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憂回到了花苑,看到了滿臉憂愁的吳慮。吳憂既開心又有點心痛,開心於妹妹十分擔心自已,心痛於吳慮因這種事而滿臉憂愁。
吳憂悄悄的走到吳慮的身後說道:“怎麼,知道擔心哥哥了。”
吳慮被嚇了一跳,嘟著嘴說道:“才沒有呢,我只是……只是在擔憂小白,要是我學業沒讓夫子滿意,小白就會無家可歸。”明顯,那隻白耳畫眉被她取名為小白,至於無家可歸,那就只是一個掩飾罷了。
“好了好了,我現在要跟你說正事,我要去往韓國了,你要好好照顧好自已,聽明白了嗎。”吳憂說道
“什麼!你要去韓國,能不去嗎?要去的話多久才會回來?”吳慮有點急切的問道
“放心,哥我只是去韓國學習學問,不會有什麼危險,呆個半年就會回來,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年前我就會回來。”吳憂安慰道
“可是……”吳慮還想說些什麼,此時吳憂打斷了她說道:“沒有什麼可是,你之後的事我都安排好了,至於我,你要對你的哥哥有信心。”
說罷,吳憂便離開了這裡,之後就有人駕駛著馬車過來,吳憂坐著一輛馬車來到城門外,馬車裡的吳憂手上拿著一碟通關文書和一副畫像,畫像上的人身穿白銀色的鎧甲,五官分明,模樣是四五十歲的樣子,這導致他看起來有點滄桑,但他臉上的一道由眉毛上方到臉部的傷疤格外明顯,頓時給人一種滔天的殺意。而此人名為白啟,是大明帝國的戰神,不過世人更願意稱其為殺神。傳聞中,始皇帝曾賜死於白啟以此來安撫當時被他滅國的亡國遺民。這也讓後人哀之,作為將軍沒死在戰場上,反而死在了自已所效忠的君王,何其可悲。
…………
晉國,一座道場內,一位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頭戴道冠,神情悠然自得,儼然一副仙風道骨的道士模樣。只可惜,觀此人面相卻是帝王像,眉宇間霸氣橫生。
而這位便是晉國的君王,一位求道的君王,妄圖另闢蹊徑去求得那長生之道。只可惜,想要以凡人之軀吸收天地靈氣來得道長生,這隻能說是痴人說夢。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中年男子起身朗聲說道。
而此時,道場外坐著兩人,一人滿頭白髮,滿臉褶皺,一副垂垂老矣的樣子,看樣子已經八十多歲,到了致仕的年齡。另外一位則是二十歲的年輕書生模樣,像是一位剛剛入仕為官的得志青年。他們兩人手上都拿著一封奏摺,都在等著君王閱奏。奇怪的是奏摺不在朝上奏反來到道場上奏,可見有二。這其一則是君王不理朝政,需要來到這裡向君王上奏,這其二便是情報緊急要儘快的上報給君王處理。
看到這兩人,這位晉國的君王沉聲問道:“嚴閣老,你要上奏何事啊?”
