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市政府在外省舉辦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宣講會,吸引了不少雙一流研究生投簡歷。單位新進的幾個研究生就是透過人才引進通道,來到單位上班的。本市的優勢是: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廣闊的前景。雖然經濟沒有一線城市發達,但是貴在生活安穩緩慢,能有個人休閒。在職業前景上看,單位是新建立的集體,在工業行業會大有作為。所以年輕人來到這裡,不僅可以領略創業建功的喜悅,還能感受自然、享受生活。進入會場,市編寫的《人才引進政策編選》小冊子,發給進入會場的人員。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為了更好的建設本市工業產業,做出了巨大改進提升。

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以市級關於人才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加強全市人才工作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向國內外優秀人才敞開最熱情的懷抱。制定《人才引進行動計劃》,不斷完善人才引進、管理、評價、流動、激勵、保障等領域的制度體系,打好制度基礎,為廣大人才來本市幹事創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才引進行動計劃》出臺後,本市立即梳理了現有的人才政策,為了更好的配合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緊急制定了一批急需政策,調整更改了一批過時政策,逐步建立健全人才制度體系。引進人才還有培養人才,使用人才,最後留住人才,那麼在人才服務方面就要做好相關工作。

人才服務工作要讓人才工作的好,生活的好,沒有後顧之憂。經常慰問關心人才的日常生活工作。還要提供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的專業技術在當地能夠大展身手。除以之外,還有頂尖人才引進計劃,看見計劃的名稱就能知道,這項計劃面向的人群是頂尖人才,身份是某專業的博士、海外著名大學畢業,參加過大專案,能夠挑起專案的大梁,主持工作的人才。對於高階人才,開出的待遇更是要好。比如免費分房子,解決配偶工作,解決戶口,讓子女順利進入當地學校唸書。這些好的政策,切實解決了人才們的後顧之憂,也大大吸引了各方的眼光。

看到這些和自己相仿年紀的人才們,小楊有些失落。因為她也曾想要考取研究生,最後登頂博士生。前幾天去給送可以評選市級優秀執法人員相關評選檔案,和那個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中專生,後來一直努力學習工作,一路綠燈,考上研究生,又在導師的幫助下考上博士生的人交流。內心雖然一部分是因為可以見到帥哥心動,更大一部分是因為羨慕他沒有放棄,最終實現階級躍升,如願實現自己的博士夢想。如果小楊繼續在考研路上堅持,是不是自己也能同他一樣,實現自己對於學歷的追求。

對於學習這件事情,痛苦大於辛苦。要是辛苦一點,就能實現目標,小楊是不怕的,是願意付出的。可是,有的科目是不管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學習明白,好像有希望卻總是失望的痛苦,時時刻刻折磨著一個學生。考研成績還沒有公佈,小楊就知道自己沒有希望了,還在失望痛苦中時。楊老爹和媽媽為小楊指出了未來的路,即使沒有立即抽身,還是反覆建設後,走上了父母鋪設的道路。道路是明確的,可這不代表著這條路是簡單的。多少次想要放棄,因為不會做的題,因為遇上不靠譜的培訓老師,因為一個班的牛馬蛇神。這些外部因素,再一次極大傷害了小楊追求上進的心。現在回首歷史,細細比較後,慶幸父母的堅決態度和自己失敗多次後堅持到底的決心。

“爸,我們教數學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回答我的問題,他好像在故意為難我。我只要問問題,他就說這都不會,問你的同桌。大家都會了,那麼我講吓一個題。根本不管我的疑問,不在乎我是不是會做題。”

電話這邊的小楊,向楊老爹哭訴培訓老師的不負責。這樣型別的培訓十分昂貴,一天就要幾百塊錢,考試前的幾天,標價更貴,能一天一千多元。這些都是父母辛苦賺的,不敢亂花,省吃儉用存下的錢,小楊揹負著屈辱和不甘心,一步一步繼續前進著。

“要堅持下去,遇到不會的題,就好聲好氣地向老師提問,一定要弄懂題目,千萬不能糊弄。好像做題速度提上去了,其實在實際題目中遇到,還是不會做。”

楊老爹耐心勸導著,年紀大了都能明白,一生中留給自己的機會沒有太多。在有機會的時候,一定要緊緊抓住,只要成功了,一輩子就沒有太大的難事了。

“可是,我花了那麼多錢,他竟然都不給我講題,天天跟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的逗趣,特別噁心,教課反倒是不上心了,煩人啊,我都想弄他。”

“你去那是學習了,不是跟他鬥氣去了,等咱們考上了,就不用搭理他了。畢竟他能站在講臺上上課,那就說明還是有一定的本事,學會他的本事,這是最主要的。”

“我知道了,爸,我會好好學習的。我看其他人不都是像我一樣,每天焦慮的難受,班級裡好多女生十分悠閒,和上學的時候一樣,打扮地漂漂亮亮的,不緊不慢的生活,完全不耽誤社交生活,我著急上火,她們聚在一起對我指指點點,也是傻子一群。”

補習生活更是魚龍混雜,原來以學校為單位,接觸到的人差不離是本校的學生,能力水平還有保障,現在離開大學校園,什麼牛鬼蛇神都能聚集在同一個教室裡,原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對待同一場考試態度天差地別。

“她們是來玩的,或者是來找物件的。自己考不上,就找一個能考上的男朋友,純屬扯鹹淡呢。也有可能是父母逼著來的,大家都在參加考試,自己也隨大流去考試吧。那能考上嗎?多少人競爭一個崗位?一分就有多少人呢,高考是決定去哪個學校,這場考試關乎工作,更是重要。”

那幾個小太妹,每天對小楊冷嘲熱諷,弄得人心煩。為了避免過多的衝突,付出過多情緒,小楊採取充耳不聞的策略,不過全班級的人都在看笑話。真是奇怪,在這種生死存亡的時刻,依然有人在浪費時間。所以說,千萬不要可憐任何一個人,現在受的苦都是當初做下的孽,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經過幾番周折,小楊考試成功,家裡也算是放鬆不少。參加市級單位推進人才引進活動,讓更多素質優秀的人才進入本市。這時候,小楊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想象著是不是其中一個人淘汰自己。

從一個方面失利,也許會從另一個方面得利。那幾個小太妹即使個別地方優秀,在總體上沒有優勢。現在已經過了將近7年,那些玩世不恭,大搞小團體的太妹們,已經步入中年前期。面對現在雞毛蒜皮的生活,會不會後悔當初要是能靜下心來學習,可是時間是公平的,不會給傻瓜們第二次機會。想到這裡,小楊不禁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