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鍾!”李鍾站在船頭,眼神上下掃視著眼前這個自縛投降的男人。“你呢!”李鍾反問。

“李將軍好!在下陳漭!”陳漭微微躬身表示行禮。

“帶下去!”李鍾盯著陳漭,兩人眼神對視的時候,他總覺得陳漭此人不簡單。為了以防萬一,現在還是先將陳漭收押起來比較安全。

就在這時,陳漭突然開口說道:“李將軍不打算問我一些問題?”

李鍾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復了冷靜。他微微一笑,回答道:“來日方長,陳將軍不必急於這一時。”說完,他給了身邊的明軍士兵一個眼神,示意他們立刻登船收押。

士兵們的動作非常迅速,他們將武德一式背於背上,肩上扛著繩子,稍微一個助跑,借力登上欄杆,然後敏捷地跳到了對面的戰船上。

他們的身手矯健,動作熟練,都是精銳之士。這都是李鍾在這段時間特訓的成果。

另外還有幾個士兵正在兩艘船之間搭建橫板,以便於兩船之間的人員來往和物資搬運。

所有的事情都在有序地進行著,整個場面看起來井然有序。

突然,一聲巨響打破了平靜,原來是一發炮彈擊中了其中一艘船,瞬間引發了一片混亂!

陳漭毫不猶豫地從高處跳下來,而在下方早已埋伏好的清兵們則趁機解開了他身上的繩索。

要想成功欺騙敵人,就必須做到真實可信,因此陳漭將自已綁得結結實實,這也確實騙過了李鍾。

至於炮彈則是來自被包圍的某艘船上的清兵發射的。

由於船隻之間緊密相連,當炮彈擊中目標時,巨大的衝擊力迅速傳遍每艘船。

儘管陳漭他們乘坐的船裝備不如大明的船隻先進,遠距離炮擊無法對敵人造成威脅。於是,他們決定孤注一擲,冒險假裝投降,等到靠近大明遠征軍的艦隊並進行近距離炮擊,哪怕玉石俱焚也要拼個魚死網破!

清軍指揮船上面能戰鬥計程車兵都躲在甲板附近,只有少數和陳漭一起裝作投降!

李鍾這時才發現是自已大意了!

隨著這聲炮響,明軍明顯受到了影響,原本整齊的佇列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李鍾臉色瞬間變得難看,心中充滿了憤怒與震驚。

“陳漭!好狠的人!”所謂的投降只是一場騙局。

但是事發突然,前去收押的明軍士兵已經一隻腳踏上了清兵的戰船。

李鍾發現情況不對,急忙高呼:\"回來!\"

然而,此時那些士兵卻來不及把腳收回來,慣性驅使著依舊向前走去。

就在這時,從四面八方湧出了一群隱藏在暗處的清兵,他們手持利刃,兇狠地向那隊明軍撲來。

由於毫無防備,這一個班的明軍士兵很快便陷入了困境,最終全部慘死在亂刀之下。

這些清兵自知必死無疑,因此下手格外殘忍,完全失去了理智,彷彿只是在發洩內心的憤怒和絕望。

明軍士兵的慘狀李鐘不敢再看,他不再猶豫,果斷下令。

\"不要活口!射擊!\"

既然陳漭選擇了想死,那麼李鍾決定滿足他的願望。

明軍的戰船重新開始啟動,緩緩向後退去。在後退的過程中,明軍將士們迅速做出反應,紛紛半蹲在甲板上,以戰船的圍欄作為掩體和槍托,瞄準正在暴亂的清兵,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傾瀉出大量的子彈。

等到距離拉開到合適的距離,明軍戰船側過船身,側舷的十門的火炮露出了獠牙。現在陳漭被明軍呈圓形包圍其中,十五艘戰船,也就是有一百五十門火炮炮口對準了他們。

“開火!”李鍾喝聲道。旗兵立即打出旗語,眾船一起行動,炮聲隆隆。

五艘清兵戰船在無數的炮彈傾瀉打擊下,變成了海上的碎片,海水被鮮血沁染成紅色,隨著海浪浮動。斷肢殘臂、浮屍以及不停撲騰的清兵,隨著夜幕一起漸漸地被大海吞噬。

施琅伴著明軍的炮火倒是睡了一個好覺。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明軍越強,他就越會被清廷重視!

畢竟,人的價值是互相對比的,就像司馬懿不能離開諸葛亮!

就算是空城計也要好好的配合演出!

於是,明軍火力全開的時候,施琅知道機會已經到了,此時不跑何時跑!

麻溜的直接就下令撤退,美其名曰暫避鋒芒,退回澎湖再做打算。

至於出去支援的五艘戰船,施琅完全不管他們,自求多福,能回來最好多個見證,不能回來,他也不虧!

最後這五艘戰船在李鍾清掃的過程中,捎帶手就給清理了!

吳三桂在福建密切地關注著這場海戰,心中忐忑不安,當他得知陳蟒的軍隊被明軍全殲時,頓時大喜過望!連連拍手稱讚“施琅賢弟果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這一招借刀殺人實在是高明,不僅藉助了大明遠征軍的力量,還順便幫我們除掉了一個難纏的對手!”

施琅在退回澎湖後,深知自已的失職,立即寫了一份摺子向朝廷請罪,並詳細稟報了當前的局勢和戰況。在這份奏摺中,施琅描述了他們如何歷經千辛萬苦才攻克澎湖,但在追擊澎湖敗逃的鄭氏水師時,卻遭到了大明遠征軍的襲擊。由於大明遠征軍實力強大,他們無法與之抗衡,最終導致陳蟒總兵不幸犧牲。

朝廷接到摺子後,對其中的細節產生了懷疑。然而,此時北方的局勢尚未穩定,時常爆發叛亂,使得清兵無法大規模南下。此外,清朝一直以來都以騎射技藝著稱,對於水戰方面缺乏專業人才。因此,儘管存在疑慮,但朝廷目前也只能暫時相信施琅的說法。

雖然這次南征鄭氏造成了福建水師不小的損失,作為水師提督的施琅難辭其咎,但是當下正是用人之際,朝廷無奈只能口頭批評施琅,然後讓施琅繼續訓練水師,準備繼續南下,屆時將功補過。

李鍾在澎湖區域巡視半天,確保施琅不會追擊之後,帶著隊伍離開,追趕張翰的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