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件事情被大家所追捧的時候,那一定帶有一定的幻想和誤解。就像是:年輕的孩子會十分單純,不會有什麼壞心思,是世界上最為純真可愛的生物,所以,全社會都要去保護他們,把他們奉為掌上明珠。這樣的宣傳或者是教化對於文定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一個大集體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接力,這樣才能把事情做起來,把力量統一起來。從大局來看,是這樣的,一些細微的事情就被抹去了。熊孩子這個詞語,在最近的社交媒體上出現的頻率很高,指的是那些年紀雖然很小,但是做的壞事能讓人咬牙根的小孩子。

一個沒有見過面的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的女學生,就能夠撇著嘴,吊著眼睛對另外一個女性上下審視,還能小聲嘟囔著什麼,這是一個未成年,說以呢?她不是什麼善良的人啊。年紀小,不代表她就是一個好人,相反她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壞人。難道你看見的那些沒有正經事,只知道扯淡的成年人們是一瞬間就蛻變成讓人討厭的樣子嗎?不是吧,應該是一點點積累的。眼神交匯的時候,小楊能夠明顯感受到,來自那個未成年女學生的挑釁眼神。也許幾年之後,她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可是現在的樣子就是非常讓人厭惡。

見得多了,甚至是覺得那些沒有必要的人,到底會怎麼樣,到底關小楊什麼事啊?落難了,就會有人伸出手幫助她。那小楊一直身處危險之中,一直被打壓,被傷害,請問有誰幫助過小楊呢?一個沒有被善待過的人,一個弱小的人,所以周邊的人會更加嚴苛地對待她。弱小的人會一直受到盤剝,而那些壞人,則會一直站在高地上,去指責圍堵一個弱小的人。

以前,看見一個人受到了傷害,內心會覺得痛苦,因為自已是好的。後來發現,每一個人都有自已的挑戰,自已的苦難。為什麼要一些低階的,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當做所有人的標準呢?小楊已經闖過了那個痛苦的時期,現在進入到新的挑戰階段,沒有人為小楊感到開心。反而要求小楊停下前進的腳步,要她回頭去幫助那些第一階段的人們。裡面還有那些死命要拉住小楊後腿,阻礙小楊前進的壞孩子們,憑什麼呢?這是他們的選擇,更是他們的報應。

一個人弱是有原因的,她的能力不夠,還是滿肚子的壞心眼。整天的鑽營,不知道好好的使用自已的時間,那麼,就是自已放棄了自已的生命,是自我了結。一個淘汰這麼快的時代,能用正當的途徑把一群人分別出來,真是對其他人的關愛。別說什麼他很好,就是因為什麼五花八門的原因,所以,他沒有完成什麼事情,不要相信這樣的鬼話。只看結果,如果沒有好的結果,那麼她就是不配,別去相信其他的。藉口是一個人的本能,做完一件事才是一個人的本事。

至於那些只配活在臭水溝的垃圾們,保持表面的平靜,就是做好了。別去心疼那些垃圾,那是公平社會的淘汰,多去學習那些優秀的人,才是正事。學習優秀,超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