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煤爐子上的火鍋
穿越大夏之廢物王爺要翻天 筆舞風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藍田山莊前廳,剛商議完蒸餾出來的白酒的售價,現在夜司明的面前正擺放著他最新研發的蜂窩煤爐,一個專為取暖而設計的新式爐具。金秋八月,天氣已經轉冷好幾天了,他知道大夏的百姓迫切需要一種既高效又安全的取暖方式。於是,他決定親自測試這個爐子的取暖效果,以判斷其是否能有效應對寒冷的天氣。
蜂窩煤以其多孔結構而聞名,這種結構使得空氣能夠更好地流通,促進燃燒,同時保持煤塊燃燒時的穩定性和永續性。夜司明便是看中了這些特點,設計了一種能夠最大化這類煤炭優點的爐子。
他仔細地將兩個蜂窩煤堆放在爐膛中,用柴火引燃。隨著火焰逐漸穩固並蔓延,房間內開始逐漸溫暖起來。爐子特別設計的通風系統使得煤炭燃燒更加充分,熱效率更高,同時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
夜司明和洛水兒以及宋正德眾人圍坐在爐子旁,討論著爐子設計的優勢,同時體驗著由蜂窩煤爐帶來的溫暖。他們注意到,爐內的蜂窩煤燃燒時幾乎沒有煙霧產生,火光穩定而柔和,沒有傳統煤爐的嗆人煙味和突變的火焰。
另一個重要的優勢是燃燒時間的延長,蜂窩煤由於其結構,使得燃燒速度較慢,火力更加均衡,這對於長時間保持室內溫暖非常重要。夜司明意識到,這將大大減少百姓們煤炭的消耗量,更加經濟。
在經過數小時的測試後,夜司明對蜂窩煤爐的取暖能力感到非常滿意。這種爐子不僅提供了穩定和清潔的熱源,還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顯得特別適合大夏百姓在冷天氣中取暖。他開始規劃如何將這個新技術推廣到每個家庭,以解決迫在眉睫的取暖問題,為眾人帶去冬日裡的溫暖與安寧。
他決定趁著午餐時間繼續對爐子的多功能性進行測試。他想到了一個理想的實驗:在蜂窩煤爐上烹飪火鍋。在寒冷的天氣裡,一頓熱騰騰的火鍋不僅能暖身,還能測試蜂窩煤爐的穩定性和熱量控制能力。
夜司明準備了一鍋豐富的火鍋底料,其中包括了骨頭湯、多種香料和鮮蔬,以及各式各樣的火鍋食材,如薄切肉片、豆腐、蔬菜等。他將火鍋鍋置於蜂窩煤爐的鐵架上,鍋底料很快便開始冒著熱氣,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
隨著鍋內湯汁沸騰,夜司明和他的同伴們開始將食材投入鍋中,享受著火鍋帶來的樂趣。由於蜂窩煤的燃燒穩定性很高,火力均勻,他們能夠很好地控制火候,無須擔心火力過大而使湯底燒焦,或火力不足以保持湯料沸騰。
在柴火灶上烹飪火鍋也許有一種質樸的樂趣和獨特的煙燻味,但在蜂窩煤爐上烹祪出來的火鍋卻有著別樣的風味。蜂窩煤爐上的火鍋湯底清澈,沒有柴火可能會帶來的雜質和味道,可以更好地保留食材原本的純正風味。而且,相比於柴火灶,蜂窩煤爐更加乾淨、便捷,不會有飛揚的灰塵和煙霧。
正值天氣驟變,夜司明等人圍坐在蜂窩煤爐旁,不僅享受著爐火帶來的溫暖,還沉浸在火鍋的美食樂趣中。他們邊吃邊讚賞這款爐子的實用性,不僅能有效取暖,還能作為一個出色的烹飪裝置。
洛水兒將一片羊肉浸入滾燙的鍋中,說:“這蜂窩煤爐真是妙不可言,火力旺盛卻又穩定,烹飪起火鍋來簡直是再合適不過。”
程瑜點頭贊同,他手拿筷子,輕巧地夾起一根脆嫩的黃豆芽,放進鍋裡,說道:“嫂子說的對,而且燃燒時幾乎不冒煙,氣味很少,誰說煤炭有毒啦。”
房亮此時正忙著新增一些蘑菇和豆腐進鍋,他補充說:“大哥,嫂子,確實,蜂窩煤燃燒效率高。你看我們這蜂窩煤爐子,用起來真是既經濟又方便。”
小丫頭夜司曉咬了一口鮮美的肉丸,露出滿足的微笑:“煤爐子上的火鍋,湯味純正,食材的味道也完全保留了下來,吃起來真舒心。”
開玩笑,前世八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蜂窩煤曾經是大夏百姓不可或缺用來烹飪的爐具之一,一直到夜司明穿越的2023年,還有很多農村的百姓們都在用的,如何不知曉呢。
