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家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穩定糧食生產,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和迴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地處內陸的大省,在積極探索各種改革。步入新發展階段,各地的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之前沒有出現的情況,成為一個個難題,急切需要新的解決方式。對於集中突出的難題,更是要多加關注。沒有相應的體制機制建設,就只能像消防隊一樣到處救火,極大地拉扯精力,被動滯後,難免疲於應付,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出現了什麼問題。

面對上述問題,市委書記萬書記說道:“面對新問題,我們要開動腦筋,根據實際,探索既能夠解決短期現實問題,又能兼顧長效公平的鄉村治理新模式。現在的經濟形勢千變萬化,作為擁有極大生命力的鄉村,決不能成為經濟建設的薄弱一環。建設富有生機活力的鄉村,就不能天天內鬥,減少矛盾、化解矛盾,才能讓所有人過上好日子。主要矛盾要解決,同時把干擾主要矛盾解決的次要矛盾也要解決。鄉村治理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應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以行政管理為主要手段向行政、法律、道德等手段的綜合運用轉變,聯合作戰,效果要看得見、感受的到。”

省裡提出了這些要求,市級認真學習。市的鄉村面積廣大,人口將近有400萬,這裡的自然條件適合人類生存。現在的郊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新建設的街道乾淨平坦寬敞,成片的草地和綠樹成蔭,鄉村的美景令人沉醉。可是,誰能想到這裡原來問題重重,不僅經濟落後,汙染嚴重,甚至社會治安混亂。現在的郊區,原本屬於下屬的鄉鎮,是一個有名的問題村子。

這個村子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人心不齊,小團體嚴重,小打小鬧經常有,甚至還會打架鬥毆。因為徵地補償問題,鬧得人心惶惶,每天都有村民在村委會爭吵,村裡沒有得出結果,村民們就去市裡討要說法。村子裡的集體資產幾乎為零,沒有辦法做實事。

當然,經過一系列措施,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現在的鄉村治理有力度有效果。關於治理措施的相關學習檔案被轉發到單位,領導要每一個進行小組學習,作為三學一做的內容。檔案放在群裡,每個人都可以下載。

“思思、小楊,群裡的檔案看見了嗎?”

“看見了,王哥。”

思思正在用電腦瀏覽檔案,回答道。

“那好,這個檔案是關於參選鄉村治理優秀典型的學習資料,咱們省獲得了全國的優秀獎,算是一份承認吧,這個村子正好是咱們市的,你們兩個學習一下,寫成學習筆記。”

“這個村子是咱們市的?還得了全國的獎呢?這麼優秀!”

小楊一臉震驚,覺得不可思議。省不是富裕的地方,近些年發展經濟並不容易,內陸省市承接一二線城市的產能,在家門口解決就業,增加國內生產總值。乘著經濟發展的順風車,人民群眾的生活確實得到了提升,這是肉眼可見的變化。

“沒想到咱們這也能出這樣的事情啊,過去十幾年,我看新聞,都是什麼學生食堂食物中毒,類似的負面資訊。現在能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的優秀獎,真是可喜可賀。唸書時候外省同學總是問我一些刻板印象,這樣的新聞多了,就不會再問我蠢問題了。”

“這樣的新聞會上市級媒體吧。”

思思問王哥,突出成就應該被宣傳。王哥點點頭,說道。

“這樣級別的獎項一定會上市級媒體的,還會去現場採風,記錄新變化嘛。”

“村裡做了什麼,還真不錯。”

“都寫在學習資料裡了,有興趣的去搜一搜,有影片資料吧。”

“好的,王哥,真可以去查一查呢。”

小楊對一個村子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十分好奇,有一些不相信。二十幾年生活在農村,她太明白沒有支柱產業,很難經濟繁榮。那麼這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能取得如此成就呢。帶著疑問和懷疑,小楊開始閱讀。

首先,建設一個有力的黨支部。村裡狠抓黨建工作,狠抓黨支部班子自身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配備了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村民擔當村子黨支部委員會委員和村民自治委員會委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村支部和村委會成員。新班子把中心工作放在村民最關心的問題上,重點核查經濟賬,比如說低保補助、危房改造基金、臨時救助等惠民政策,全力解決影響團結和諧的問題。還要爭取專項補助資金,整治垃圾亂堆村容村貌問題,完善家用水、居民用電和道路等基礎設施。還要提供公共服務,比如說綠化鄉村,晚間亮燈、建設公共廁所和清理違章建築等專案。解決了這些問題,村子樹立起嶄新的形象。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實現更好發展,就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從宏觀層面發揮制度優勢,不僅新選了村兩委,還成立了村民理事會,讓村民主動參與到村莊事務的管理和決策中來,以增強鄉村內生髮展能力。

比如說,幾年前,為了落實村企攻堅專案的規劃建設,村民理事會就發揮了大作用。到每家每戶積極宣傳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關注幾個重點問題,如何成立合作社、如何分紅、土地流轉定價等細節廣泛徵求意見,全村的人都支援。

鄉村組織是個非常大的概念,建立和完善以黨的基礎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改善農村民生。後來,村民理事會又充實了部分企業代表、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等,共同參與村裡的事務,增強了專業性。這個隊伍越來越大,還吸收了村組幹部、老黨員、致富能手等。在良好氛圍中,引導全村人前進。盤活土地資源,引進優勢企業,成立合作社等,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物質和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深入發掘村民道德規範,透過修訂村規民約,規範村民行事規則。蒐集整理家規家訓,評選模範家庭,還組建籃球隊,舉辦農民文化體育節。拉近村民心靈,充實村民生活。

從曾經的問題村子,到如今的全國鄉村治理優秀獎,成為和諧村,朝著共同富裕前進。走鄉村善治之道,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村民自治,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中心向基層下移。這些年的發展實際,給新時代新農村建設寫下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