聽到君王的問話,那名老者就急忙的將奏摺遞了上去,旁邊的一個太監就將奏摺接過後就轉交給晉王,晉王看到奏摺上的字,他光看到開始的幾個字內心就無法平靜。
奏摺上寫著,韓國有始皇帝遺留下的‘武器’,可稱霸九洲,完成一統。晉王問道:“此事當真。”
“當真,當時的探子是東部晉衛的精英,十個死了九個,才帶回這個訊息,這最後一個則是被寂滅之城裡的巫師下蠱致死的。”嚴藩回應道。
“嗯,我知道了,讓東部的都人去處理一下。”晉王吩咐道。
“張學士,你的奏摺。”晉王看向那位年輕的儒生問道。
聽罷,張居政就將奏摺給了那位老奴。晉王接過奏摺看了一眼,那奏摺上寫好上一年的國家稅收和各部門的開支,還列舉了今年應該開放哪些政策來提升國力……不過這最後是要彈劾嚴藩,彈劾他的失職之罪。奏章上寫到,嚴藩在晉國與秦國的貿易關口中私自增加了額外的稅收,並且沒有上報。
晉王看完奏摺,便看向嚴藩,“寡人在張居政的奏摺上看到了你徇私枉法的罪證,你有何要說的。”
晉王自然知道這錢流向了哪裡,這在各處建立道場和請中洲的道士來到這裡自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沒有長期的資金流入自然無法支撐的。不過作為一國之君,自然要賞罰分明,因此流程還是要過一下。
嚴藩回應道:“微臣在此事上的確有些疏忽,臣之所以還未上奏是因為東部的那十位晉衛需要一筆神仙錢來支撐開支。因此臣上奏戶部,要來了一筆錢,當時各地的稅收的帳簿都已上報了,為此臣為了王上的聲譽著想,就宰了一次秦國的商人,當然,此事不會影響秦、晉兩國的往來。”
說完,嚴藩就將一張戶部開的證明,紙上印有戶部的特批印章和那十人的手印。
看到這個東西,晉王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對嚴藩的處理十分滿意,因為死人是不會‘說謊’的。
張居政聽完嚴藩的說辭便識趣的說道:“看來是我誤會嚴閣老了。”如此大的一筆資金來往豈是十個人能消耗完的,即使張居政提出這點,嚴藩甚至會拿出一張支出詳盡的賬單。這正是靠著世俗間的錢財與神仙錢的兌換比例不一樣,再加上張居政只是一介書生不知道山上的規矩,自然會在這方面吃虧,所以張居政識趣的閉嘴了。
看完了這兩篇奏摺,晉王就說道:“張學士可以如若沒要事稟奏,就退下吧,嚴閣老留一下。”
聽到這句話,張居政就退了下去,而嚴藩還是猶如一棵挺拔的松樹,端坐在那裡。彷彿之前的彈赫只是一件微風一樣的小事,恐怕這就是世人常說的泰山崩於面前而面不改色。
“嚴閣老,你說寡人應該派東部的誰去往韓國?”晉王問道。
“陳默、陳念。”嚴藩接著說道:“這兩人皆是九重天劍修,且體魄都堪比八重天的武夫,再加上是兩兄弟,配合默契,罕有敵手,此二人可為最合適。”
聽完嚴藩的說辭,晉王點頭允許道:“那就派這兩人去往韓國,記住,不要漏了風聲。”
“臣謹記。”說完,嚴藩就行禮離去了。
嚴藩回到嚴府,這是一棟佔地一畝半的廣闊宅院,通體由山上修士所用的墨玉木建成,再加上山上修士的陣法,進而達到延年益壽和聚時運的寶地。
嚴府內有一片小水湖,並在小水湖旁建了個亭梁,再往前則是四棟宅院,分別是給嚴藩的三個兒子用的,還有一個是嚴藩自已用的,再往前就是嚴府的正門,從正門走進去,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感覺這裡能使人寧靜,這正是因為這前門的環境簡雅有關,不會讓人覺得這裡十分豪華奢靡。
嚴藩走到正中間的那棟四層皆由墨雲木建成的房屋,走到四樓,按下一個暗格,進入一個暗間,他只是按了其中一個標有東部的格子,就小心翼翼的離開了,沒留下一點痕跡。
…………
