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黑煙從明軍戰船上面升騰而起,兩者之間的距離一直就被控制的剛剛好。

不多也不少!

陳漭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

人力終究還是比不過機器!

清軍追了好一會,實在追不動了。不僅如此,在追擊的過程中,陳漭身邊的戰船折損得更加嚴重。原本出發時有三十艘戰船,如今已經只剩下了一半。而大明的戰船呢?他們根本就沒追上,甚至連邊都沒有碰到。

\"將軍!不能再繼續追了!\" 有的參將著急地規勸著陳漭,希望他能夠放棄追擊。他們深知,再追下去只會讓更多計程車兵失去生命,而且也不可能取得勝利。

陳漭臉色陰沉,緊緊咬著牙關。他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但現實擺在眼前,他不得不承認。

這場戰鬥他們已經輸了!

此刻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漭和他的手下們竟然在不知不覺間被李鍾帶出了老遠,遠得連施琅的主力軍都看不到了!

參將們頓時心急如焚,因為他們原本擁有的戰船數量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如果繼續這樣追下去,一旦遭遇敵人的埋伏,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陳漭氣得狠狠地在船欄上捶了一拳,憤怒地吼道:“撤!”他心裡很清楚,如今的處境相當危險,如果再繼續追殺下去,不僅毫無意義,甚至有可能會把自已給賠進去。於是,十五艘戰船開始互相掩護著調轉方向,準備撤離戰場。

然而,要讓這些龐大的木質戰船順利轉向並非易事。就在這時,李鍾敏銳地察覺到了陳漭的企圖。“想跑?沒那麼容易!”他縱身一躍跳下了瞭望臺,並迅速招手示意找負責蒸汽機的技術員過來。

何宇他們雖然成功的將蒸汽機和戰船結合在了一起,但畢竟技術實在不行,材料的雜質多,質量也就比較差,不能夠長久地執行。

因此何宇他們為了確保安全之前做過極限測試,大致預估出來一個時間段,只要在那個時間段之內,基本上都不會出現意外。

所以,李鍾這才詢問一下技術員。技術員很快就灰頭土臉的從底艙來到甲板。

“團長!您找我?”

“對!辛苦了!咱們的機器還能支援多久?”李鍾想要追擊清軍,現在距離施琅的大隊清軍有著不短的距離。他想要趁機吃下這股清軍。

技術員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說道:“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保持這樣的速度,我們最多隻能堅持半個小時左右。”

“那加速呢!”以現在的速度風箏清軍可以,但是追擊不行。

技術員掏出西洋買來的大號鐘錶,算了算時間,拱手道“團長!大概還能支撐一刻鐘!”

李鍾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著。一刻鐘的時間,要追上並殲滅並非易事,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好,我知道了。密切關注機器的狀況,隨時向我彙報。”李鍾叮囑道。

技術員點點頭,轉身回到底艙繼續工作。

“傳令!全軍出擊!殲滅清軍!”李鍾高聲吩咐道。

他站在船頭,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逃竄陳漭。

甲板上的眾營長們聽到命令後,紛紛向李鐘行禮,“是!”

隨著一聲令下,船上計程車兵們迅速行動起來。

濃烈的黑煙再次升騰而起,這一次比之前更為濃重。船速也再一次得到提升,彷彿脫韁的野馬一般向前飛馳。

明軍戰船如同一支利箭,迅速完成了掉頭動作,並以驚人的速度追趕上去。

此時,攻守形勢發生了逆轉,攻守易型了!

現在是李鍾追,陳漭逃!

撤退途中,陳漭回頭才發現,剩下的十五艘除去折損以及掉隊的,最後也只有四艘還緊緊地跟著陳漭。

他只剩下五艘戰船了!

終於,他看到了施琅,施琅的主力船隊就在前面,只要施琅船隊上前,他們就得救了。

“快去!把求援訊號掛上。陳漭其實心底有一點慌了,他害怕被追上。這種來自碾壓的心理恐懼讓他不敢直接面對自已的死亡。

死亡也是第一次他覺得距離自已這麼的近。

施琅坐在搖椅上,聆聽著副將彙報情況。

他還是比較高興的,直到目前,至少一切還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將軍!陳總兵他們深陷包圍,求援訊號都已經掛上了,總兵他需要我們的支援!”有幾個參將出列跪地彙報。

施琅非常高興有人願意跳出來,省得他要割肉,讓自已的人去送死。

“幾位說得對,就有你們領兵五艘,前去求援!”施琅用餘光看了看這幾個,算不上是大才的將佐,而且平時也和陳漭走得比較近。正好一鍋端了!

幾個參將點起人馬駕起五艘船就準備前去接應!

等到幾人離開船隊,施琅就下令,全軍後退,拉開距離。

主要是施琅擔心明軍的緩衝距離不夠,以防明軍看到自已在這裡然後就不敢上前追擊,那可就誤事了。

陳漭也將施琅的一切行為都收入眼底,他算是看出來了,施琅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從制定計劃開始,施琅就一直把難啃的骨頭給他啃,雞籠嶼那裡,施琅的援軍姍姍來遲,他從北邊帶來的五十艘戰船折損了一半,戰後還假惺惺的給自已補充了十艘戰船。現在看來這十艘戰船的人,也是施琅用來稀釋他的船隊的,聽調不聽宣。

如今只派五艘戰船接應,明擺著要他死在明軍手裡面。

陳漭嘆了一口氣,下令“停止撤退!”他的雙手緊緊的握住木質圍欄,反正橫豎都是一死,他決定放手一搏。

陳漭的船隊放慢了速度,最終被包圍。

陳漭已經讓人掛起了白旗,所以李鍾也就沒有再繼續炮擊,只是帶人圍了他們,準備接受投降。

兩支隊伍越來越靠近,明軍士兵準備跳船去接收俘虜。

“我投降!不知,將軍能否告知名諱!”陳漭自縛雙手站在甲板上等著大明遠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