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前面就是正大別館了,你看,太子的華蓋!”
韓決提醒道。
“太子怎麼還親自出來了?”長孫費有些疑惑。他心想:“按理說他這會兒已經知道了來的是我,不是王宣,他不生氣?”
“沽名釣譽罷了,九行哥哥說,這太子慣會博賢名。”
“不可這樣,韓決,”長孫費敲了一下韓決的腦袋,“他是個好太子。”
“九行哥哥說,他越好,長孫家就越不好。”
“不要老聽那狐狸胡說。你是我的護衛,還是他的護衛?太子是君,我們是臣,現下謹記忠心二字,我們這次代替大將軍來鶴國,裡面的事一環套一環,別人不知道,你難道不知道,若是出了差錯,從咱們到大將軍都要死。”
長孫費沉著聲音告誡道。
“知道了,還有大小姐嘛,”韓決護住後腦勺,抱著胳膊道,“下次見面,求求將軍一定要和她敞敞亮亮地說開了,別像現在你在意的事她不在意,她在意的事你又對著幹,明明你流血又流淚的,不比那個蘇娑差,大小姐那兒倒得不來一點兒好。”
“不要再說‘大小姐’這幾個字了,在太子那兒尤其給我記住嘍!”長孫費揚鞭,作勢要打韓決,韓決趕緊策馬先向別館開道。
長孫費心內正發愁,“就算這次任務圓滿完成,王珺那兒還背個欺君之罪,這場能不能圓回來真是難說。”
馬向前走了幾步,一抬頭,長孫費看見了周庭徹。
周庭徹不僅是他們的家族陰影,更是長孫費自已的童年陰影。鍾貴妃和他的姑媽皇后鬥法時,他還是個一團孩子氣的小人兒,那場爭鬥本質上是兩敗俱傷,鍾家基本全員覆沒,就這點來說,可能他們家還好一些。
但是祖父和父親不這麼想,畢竟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鍾貴妃,而她還留下一個孩子,她的姑媽和太子表哥卻都沒有了。這打擊對祖父太大了,他的最後幾年,在長孫費的印象裡,幾乎沒有說過話,但開口必是咒罵鍾家和周庭徹。當得知周庭徹被投入冷宮時,祖父高興得跟什麼似的。
後來,王宣和王珺的父親,那了不起的寇隱丞相,最終還是把他撈出來了,寇隱全力支援周庭徹,一路扶持著他成了太子,照這勢頭他大抵就是未來的華國君主。
長孫費的小叔父的意思是,現下他祖父和父親都不在了,不如干脆向太子示好,畢竟臣不能與君鬥,而且說到底周庭徹當時也是個孩子,本質上是個不完美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寇隱力挽狂瀾,他九成九也要交代在冷宮。
長孫費的弟弟覺得不行,人定勝天,周庭徹一天不登基就一天大有可為,故而應該支援四皇子周庭恩。
最後兩邊讓長孫費決斷,長孫費的決定是兩邊都不阻止。這造成了兩邊下注,有投機的嫌疑,所謂“腳踏兩隻船,踏不好就船翻人亡”。
但長孫費沒辦法,他無法徹底地倒向這位準新君。一是父輩留下的囑託,二是他不怎麼想承認的,那就是王珺因為他父親對周庭徹沒有底線的“偏愛”而十分恨他。
長孫費還記得,一年前,他和王宣駐軍瓊沼,金雍傳來訊息,寇隱要讓王珺入東宮。他倆合計了半夜,怎麼去搭救王珺。結果沒過一個月,王珺自已跑來了,她說:
“我已經解決了。沒哭沒鬧沒上吊,我就告訴爹,如果逼著她成親,這親她就成了,但新婚夜她見了周庭徹,高低得給他一刀,報弟弟的仇。爹氣得半死,讓我滾出京城。”
長孫費翻身下馬,已是英姿勃發。就算為著王珺曾經和周庭徹差點成了親,長孫費想自已也不能被他小瞧了去。
“臣定遠軍右將軍長孫費參見太子,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長孫費行禮。
“長孫將軍免禮。”周庭徹扶他起來。
薰城今日氣溫不低,周庭徹穿著褐色的裘衣,手竟然還是冰涼的。
“以為你們明天才到,不想這會兒就到了,不愧是定遠軍。”
“兩國議和,茲事體大,太子千金之軀,不敢怠慢。”
兩人客套著,坐到了上堂。
長孫費先開口道:
“大將軍家中有喪,形容枯槁、不能成行,所以由微臣前來護衛太子和談,請太子恕罪。”
周庭徹擺擺手,道:
“我已知曉,理該如此。”
他本欲細問,但是王珺死於紫夫人之毒,說起來又繞不過她母妃和長孫皇后的舊事,長孫費也算是長孫皇后的至親,周庭徹對長孫家一直心中有愧,故實在鼓不起勇氣細問。
最後,只能化作長長的一聲嘆息,“卿何薄命!”
嘆息完,周庭徹看到薰城的知府,忽想起一件急事,“我和將軍商議一事,本來應該明日再議,但是,實在緊迫。”
“太子請講。”
“在將軍來之前,鶴國王都的聖旨傳到了薰城衙門。後天,明月夫人就到薰城了,她是我的姨母,要勞煩將軍與我一同去接應,她到別館後,還需定遠軍保護。”周庭徹說。
“那是自然。明月夫人也是為議和事宜嗎?”長孫費問。
周庭徹輕輕搖了搖頭,道:
“鶴國的禮部尚書和鴻臚寺卿已經和我國接洽,正式議和在五日後。鶴國這邊議和本是鶴國皇帝親臨,但他忽然病重,所以由鶴國大皇子李稟代表鶴國前來,現在李稟未至,叫我姨母先來,以示禮數週全。”
“如此,但憑殿下吩咐。”
周庭徹微微頷首,又道:
“我國議和的文書,將軍要不要看過?”
“微臣一介武夫不懂這些,議和大事自有陛下和太子殿下定奪,各位大人斡旋。”長孫費趕緊推辭,他心想:
“我只負責護衛,議和扯皮與我可不相關。”
“依著父皇的意思,定遠軍在北邊是打了勝仗,可西邊尤勝將軍那裡敗了,鶴國又很有誠意,已經許諾要將薰城讓出,我們邊防正缺這樣一座大城,果真如此就大好,其他的,該爭的時候爭,該讓的時候也可以讓。”
這個訊息讓長孫費大喜過望,忙問道:
“殿下,我剛來這裡,想讓薰城的知府大人,帶我去了解薰城城況,我好佈防。”
“正好利用他查查桃花寨的事,或許能尋回青晏。”長孫費心想。
周庭徹對著薰城知府說:
“那就有勞孫大人了。”
那位孫大人趕忙站起來,對著長孫費行禮:
“在下孫東林,久仰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