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進趙府大門,遠遠地看見簷廊處站著一位清瘦的姑娘,看穿著打扮不像是府中人,卻又似曾相識。

還未等她開口,對面的小姑娘先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禮,“絲絮多謝月夕姑娘救命之恩!”

趙月夕這才想起來,眼前的女孩兒便是那日在州橋夜市偶遇,被茶坊的老闆娘拿著雞毛撣子追打的可憐姑娘,柳絲絮。

堂屋內跑出一清秀的少年,也跪在柳絲絮身旁恭恭敬敬地叩拜,“柳東多謝月夕姐姐搭救!”

她忙上前扶起柳絲絮與柳東,“絲絮姑娘快快請起!”

趙月夕這才發現,這二人竟是雙胞胎姐弟,長相頗為相似,尤其是那雙細長的丹鳳眼,憂鬱中透著一絲英氣,令人過目難忘。

她不知道,趙明熠究竟費了多少心思,才將柳絲絮與柳東二人接到府中。

趙明熠先派人尋到柳絲絮和柳東,那老闆又怎肯輕易放人?趙明熠只好親自去求程遠靖向他任戶部侍郎的父親說情,這才為柳絲絮和柳東辦好贖身事宜。她又欠了程遠靖一個人情!

趙明熠帶人到茶坊和酒樓將她姐弟二人接出來。多日未見,姐弟二人抱頭痛哭......

柳絲絮央求先回家看看母親。沒想到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她的母親已在老宅孤獨離世,柳絲絮與柳東沒能見母親最後一面,撲在床邊哭得昏天黑地。

趙明熠只得差人幫她葬了母親,又留下一些銀兩,許她與弟弟在家休整幾日,再將其接進趙府。

天氣寒涼,柳絲絮執意要在院落中等候她的恩人歸來。

趙月夕與柳絲絮二人雙手相挽。

柳絲絮早已激動地熱淚盈眶,簷廊燭光下,她粉黛略施,眉目如畫,明眸皓齒。

趙月夕不禁感嘆,那夜未曾細看,沒想到這姑娘竟生得如此水靈。弟弟柳東也是白皙俊秀,只可惜錯生在這封建時代的可憐人家。

忽然,趙月夕背後傳來一個溫潤的聲音,“小丫頭,怎麼現在才回來?又跑到哪裡給哥哥惹禍去了?”

見趙明熠到來,柳絲絮鬆開趙月夕的手,恭敬地向趙明熠行禮。

趙月夕轉身看到哥哥,喜上眉梢,上前拉住哥哥溫厚的大手,“多謝哥哥救回絲絮姑娘,哥哥真是個大善人!”

趙明熠假裝慍怒,“小丫頭別給我戴高帽子,這可是哥哥最後一次幫你贖人。日後你若再出去隨便撿人,哥哥的荷包恐怕承受不住。”

小丫鬟們皆掩口竊笑。柳絲絮也有些不好意思,小臉微微發紅。

趙月夕親暱地摟住趙明熠的脖頸撒嬌,“哥哥才不會那麼小氣。”

這回輪到趙明熠不好意思了。他輕輕拉開趙月夕的手。

“小丫頭別鬧,這麼大的姑娘了,還如此沒有禮數,叫人笑話,可怎麼嫁得出去?”

“月夕不要嫁人,哥哥說過要養月夕一輩子的。”

見趙明熠臉色微紅,趙月夕反而來了興致。

趙月夕在趙明熠眼中就是親妹妹,但是趙明熠在已失去記憶的趙月夕心中,卻相當於一個陌生的英俊男子。

他越是不好意思,她就越覺得有趣。

“外面天寒,月夕快些回屋去吧。”趙明熠說不過她,只好趕快將她打發走。

臨近年關,整個禮部都很忙,他只希望趙月夕安好,莫要再出亂子讓他與爹爹分心。

“月夕姑娘,明熠郎君待您真好。讓人好生羨慕。”

柳絲絮想著,如若自已也有一個寵溺自已的哥哥,她和母親也不至於受人欺凌,可惜弟弟尚且年幼,還需要她的保護......