最重要的事情解決了,當初朝堂上的承諾已經完成了,這兩天就可以在莊子上放鬆一下了,好好享受明天一天的放鬆,後天就要再次上朝了。
下午,閒來無事,在跟洛水兒閒聊,調戲洛水兒呢!
莊子上的學子們整齊地列隊走向夜司明的住所。這些年輕的學子們對於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知識,希望能解開自然界的奧秘。最近,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在化學和物理方面的難題,聽聞夜司明不僅精通各類學問,還有解答疑難雜症的奇特能力,於是決定前來求教。
夜司明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向學子們詢問了具體的問題。學子們圍坐在夜司明寬敞的書房內,一位接一位地提出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第一個學子提出了有關化學反應的問題:“東主,請問您能解釋一下為什麼鐵與稀硫酸反應時會產生氫氣,而與濃硫酸反應卻不產生氫氣嗎?”
夜司明微笑著回答:“這個問題涉及到化學反應的機理。當鐵與稀硫酸反應時,鐵失去電子成為鐵離子,而硫酸中的氫離子接受了這些電子,變成了氫氣。但是,當鐵與濃硫酸反應時,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導致鐵首先轉化成硫酸亞鐵,並伴隨著硫酸被還原成二氧化硫,所以不會產生氫氣。”
另一位學子則對物理學中的現象感到好奇:“東主,請問為什麼在雷雨天氣時,我們看到閃電後,過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雷聲呢?”
夜司明解釋道:“這是因為光速遠大於聲速。當閃電發生時,光和聲同時產生,但光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幾乎是瞬間就能到達我們的眼睛,而聲音傳播得慢得多,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過一段時間後才能聽到雷聲。”
接著,學子們還提出了多個有關物質結構、能量轉換、電磁波等領域的問題。夜司明耐心且詳細地一一解答,有時還在書房的黑板上畫圖示意,幫助學子們更好地理解複雜的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子們不僅解決了他們的疑惑,還對化學和物理的奧秘產生了更深的興趣和理解。他們深深地感謝夜司明的悉心教導,並對科學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夜司明站在門前,目送這些未來的科學家們離去,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滿足。他知道,透過這樣的交流和教育,他不僅幫助了這些學子們解決了具體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點燃了他們探索自然界奧秘的熱情。
這些學子們的努力學習和成長,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他能在莊子上擔任他們的導師和引路人,為大夏的科學發展出一份力,這讓他感到無比自豪。在這裡,他可以遠離京都城的喧囂,遠離權力鬥爭的旋渦,專心於研究和教導,享受到難得的寧靜和純粹的學術氛圍。
夜司明往往感慨,莊子上的這份寧靜是他的避風港,讓他能暫時忘卻與騰王夜司騰之間的恩怨紛爭。自從與騰王的關係惡化,他知道一旦回到京都,就必須面對無休止的政治角鬥和權力遊戲。在這裡,他能夠暫時放下那些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