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填空]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包括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性腺和胰島等。

[名詞解釋]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甲狀腺功能增強,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徵。

[簡答]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的主要護理措施:

(1)避免各種刺激:保持病室安靜、清爽;輕者適當活動,重者臥床休息。

(2)飲食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維生素飲食、限制含纖維素高的食物,補充水分。

(3)症狀護理:針對症狀,給予對症支援。

(4)藥物護理:遵醫囑用藥,觀察藥物療效及副反應,定期查血象。

(5)預防甲狀腺危象:預防感染、外傷、精神刺激等應激性誘因,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精神、神志狀態等。需要手術時,應充分準備,備好急救用品。

(6)心理護理:指導患者自我調節,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簡答]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要點:

(1)對症治療:根據貧血型別補充鐵劑、維生素B12、葉酸等,必要時給予稀鹽酸。

(2)替代治療:左旋甲狀腺素(L-T4)為長期替代治療的首選藥物。

(3)黏液性水腫昏迷的治療:

①補充甲狀腺激素,首選左三碘甲狀腺原氨酸(L-L-T3)

②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③對症處理:給氧、保溫、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建立人工氣道。補液,預防低血穗:控制休克和感染。

[名詞解釋]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癥減甲狀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徵。

[名詞解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疾病群。

[名詞解釋]腺垂體功能減退症:是由多種病因所致的一種或多種腺垂體激素減少或缺乏的一組臨床綜合徵。

[多選]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糖尿病綜合治療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

[簡答]糖尿病的診斷要點:

(1)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據空腹血糖(FPG)、任意時間或OGTT中2小時血糖值(2hPG)。如有糖尿病症狀,同時任意時間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7mmol/L(126mg/dl),或OGTT時2小時靜脈血漿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以上標準需再測一次,予以證實,糖尿病診斷即能成立。

(2)FPG 3.3~6.0mmol/L(70~108mg/dl)為正常,6.1~6.9mmol/L(108~125mg/dl)為空腹血糖調節受損(IFG),≥7mmol/L(126mg/dl)應考慮糖尿病。OGTT 2hPG<7.7mmol/L(139mg/dl)為正常糖耐量,7.8~11.0mmol/L(140~199mg/dl)為糖耐量減低(IGT),≥11.1mmol/L(200mg/dl)應考慮糖尿病。

[簡答]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治療:

(1)飲食治療是糖尿病基礎治療之一,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應嚴格和長期執行。

(2)飲食治療的目的是:維持標準體重;配合胰島素治療,防止血糖波動;有利於改善高血糖、脂代謝紊亂,並可減少降血糖藥物的劑量。

(3)飲食治療的原則是在滿足機體需要的基礎上,合理控制總熱量、合理搭配營養素以及合理安排飲食。

①合理控制總熱量:熱量供給量(kJ)=理想體重(kg)x<熱量供給標準[kJ\/(kg·d)].其中: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②合理搭配營養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的15%~20%,或0.8~1.2g\/(kg·d))。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攝人量宜限制在0.6~6~0.8g/(kg·d)以下下。脂肪應占總熱量的30%以下,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0%。

③合理安排飲食:三餐熱量分配可根據飲食習慣選擇1/5、2/5、2/5或1/3、1/3、1/3等均可。

[簡答]針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護理措施:

(1)為患者講解飲食治療的目的和意義。具體實施原則與方法詳見飲食治療部分。

(2)為患者講解運動治療的益處、原則與方法。

(3)應用口服降糖藥物的注意事項:

①胰島素促泌劑應在飯前半小時口服。用藥劑量過大、進食少、活動量大,老年人易發生低血糖反應,應注意預防。

②雙胍類藥物進餐時或餐後服,二甲雙胍有輕度胃腸反應,少數患者有腹瀉、肝功能損害,停藥可恢復。

③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應與第一口主食同時嚼服,副作用有腹脹、腹痛、腹瀉。

④噻唑烷二酮類(格列酮類)主要不良反應為水腫,有心衰傾向或肝病者慎用。

(4)胰島素治療劑量須準確、注射時間應適當、注射部位應輪換。胰島素儲存時不可冰凍儲存,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及劇烈晃動,避免日光照射,若短效製劑出現不澄清現象或中、長效製劑呈塊狀,則不能使用。預防與處理低血糖,應注意注射劑量準確、運動量合理、注意胰島素注射時間和進食時間的配合,當出現低血糖反應時,及時監測血糖,根據情況給患者進食含糖食物如糖果、甜點或含糖飲料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100ml,一般10分鐘左右好轉。定期監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

(5)保護足部,預防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