“絲絮,你來的正好,這下我們做通草花又多了個人手。”趙月夕又轉向一旁的柳東,“弟弟可曾讀書?”

柳東恭敬道:“回月夕姑娘,早些年上過私塾,爹爹與孃親也為我和姐姐請過先生。讀書考取功名,輔佐官家治國理政,一直是東兒的志向所在。”

“如此甚好!你先休整些時日,我再請哥哥為你安排讀書之事。”

柳東激動地跪在地上,“多謝月夕姐姐!冬兒日後定當肝腦塗地,報答恩人!”

得知柳絲絮的孃親已經去世,趙月夕上前將她擁入懷中,“絲絮,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日後就把將趙府當作你的家吧。”

“嗯!”柳絲絮眼中噙滿淚水,用力點點頭。

第二日,趙月夕帶著李玉茹與柳絲絮前往延寧宮,跟靜安師太學習製作通草花。

幾日後,她們終於湊齊了幾朵菊花所需要的花瓣和葉子。

趙月夕小心翼翼地將大小花瓣和葉子,貼上在由紙漿包裹的細銅絲做成的枝幹上。

一朵菊花的完整形態終於呈現在眼前。

接下來的一步便是上色。一朵簪花要想形神兼備,就少不了色彩。上了顏色的花朵,總比素淡的花更顯生機盎然。

這一步看似簡單,卻也十分考驗功底。

自然界的顏色豐富且細膩,每一片花瓣的顏色都濃淡不一,冷暖不同。數十種顏色相調和,層層疊加,逐漸過渡,才能接近自然色彩。上色技藝不精,便會讓花朵看上去很假,前功盡棄。

靜安師太耐心指點,趙月夕一筆一筆用心描畫。

終於,一朵栩栩如生的通草粉菊出現了,幾個姑娘喜不自勝。

待到她們歡欣雀躍地捧著金絲楠木錦盒盛裝的通草花來到東華門外的街市售賣,已是臘月二十九。

東華門外的集市十分興旺,因為大內皇宮的採買都在這裡進行。各種應季的花卉瓜果、魚蝦鱉蟹、金銀珠寶、古玩、衣著,簡直集齊了天下所有珍奇貴重之物。

平日裡,若有新出現的珍奇寶貝,各位妃嬪都會以高價爭相購買。更何況眼下已是年關,大家都在蒐羅新奇的寶物。

果然,很快便有宮女被精美而珍貴的通草花吸引,圍攏過來。

趙月夕與玉茹、絲絮商量過,她們這幾日一共做了七隻通草花,每隻通草花賣五千文銀錢。

當朝的一兩白銀等於一貫錢,也就是一千文錢。

這樣算下來,七隻通草花可以賣三十五兩白銀。

一位約莫十三四歲的清麗女子,來到攤位前拿起一支通草粉菊仔細端詳,片刻,對身邊的侍女道,“這花我喜歡,給錢!”

說罷,就要將通草花往髮髻上插。旁邊的侍女連忙上前幫她簪花。

大內的人果然出手闊綽,買東西價格都不問。早知如此,定價再高一些好了。

侍女掏出銀錢遞予李玉茹。

那清麗女子從銅鏡中看到自已髮髻上的通草花,甚是高興。

隨口道,“這粉菊果然美麗不凡,我要三隻,回去送給金兒姐姐和香雲姐姐。”

機會來了。趙月夕剛想搭話抬價。

柳絲絮柔聲道:“這位姑娘真是慧眼獨具。這些通草粉菊是稀有的珍貴花飾,如真花一樣俏麗,卻永遠不會凋零,最適宜像您這般美麗女子。”

那清麗女子聞言,眉開眼笑,“這小姑娘可真會說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