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財務管控
思考
如何有效預防和處理企業的財務危機?
◎ 關鍵五:企業的內部審計
財務管控的最後一個關鍵,是企業的內部審計,企業內部審計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財務管控的未來發展。內部審計做得好,可以使企業的財務管控越來越完善;審計做得不好,企業內部便會滋生惰性,甚至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
內部審計流程
企業的內部審計也必須有一個流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如何審計?即你必須制定審計的標準和原則,以及審計的物件和內容。
其次,做檢查。要對銷售經理做審計、對財務做審計、對業務人員做審計……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做好該做的事。透過檢查發現了什麼問題?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調整?如何執行?在這中間,你一定要檢查的是日曆表,因為它是企業日常運營最忠實的記錄者。
最後,審計要有個結果,也就是考核與評價。做得好的要獎勵,做得不好的要懲罰;絕不虧待做得好的人,也決不放縱做得不好的人。
審計控制
企業對內部的審計控制可以有以下幾種手段:
第一,賬簿控制,包括原始憑證(發票和購貨單等)和會計賬(日記賬、分類賬和總賬)等。所有檔案都可以提前編號,如果在順序編號的檔案中出現缺頁則表明有檔案遺失。
第二,數字化控制。會計系統正越來越少地依靠文件,而越來越多地依靠數字化儲存裝置。計算機能夠準確記錄、提高運營效率,但同時它也將內部控制轉移到編寫計算機程式的員工身上,所有對會計人員適用的控制同樣適用於程式編寫員。
第三,其他控制。比如許多國外的企業會為出納購買忠實保險契約,這種契約是一份保險單,它確保企業能夠獲得因員工偷竊造成的損失賠償。在辦理忠實保險契約之前,保險公司會調查該員工的過去,以保證其道德行為的良好記錄。輪換工作和強制假期也是可行的方法。輪換工作能夠提高員工計程車氣,擴大他們的商業視野,並幫助他們提升專長;同時,員工因為知道下個月會有其他人接手他們的工作,也會保持誠實。要求員工休假,便於企業對員工的職務行為進行審計,檢視是否有違規行為。
案例
小張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他既負責賣票又負責收票。公司的標準程式要求小張撕掉票,將其中一半給顧客,另一半由他自已儲存。為了對現金收款進行控制,公司經理會將每晚的現金收款和小張手中的門票留存聯數目做對比。
然而這個標準程式是存在很大漏洞的。其內部控制的缺點在於缺乏職權分離:門票管理和收款都由小張負責。而好的內部控制應該是小張只負責兩個職權的其中之一。
如果小張不誠實,他就會私自撕毀一些存根然後私吞顧客票款。要控制這種不誠實的行為發生,公司經理應該親自數一數會場的人數並將其與門票存根數比較;所有的門票存根都應順序編號,遺漏的號碼就要做進一步的調查。
世華就經常這樣倡導:相信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越相信誰越要審計誰,誰做得越好,漏洞也越大,就越需要審計,越審計誰越看重誰。查你是在協助你、保護你,是幫助你培養一種好的習慣、幫助你更好地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