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展倡議,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共享發展是建設美好世界的重要途徑。發展自已,追求自身發展,從全球化中受益,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注意自已的發展。
和別人坐在一起,讓我覺得很煩惱。小楊不喜歡和別人坐的太近,今天因為團體活動,不得不和別人離 的近一些。開始的時候還好,但是後來的事情,就有一些讓小楊覺得不開心。有一人,好像很著急,著急離開位置,坐在最外面的小楊,就離開了位置。其實,也不是最想最早離開的,不過後面的人要是很急怎麼辦?另外一邊的人,還是很慢的離開位置,不然自已也慢一點吧,不過害怕別人催促自已的感覺。要是別人催我怎麼辦呢?應該讓開就讓開吧,注意自已不要受傷。即使站在前面,還是容易被人撞到,這真是一件讓人覺得不開心的地方。如果,我當時沒有站起來,而是慢悠悠地坐在原地不動,那麼會怎麼樣呢?不讓旁邊的女生從我旁邊走過嗎?說,等一下。人太多了,我等一下再離開,不然你去另外一邊走吧。不過,當時的想法,趕緊離開位置吧,馬上就要坐車回去了。
制度的優越性,一步不能完成的事情,那麼就要分為幾步來做。現在有很多的事情等著我去做,不能鬆懈啊。至於要不要先走的問題,既然自已坐在最外面,就有這樣的條件,不然就提前走吧。不知道如果我說了,現在先不走,那個女的會怎麼做選擇,是繼續要我起身,還是從另外一邊離開,這真是一個選擇呢。我能要求別人不從自已這邊離開嗎?這個事情不一定有什麼確定的答案,可是有一個準則,絕對不能受傷。
看著一個事情不能決定,那麼就不能簡單地去想。這件事情讓小楊想起了好多過去的事情,要怎麼做呢?要怎麼做?坐在外面要怎麼做呢?
資本最近好像經常被提起,一個有實力決定誰可以前進或者後退的資源集合體,那麼他就是一個資本。資本主義世界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生產過剩,一方面經濟發展,生產過剩,但是工人長期的貧困。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家讓工人們生產出超出工資的產品,核算下來,超出成本的產品,就被稱作剩餘產品。多出來的那一部分是工人無法支付的,就是說,工人就算把全部工資都花出去,也還有賣不掉的產品。剩餘價值規律,永遠有剩餘價值。資本家一定會,而且會爭先恐後的要求工人生產出遠遠超過工資水平的產品,生產率越高,產品的競爭力越強,在市場競爭中才能生存。所以,那些鼓吹消費就是愛國的所謂專家們到底在幹什麼?拼命的壓榨工人,把最多的錢收入資本家的口袋,工人是被壓榨的,怎麼還要怪工人不消費呢?不是我們喜歡存錢,而是沒有保障能夠讓自已撐過難關,只能依靠自已。不是生下來就要立志做一個苦行僧,而是根本就沒有錢,為了未來而苦苦掙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