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看看這個。”

辦公室主任王哥,遞給來一沓材料,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把這裡的情況總結一下,過幾天要召開省裡座談會,咱們市被邀請介紹經驗。咱們汪市長參加此次會議,根據這些材料,為汪市長擬寫一份發言提綱,三天後給我。”

王哥說話乾脆利落,幾句話就把意思交代清楚。

“嗯...,王哥,這麼重要的事,我怕我做不好。”

小楊入職幾年了,人際關係處的不好,和同事都說不上幾句話。最近調入了辦公室,平時做一些輔助工作,擦擦桌子,拖拖地,跑腿送檔案。哪裡有事就去幫一把,其實是不重要的小角色。現在收到為領導寫會議發言提綱的任務,不免覺得壓力山大,首先想到的是推辭。

“年輕人嘛,多鍛鍊一下,這只是擬寫,最終還是要我把關。你把實際情況瞭解一下,這裡有幾個具體場景,把這幾個情況的大概寫清楚,他們都是關於“數字城市建設”的資料,邏輯性強。千萬不要有畏難情緒,多鍛鍊,文字能力自然就上來了。”

王哥做了十年的秘書,服務過五任市長,是個經驗老道,資歷深厚的工作者。多年的工作經歷,練就了他氣定神閒的氣質,遠遠超過了他45歲的年紀。

看推脫不過,也有著躍躍欲試的衝動,小楊想著藉著這個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畢竟,小楊從小就是文藝愛好者,小學時就投稿報紙、雜誌,長大了廣泛閱讀,大學時參加學院的編輯社。既然已經到了辦公室,就不能一直做著保潔保姆的工作,在專業上也應該有所成就,讓那些欺負過自己的人看看,咱們是憑著真才實學考上的大學生。於是,略帶拘謹的回答道。

“王哥,那我試試,儘早寫完,你給看看,有啥不合適給我改一改哦。”

王哥瞅著小楊,樂了,說道。

“你就寫吧,要想市長看見,要幾道程式呢。”

“好的,王哥,收到。”

看著桌子上這厚厚的資料,小楊心跳加快,這是她第一次寫發言提綱。暗自發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寫,讓別人滿意。

資料全部是文字,滿滿的一整篇。這真是一份巨大的任務,要怎麼寫的簡潔明瞭,還能包含所有要點呢,懷著忐忑的心,小楊開始分析材料。

第一個事例,老年服務中心服務社群的老年人,透過智慧機器人點餐。將近80歲的老奶奶按下開關,對機器人發出語音指令,機器人用稚嫩童聲清脆悅耳的播放出今日的選單。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得到指令,上門提供服務,把老人的點餐送到家裡。

第二個事例,介紹了本市數字城市發展的歷程。由於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建設,切實解決了老年人需求。市物聯網產業園的科技公司利用物聯網、雲端計算及大資料等技術,對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進行了升級改造,應用場景更加豐富,服務更加優質。這樣成功的升級改造,讓市抓住了資訊化先機,乘著“數字中國”的東風,積極擁抱數字浪潮。市成立了“數字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數字城市“中長期發展規劃。從建設養老服務平臺的軟體產業園到多行業投入數字經濟產業,整合市相關治理資源,服務數字經濟產業公司建設。

第三個事例,建成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帶。2000年,當時的軟體園區只有幾家企業,產業規模不過12.7億元。如今園區產業發展突飛猛進,收入已經超過幾千億元。不僅如此,在空間佈局上,市重點打造環中心城區的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帶,東西南北地面均建有“軟體園-高新園-物流產業園-大資料產業園“。

第四個事例,市拓展與民相關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數字城市建設,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不斷拓展眾多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打造全民APP,居民透過軟體完成日常生活需求,出門購物、地鐵公交等刷臉可完成支付。如今,該APP已經發展成為市移動網際網路的統一便民入口,為市民提高高頻使用的便民服務、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等近百項。

第五個事例,市打造數字城管系統。市的城管系統覆蓋了全市所有的公共設施、道路交通、市容環境等城市管理專案,是一張“電子地圖“。一體化線上監測、實時分析和遠端調控城區水系,“超級大腦“交通資料平臺實現點對點快速處理賭點。

第六個事例,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紡織廠用“數字大腦“實現資料的實時獲取和智慧挖掘,讓生產更高效。茶業集團利用物聯網追溯體系,對基地種植到銷售終端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

通讀完全文,小楊只覺得眼睛痠痛,脖頸僵硬,在座位上伸懶腰。

省裡召開的是“數字城市“建設座談會,因為本市乘著數字中國的東風,市裡的領導重視數字城市發展,說明是有先見之明。在前期有長遠眼光,積極引進發展數字產業,不僅在經濟上得到輝煌成績,還對老百姓個人生活提供不少助力,除此之外,對於城市管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加強也是正面影響。差點忘記了,數字改造傳統產業,有助於生產決策和質量保證。

這麼多的積極影響,所以才會被邀請,在座談會上介紹經驗。

怎麼排篇佈局呢?寫的有條理有邏輯性,只是生硬的羅列要點,一條一條的列出來明顯不符合發言提綱。

皺著眉頭,小楊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市重視數字城市建設,首先是因為看到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建成,物聯網產業園的科技公司利用物聯網、雲端計算和大資料等技術打造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有了成功經驗,市裡成立的“數字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長期規劃,才有了後續的數字城市建設。其中的因果要講得清楚,不對,小楊再一思考。企業的引進、批准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牽頭、批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是市裡對於數字城市建設的一次試水,等到正向的反饋,根據成功經驗,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推廣拓展,原本只是一枝獨秀的軟體園到百花齊放的數字經濟產業,從一個個部門跑審批到線上辦理,都是數字城市的具體體現。

古人說:三思而後行。這話果然沒錯,沒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怎麼能寫出一篇好的發言提綱呢?汪市長作為發言人,自然要以市裡在建設數字城市的統籌規劃為要,介紹數字與各行各業的結合,對於個人、企業、治理效能和經濟的影響。

數字產業更興旺,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

一篇文章在小楊的腦子裡漸漸清晰了起來,一沓文稿整理為不超過500字的提綱,字字珠璣也不為過。室內昏暗的環境提醒小楊,現在已經很晚了。起身站在窗前,看著樓下車水馬龍的街道,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寫出嚴肅生動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