晉國,東部,一個穿有緊身幹練的黑色服裝,後面印有東字,腰佩長刀的男子快步走向一對雙胞胎兄弟,這倆兄弟的穿著與那名男子並無二樣,只是袖口處印有三道金色花紋。
這兩兄弟的模樣並不出眾,屬於人群中常見的型別的模樣。
前面的那名男子將一封信交給這兄弟倆就抱拳離去了。兄弟倆開啟信封,只看到了六個字‘韓國,沉香鎮’還有一枚道印。
…………
一座高聳入雲的高山,突然間高山整個都被陰影遮住,只見一艘船身似劍的飛舟從高山中飛過,飛舟上一位面容白皙,五官清秀的年輕男子,男子看向下方,只見群山環繞,雲若大海,樹木點綴這群山,讓下方的美景多添了一些生氣之美。
此人正是萬劍宗林雲,此時他正乘坐著前往燕國的跨洲渡船,劍舟上雖稱不上熙熙攘攘,但也說得上是‘高朋滿座’只因這劍舟的船艙都住滿了客人,而且即使是價格是平常的十幾倍也依然不夠用,可見現在能在船艙裡的不是世俗間的權貴就是山上有名有姓的大修士。
而作為當今萬劍宗第十三輩的林雲可為是身份高貴的山上修士之一。
而要前往的燕國則是七國中經濟實力第二的國家,雖然它的版圖最小,但它的3俠義之風可謂遠近聞名,讓那些山下的遊俠和那些一心求道的人都曾聽聞過燕國的俠義之事。
林雲看著近在咫尺的雲海,卻沒有一點興趣,只見他眉頭緊鎖,心中逐漸有一股邪乎火湧出,殺意沸騰,只因他感覺眼前的雲變化成了一個人的模樣,讓他殺意止不住的湧出。
就在他要走火入魔之際,他腦海裡傳出一道年老的聲音“小子,靜心打坐”,接著,一股莫名的劍氣在他體內遊走,將他刺痛,也將他從入魔中拉了出來。
旁邊一位容貌秀麗的侍女注意到了林雲的異樣,就上前詢問道:“這位公子,你有什麼不舒服嗎,要我叫一下本舟的郎中嗎?”
“不用了多謝。”林雲面帶痛苦的抱拳說道,隨後他就急步的返回到了自已的房間,之後鎖好艙門,坐在木床上開始打坐靜心,只見他周身靈氣從氣府湧出,途經筋脈,再由自身根骨進行淬鍊,溫養神形。
進而達到全身皆可食靈氣而存,這就是長生之道。
山上修士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開氣府通筋脈,初登長生道。塑根骨凝神形,方可登堂入室。這四個境界被稱為下四境,是求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四個境界。而如何辨別天姿如何,主要看氣府境和根骨境,這兩個境界是看修士潛力如何的重要標誌。
氣府境看的是你能開出多大的氣府,能容納小溪一樣多的靈氣被稱為靈溪府;能容納河水一樣多的氣府被稱為靈河府;能容納大海一樣多的靈氣被稱為靈海府。這靈海府算是一般修士中的天才了,但在靈海府上面的則是擁有多個氣府或者是天生擁有壓勝的小人或物,這些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根骨境則是如它的名字一樣看一下你天生的根骨,前面的氣府境還可以靠自已的積累開出靈海府,如果是始皇帝之前的世道,有多個氣府和擁有壓勝之物的修士在氣府境就能拉開不小的距離,進而在後面的境界中讓人望塵莫及,可在始皇帝立下規則之後,許多所謂的天之驕子被卡在了九重天境,遲遲無法破境,成為那上四境中的第一境立境。反而是那些只能算一般的天才反而能破開九重天境,入那上四境。而根骨則是隻能靠氣運,大概被分為五種,便是那五行,看一下自已的根骨與哪種靈氣習性相近,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特異的根骨,如那可以自行產生劍氣的先天劍胚;還有異變的根骨可以與多種靈氣相融合;還有能蘊養浩然正氣的根骨或者是天生的佛法根骨,能在佛法上的領悟異於常人……
