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小墳山,難道是那座有陰屍和飛僵的山?
如果他說的是那座山,什麼叫把陰魂帶過來?陰魂明明已經被巖啟超度了!
兜帽男好像知道我在想什麼,咯咯笑著,道:“你們的車啊,車上還有寄體,我放的。你們離開那麼久,我放幾個寄體很容易的。”
他好像很高興,笑得全身都在抖,道:“還有那個酒店經理,我好心賜他奪神印,還跟他說,只要我換上你的身體,他就是最大的功臣。誰知道,他聽了後竟然要殺我。哈哈哈,他竟然要殺我。”
他攀住我的肩,親暱道:“你是不是也很想殺我?可是怎麼辦?你的朋友全中了我的圈套,而你只能看著,我都替你著急,你快想想辦法救他們,然後再把我殺了,哈哈哈。”
這會兒我反倒冷靜了,思慮再三,發現能用的只有神威將軍了。
就在我想該怎麼把他召喚出來的時候,沒想到心念剛起,他竟然就現身了,出現在兜帽男身後。
兜帽男臉上一僵,迅速回頭,神威將軍一拳打向他,他閃身躲開,這一拳打在椅子上,將椅子打了個四分五裂。
“我都忘了,你還有這麼個東西。可他夠看嗎?”
兜帽男的影子站了起來,是那尊邪神。
俗話說,仇人見面分為眼紅。
邪神上次被神威將軍扯去一條胳膊,這次一見面立刻打了起來。
兜帽男趁此機會又朝我這邊來。
這一次他沒有客氣,手持匕首兩三步到了跟前,對準我的脖子就刺來。
千鈞一髮之際,褚宇猶如神兵天降,一腳踢飛匕首。
兜帽男愣住了,我也愣住了。
巖啟的聲音在屋裡響起,道:“你果然還沒走。”
兜帽男一回頭,巖啟就在他身後。
趁著他回頭的功夫,褚宇如獵豹般竄出,兜帽男後背上突然冒出一張人臉,褚宇一驚,腳下慢了慢,人臉對著褚宇衝過來,他的護身符紅光一閃,將人臉擊散。
而巖啟也到了兜帽男跟前,不見他有什麼動作,兜帽男便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他一倒下,邪神也消失了。
巖啟來到我身邊,在我脖子上摸了一下,我頓感全身又麻又酸,難受得很,但好歹恢復了知覺。
“萬萬,你沒事吧。”
“我沒事,你們怎麼樣?”
“我們也沒事。”
我摸了摸脖子,手上沾了一點血,道:“他用什麼刺的我?”
“骨刺。”巖啟攤開手,掌中躺著一枚繡花針一樣的骨頭,“這是陰屍的指骨磨成的刺,陰氣極重。刺入人體,短時間能讓陰氣竄遍全身,讓人失去行動能力,不過還在他扎得不深。”
褚宇鬆了一口氣,道;“還好還好。”
“你們什麼情況?剛剛我看見你們倆都被陰屍抓住了,還有那個假的我呢?”
“讓巖叔跟你說,他可是把我們都騙了。”
巖啟說他在來的路上便發覺車裡陰陽不對,他檢查之後發現了幾尊寄體,他猜一定是有人跟著我們,為了不打草驚蛇,他沒有動寄體,也沒有把這事告訴我們。
等到了這裡,見到石老闆手臂上的奪神印時,他這才確定跟著我們的就是兜帽男。
為了後面路程的安全,他決定在這裡除掉他。
他知道兜帽男絕不會輕易現身,於是他決定將計就計,藉口晚上才替石老闆取出奪神印,給他機會讓他出手。
“養屍是我巖家的看家本事,你真覺得你把屍體埋在花圃之下,我會察覺不到嗎?”
“哈哈哈,察覺到又如何?你敢殺我嗎?你殺了我,褚志國他們幾人的魂魄,你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褚宇聞言大驚,上前擰住他的衣領,道:“是你搞的鬼?”
“當然是我,除了我還有誰能將他們魂魄一分為二,輕鬆帶走。巖家養屍,陰家養鬼,這是常識。”
“我常識你大爺。”褚宇掄起拳頭就砸,兜帽男被打的滿臉是血,依然咯咯笑著。
褚宇還要打,巖啟道:“小褚師傅,夠了。”
“瞧瞧,還是年紀大的會心疼人。”
巖啟眉頭一皺,在他腰上點了一腳,這一腳看起來很輕,卻疼得他瞬間縮成了蝦米。
巖啟在他額頭上畫了一個鎮鬼符,他頓時又如殭屍般挺得筆直,大著舌頭哼哼唧唧,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巖村長,我爸真在他手上?”
“這件事他應該沒有說謊。”
“啊?!”
“別擔心,我會讓他把他們放了。”
“你準備怎麼做?”
巖啟嘴角浮現出一絲詭異的笑容,道:“他不是想要換身體嗎?那我就替他換一具。”
巖啟說話算數,當晚就開壇做法,把兜帽男的魂魄換到了一位老祖身上。
換魂之後,兜帽男陷入了沉睡,我問道:“巖村長,你這樣不是在給他增加實力嗎?”
“巖氏本族殭屍無法違背村長命令,”他頓了頓,道:“說來好笑,因為詛咒我們離開村子就會死,但反過來如果死了再離開村子就不會有事。所以自古以來,村裡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煉屍、控屍上,希望能借助殭屍的力量,尋找破除詛咒的法子。但殭屍就像一把雙刃劍,控制不好便會反噬自身,因此每一具殭屍在被煉化時都會施加封印,這個封印都是由村長來封,只要封印在,他們就無法違背村長的命令。”
“難怪他們連包都會幫你拿。事不宜遲,你快讓他把褚叔的魂魄交出來。”
“還得等等,得等他適應了老祖的身體,他的意識才會醒來。”
褚宇剛剛一直瞪大著眼睛旁邊聽,這會兒拍手道:“太牛了,巖大村長。有你這門手藝,那不是想要什麼身體就有什麼身體,想要啥頭換啥頭,要不你跟萬萬合夥開個整容醫院,這不指定賺大發了嗎?”
巖啟苦笑著搖頭,道;“換魂對魂魄損失極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即使換了殭屍的身體,也活不了多久的原因,這是違背天道的大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