿,囊括。”

“先生《易經》就是講所有變化的書?”

“是的,”南客轉身,在黑板上寫著,“易有三易,簡易,不易,變易,這就是一本囊括一切的變化的書。”

南客轉過身來,“迴歸我們的正題——群龍無首。因為他出自《易經·乾·彖》,所以我們來講講乾卦。乾卦一共六爻(yáo),裡面一共有六種龍。

“乾卦,首先我們需要畫一個斷開的一道橫線——這代表著陽,是乾卦的第一爻。不要去糾結為什麼要選擇一道斷開的橫線,它只是一個標記而已,你可以選擇畫一個√,你可以選擇畫一個×,你甚至可以用一條完整的線來代表。要知道,最開始是沒有文字的,人們結繩記事,我甚至大膽猜測,最開始也用一個繩結來作為表示符號。或許它本身寓意著不凡的意義,但是此時我們還沒有達到要去研究這個的程度。明白嗎?”

“明白了先生。”

南客看了一眼,見沒有人鑽牛角尖,繼續講:“好,我們接著講第一爻。初九:潛龍勿用。這乾卦第一畫,它也是一整個卦的開始是潛龍。初九是沒有基礎的,我們的卦象此時雖然已經蘊含有能量,但是這個能量是很微弱的,這就像。剛剛發芽的一棵樹苗,此時雖然他已經破土而出,但是沒有任何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勿用。

“九二:見龍在野,利見大人。九二是卦的第二爻,是一隻見龍。此時,有了一作為基礎,卦象能量已經足夠強大。這棵樹苗他已經生長了一定程度,如果說他遇到了一位樵夫可以作為一根柴火,如果說他遇到一名軍匠可以拿它作一根箭桿。”

南客繼續畫出第三爻,“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到了這第三爻,此時的內卦已經完全成形了,這是惕龍。我們的這棵樹苗也已經初步長成,但是它仍舊需要增長。此時他會面臨的各種風險,比如說面臨颳風,樹需要在深根發芽和枝繁葉茂中作出抉擇。如果他。如果他選擇了前者,那麼他可能會因為過度謹慎而生長緩慢,被其他的樹遮擋住,讓失去生長空間。如果他選擇了後者,那他就可能會因為根基不穩被風吹倒。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必須時刻謹慎注意,謹防意外。大家要注意,這個“無咎”並非是指沒有過錯。因為任何事物都會有過錯,只是我們需要在有了過錯之後,及時去彌補挽救,讓這個過錯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所以才叫“無咎”。人恆過,然後能改,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樹如此,人如此。只要這棵樹能夠走出這一關,那麼他就一定會成長成材。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這是第四龍,躍龍。我們的卦到了這裡已經來到了第四爻,實現了從內到外的突破。但是考驗還沒有完全結束,因為我有了新的目標,完成最後的兩畫。同樣的,我們樹也不願僅限於此,它希望能夠成長成為一棵百年巨木。但是要走到這一步,何其艱難,它能做的只有繼續保持警惕,預防自已夭折,不斷積蓄力量。為什麼要說這是躍龍而非淵龍呢?因為。此時這個樹已經足夠醒目,不可能再隱下去。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終於,卦象完全突破了從內到外的難關,它已經來到的第五關。此時我們的樹經歷了前面的艱難險阻,百折不撓。不僅樹根深入底下,牢牢握住大地,即便風吹雨打,依舊坦然不驚;而且枝繁葉茂,擎天直上,遠遠望去,被雲霧遮擋。所以,我們叫它飛龍。”

南客停了一下,隨後畫出最後一筆,“上九:亢龍有悔。這是最後一爻,整個卦的終點,我們叫他亢龍。之前我們一直在講,我們的這棵樹不斷在成長,直至鼎盛。但是長盛不衰是不可能的,它還是會迎來他的終點。此時生機慢慢彌散,枝葉枯落。回顧往昔,它此刻內心或許也明白自已努力追求的終點是死亡吧。可能,它會後悔自已為什麼要在孤獨中堅持這麼多年吧。”

南客看見同學們臉上的遺憾,拍了拍桌子提醒大家回過神來,接著說:“這就是乾卦的六條龍,這只是一個我做的一個淺顯的比喻。僅是這樣顯然是不夠的,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些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