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的世界中,

“什麼?!他竟然九個月沒有參加朝會?他在搞什麼?!”

“九個月,連兩個月都浪費了,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即使是秦始皇,看到這個驚人的記錄,也禁不住震驚地倒吸一口涼氣。

畢竟,在他原有的認知中,朱厚熜能夠忽視國事兩個月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極限了。

考慮到朝廷每日處理的繁雜事務,以及大明朝比秦朝更廣袤的領土,朝廷如何能夠承受這樣的放縱?

若他,秦始皇,忽視國事長達九個月,恐怕在第四個月,大臣們就會起義,前朝的殘餘勢力也會乘機捲土重來!!

“哼!即便大明朝尚未滅亡,但皇帝的權力恐怕早已被瓜分殆盡了吧!”

“大明朝已經陷入了類似於戰國末期的混亂!”

李斯帶著一絲懷舊之情地說道,皇帝的待遇甚至不如周朝的困窘。

各部落的諸侯相互爭鬥不休,而大明皇帝不過是個名義上的傀儡。

在漢朝的世界中,

“什麼?九個月不參加朝會,大明朝尚未滅亡?朱厚熜難道為此感到自豪嗎?!”

“一旦他忽視國事超過四個月,他的權力將被徹底篡奪!”

“即便他之後想要恢復,也將無力迴天!”

劉邦眨了眨眼睛,

並非朱厚熜頑固地拒絕參加朝會長達數月,而是他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畢竟,由於他長期缺席朝會,朝廷的權力已經四分五裂。

即便他想要重新整合勢力並重新出席朝會,也已成為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因此,一旦他開啟了這個先例,就再也無法回頭。

“陛下所言極是!”

“朱厚熜已經樹立了不參加朝會的先例,現在要扭轉這一局面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他連續九個月不參加朝會,儘管朝代或許並未實際滅亡,但可以說,其命運已註定走向衰敗!”

陳平也表示了認同。

在大明世界中,

“朝廷尚未崩潰?”

“朱厚熜是否發現了另一種控制朝廷的手段,還是他的權力已經被徹底剝奪?”

李思民撫摸著眉毛,陷入了沉思。

雖然最合理的猜測是朱厚熜的權力已經被剝奪,

但這位皇帝被視為明朝歷代皇帝中最為聰明的一位.

李思民不禁嚴肅地思考起仙人的暗示。

儘管大臣們覺得這難以忍受,但他們只能咬緊牙關,參加延期的朝會。

明太祖不僅每天推遲朝會,還廢除了丞相制度,導致每天都要處理如山般的奏章。然而,他很少休息超過一天。

看到後代們在國家事務上揮霍無度,明太祖深感痛心疾首。

尤其是像朱厚熜這樣的聰明皇帝。

“即便你認為每日處理朝會事務令人疲憊,你大可以將其改為每週四次!”明太祖自言自語,“以你的智慧,每週四次朝會,理應足以處理國家事務……”

他似乎在與自已進行辯論,試圖說服自已的不肖子孫。

在戰國時代,

“胡言亂語!”,“我確實曾言,一個皇帝無需親自處理國家每一事務以實現治理,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國事!”

在大明世界中,

在崇禎皇帝的統治時期,

“哼,九個月?”

“嘉靖的祖父朱棣,才是真正懂得如何長時間忽視國事的人。”

“他已連續七個月未曾上朝,其忽視國事之程度甚至超過了他的祖父和祖父的祖父!”

崇禎皇帝咬牙切齒地言道。

這兩位祖孫,一個九個月,一個七個月,都在忽視國事上達到了極致,直接缺席了七個月。他們的行為堪比忽略國事。

有了這兩人,即便大明朝原本有著堅實的基礎,也難免不被逐漸耗空。

“哪怕你不告訴我朱祁鎮繼位時的朝廷狀況,”

“也至少該讓我瞭解朱厚熜繼位時的朝廷權力格局;大明朝不至於落到如此危險的境地!”

他痛苦地訴說著。

大明朝曾有過諸多挽救危機的機會,但這些都被那些忽視國事的皇帝們輕易浪費了。

等到他掌握權力時,即便心懷挽救之心,也已無力迴天。

“唉!難道這是命運對大明朝開的玩笑嗎?”

【“相較於孫權,朝廷的權力平衡被維護得更好!”】

【儘管嘉靖皇帝九個月未曾上朝,但朝政的權力依舊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他確實是一位擅長玩弄政治的高手。】

【他管理朝政的藝術達到了精湛的境界。】

【為了制衡那些批評朝政的大臣,他開始故意培養一些看似叛國的大臣。】

【這樣一來,那些批評朝政的大臣們忙於與所謂的叛國大臣們爭鬥,自然無暇顧及與皇帝的爭論。】

【閹黨首領嚴嵩,是嘉靖皇帝透過一系列手段精心提拔的。】

【嚴嵩同樣是一位能幹的官員。】

【嘉靖皇帝會委託他完成自已想要實現的目標。】

【對於嚴嵩的腐敗行為,嘉靖皇帝故意裝作毫不知情。】

【這種策略宛如在刀尖上跳舞。】

【因為一旦叛國的大臣徹底掌權,他們可能會對大明王朝的朝政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反映出嘉靖在智慧上的不足。】

【在大臣們的權力鬥爭中,嘉靖皇帝總是讓嚴嵩保持弱勢姿態,同時又不失時機地給予支援。】

【如此一來,嚴嵩便成為了嘉靖皇帝手中的棋子,時刻準備被捨棄。】

【同時,嚴嵩成為了大臣們攻擊的焦點,他們的精力因此被轉移。】

【更為關鍵的是,嘉靖皇帝運用了一套治理人心的策略,將嚴嵩塑造成為一個既能幹又順從的助手。】

大臣們的眼中不再充滿恐懼。

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畢竟秦始皇的智慧甚至超過了嘉靖。

他們都在暗自擔心,秦始皇是否也會採取類似的手段。

那樣的話,作為大臣的他們必定會遭受無盡的折磨。

目睹他們憂慮的表情,秦始皇帝不禁笑出聲來。

“哈哈,你們這是多慮了,儘管我擁有這樣的能力,但根本無需採取此類手段!”

“在秦朝的朝廷中,大臣眾多,根本不需依靠此類策略。”

切換到三國世界,魏國的場景。

“哼,或許漢桓帝心中也有類似的念頭!”

“一旦你的精力開始衰退,你會發現自已已經無法駕馭那些心懷叛國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