而林雲的氣府有點奇怪,他的氣府有三個,一個是正常的靈海府;第二個則是擁有一塊潔白的玉石做壓勝物讓他的第二氣府可以吸收更為純淨的靈氣;第三最為奇怪,是一片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那種。按理說,不管是哪種氣府都會有靈氣的亮光,即使是沒開過氣府的凡人在氣府的地方也會因此方天地的規矩而有絲絲的靈氣,絕不會像這般模樣。這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是多個氣府,所有的氣府應該是大小一樣才對,即使擴充也是同時擴大,不會像林雲這般,大小、形式都不一樣的情況。
林雲的根骨也與常人不一樣,他的根骨可以自行產生劍氣,同時還是變異的根骨,對冰性靈氣親和力極強,只可惜萬劍宗沒有什麼算得上是上乘仙法的冰性仙法,倒是有許多上乘的雷法、佛法、儒家浩然之氣的修行之法,甚至還有關於蠱術、御獸術……這樣與劍法無關的東西,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百家的收藏,是因為‘萬’這個字,許多萬劍宗的劍修都會以其他百家之物來輔助自已的劍法,只有極少的能以一劍破萬法的絕世天才會專修劍法。
而林雲屬於前者,他的劍法在八重天境中的劍修行列算得上是佼佼者,可是對上他的一生之敵林楓,那隻能算是一粒蜉蝣見青天,萬劍宗的宗主曾親自說過林楓的劍術之高可排進天下九重天境前三,這自然是把那些卡在九重天境的老怪物,達到九重天境的修道之人可有五百年壽命,而達到立境的修道之人可擁有2000年壽命。
可惜呀!如若不是始皇帝立的天地規矩,應該是在九重天境可有900年壽命。同時,始皇帝也讓立境的破境要求更加嚴苛,天下修道之人無不哀之冤之,但是天下百姓無不擁戴他,即使國家已經分裂,那些老一輩的人依舊有敬拜始皇帝的傳統。
林雲逐漸平靜下來,問道:“劍老,你的那位老朋友真的有辦法治療我的根骨問題嗎?”
林雲的腦海裡傳出一道聲音“林小子,我那位老朋友,不是我吹,當年我們人族登天之戰上就是靠他的陳法才破除了三大主神之一的魔主的魔障,就你體內的那點魔氣入體簡直不值一提。”
聽到劍老的保證,林雲才略微放心了一些,雖然林雲不知道什麼登天之戰,也不知道什麼三大主神,但他知道劍老的確能很大提升他的劍術,劍老的見識與劍意讓林雲歎為觀止。
不知不覺天色漸晚,林雲收拾了一下房間,走去了劍舟的廣場,劍舟一共三層,最上一層的無論是環境還是服務都是最好的,只有那些有錢有權的人或者是修道中的大人物才有資格在最上層,這第二層是最為寬敞,可以走到船板上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也可以看看山上修士之間的決鬥;還可以享受來自各國的風味美食。
林雲從第一層走下來,前往劍舟上的美食街,看著琳琅滿目的各類美食;聽著各個商販天花亂墜地誇著自家的美食;聞著各色各樣的食物香味。讓許多來到這裡的客人不自覺的嚥了一下口水,即使你是一位辟穀已久的修士也會想要嚐嚐這煙火人間的美味。
林雲走到一家飯館,這家飯館主人看著林雲的到來,立馬有眼見的親自前去接見。殷切的問道:“客官,承蒙你的光臨,我們小店的臘肉炒飯、醬汁魚肉飯可為燕國一絕,這可是老手藝了,這是我祖輩傳下來的,連那始皇帝都曾吃過我家的飯,這兩道名字還是他老人家親自取的。”
聽到店家的描述,林雲就知道店家只是為了讓客人產生興趣而打的噱頭,始皇帝的文才可謂佔了天下九鬥,而那剩餘的一斗則是古今往來的所有其他文學之士共佔。可見始皇帝的文才之高,怎麼會取這樣俗氣的名字。
不過這兩道菜名還真是出自始皇帝之手,始皇帝在知道這兩道菜之前沒覺得有什麼,吃完之後可謂痛哭流涕,之後就提筆寫下了這兩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