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游擊戰
抗戰:泰山奇兵,血戰三湘 九點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
李忠華的話讓原本急躁不耐煩的張本忠愣住了。
站在這滂沱大雨中,張本忠的眼神急劇變幻。
要說戰爭時期最有價值的,其實不是錢。
而是糧食。
張本忠雖然貪生怕死,但也心有義氣。
此時此刻,他還真是被李忠華給說動了。
天青色大雨中。
李忠華看著張本忠繼續嚴肅地說道:
“營長,鬼子現在才突破我們的防線,它們一定會乘勝追擊,全速進攻。”
“但它們的輜重部隊就沒那麼容易全速行進了。”
“我料定,它們為了直趨長-沙城,一定會疏於後方輜重補給的守衛戒備。”
“只要我們埋伏得好,這仗能打!”
“你信我!”
張本忠聽著李忠華這言語,再考慮之前李忠華所言所料,臉上神色交織而去。
他看向兩百來號人的隊伍,而隊伍裡所有人均是靜靜等著他的命令。
一位老兵臉頰顫抖,用濃郁的申城口音說道:
“營長,打吧!”
“我們那麼多弟兄犧牲了...”
“就這麼走了,大夥心裡不痛快!”
老兵言語一出,另外幾人也開口說道:
“打!”
“營長!跟那狗日的拼了!”
“打!”
窸窸窣窣之音,卻顯得那麼堅定。
張本忠臉頰僵硬地看著眾人,心中還是不知如何下令。
而李忠華看著張本忠說道:
“營長,這附近我熟。”
“福臨鋪有一個山頭,能從高打低,是個埋伏的好地方!”
張本忠再聽李忠華這話,也再沒有堅持。
他狠狠咬牙,出聲喝道:
“打!”
“和小鬼子拼了!”
兩百來號人均是舉起手中武器,站在那嘩啦啦的大雨中喊道:
“和小鬼子拼了!”
“拼了!”
畫面由此,來到福臨鋪。
從第六師團強渡新牆河之後,守備一線的國軍195師便退至福臨鋪。
他們的任務是以福臨鋪為中心,在距長-沙城40至70公里之地構築阻擊防線。
此時的福臨鋪早已響起轟隆的槍炮聲。
想來應該是195師正在與曰軍戰鬥。
而福臨鋪後方的某個山包處。
一條泥濘的山路里,只見一支鬼子中隊正在艱難前行。
“一二!”
“一二!”
一隻只鬼子在大雨中,推著那搖搖晃晃的卡車。
在陣陣吆喝聲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長長的山路上,有許多車輛都陷入了泥沼之中。
粗糙一數,竟有三四十輛大小不同的車輛。
其中包括了180式自動貨車、94式自動卡車、95式迷離自動貨車、以及豐田自動貨車等等。
這裡的‘自動’,自然不是自動擋。
而是相對騾馬牽引來說比較自動化,便稱之為標有‘自動’的名頭。
除了自動卡車之外,甚至還可以看到幾輛95式挎鬥摩托車。
那三蹦子挎鬥上還架著一挺機槍,用作護衛戰鬥作用。
這一支隊伍正是第六師團的一支輜重中隊。
大雨滂沱。
山路泥沼。
鬼子的輜重中隊在這裡行進困難。
運載著輜重的車輛都陷入了泥沼中。
此刻。
長長的山路泥濘遲滯,聲聲吆喝隱約風雨中。
“一二!”
“使勁!”
“嗨!”
“嗡嗡嗡!”
運載糧食的卡車車輪呲溜溜地空打轉。
泥水嘩啦啦地四處飛濺。
而大雨不停落著落著,原本稀鬆的泥地變得愈發深沼。
許多卡車的車輪都深深陷入泥沼中,進退皆不得。
車鳴空蕩的時候。
鬼子中隊長西次少佐騎著高頭大馬朝前而來。
駿馬踏過泥濘,尚且深深沒入泥沼,艱難前進。
西次少佐看著阻滯在山路上的隊伍,臉上神色僵硬無比。
現在曰軍前鋒部隊勢如破竹,沒想到它們卻被爛泥巴擋在了這裡。
一旁騎著馬的佐官出聲說道:
“長官,我們的部隊一小時才前進了一千米。”
“這樣下去,我們的速度將大大放慢。”
西次少佐聽到這般彙報,狂妄地出聲說道:
“大雨攔不住我們戰無不勝的第六師團!”
“讓警衛步兵全部投入協助!”
“另外派出小分隊徵集民夫!”
“務必儘快透過!”
一旁的佐官趕忙低頭回道:
“嗨!”
於是許多原本正在戒備的鬼子步兵也加入推車的佇列。
喧囂中的山路上,鬼子揮舞著鏟子挖掘,拉扯著繩索,蠻力推著,試圖將車輛退出泥沼之地。
事實上它們不過白費勁。
即便離開了這裡,前面也還有沼澤地。
前面的前面還有沼澤地。
整個戰場在一場大雨中化為澤國,鬼子的裝甲卡車在哪裡都行進困難。
至於就地徵集民夫?
這三湘之地的堅壁清野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別說民夫了。
它們在山村裡連一粒米都別想找到。
大雨淒厲中,遠處的矮山高坡裡。
幾個人影微微晃動。
那是才來到這裡的李忠華等人。
張本忠遙遙看著那喧鬧遲滯的山路,緊張地縮回頭。
關鍵是這種事,他張本忠還真沒幹過。
心中忐忑沒底,張本忠轉頭看向一旁的李忠華問道:
“怎麼打?”
李忠華縮回腦袋,朝著李本忠說道:
“迫擊炮先炸。”
“哪個車陷得深,就炸哪個!”
“迫擊炮炸響,手榴彈全部丟出去!”
“動作要快,下手要狠。”
“趁它們都在泥巴地裡,狠狠給上一刀!”
張本忠聽著李忠華這計謀,覺得十分可行。
但他還是擔憂地說道:
“小鬼子不好打。”
“我們必須有個後手。”
李忠華果斷看著張本忠說道:
“後手就是,它們撤我們就上,有增援就撤,打不過也馬上撤退!”
“不做糾纏!”
“絕對可行!”
其實李忠華並不知道,他現在這種‘撤退進攻’戰術,正是游擊戰的基礎。
在許多人的眼裡,國軍似乎永遠是正面戰場與曰軍抗衡。
其實不然。
就在這南-嶽軍事會議後,國軍的游擊戰也就地展開。
別的不提。
張本忠沒想到李忠華竟如此聰慧機智。
他對李忠華的‘撤退’後手十分贊同。
“好!”
張本忠看著李忠華問道:
“我們從哪裡開始下手?”
“要分開進攻嗎?”
李忠華思考一二,看著張本忠示意:
“不分開。”
“突襲打得就是一個氣勢。”
“一定要全軍壓上!”
李忠華其實並沒有說白,是他擔憂打不過鬼子。
鬼子的槍法很準,在中距離國軍幾乎難以匹敵。
其單兵素質也很強,需要兩三人才能幹掉一個鬼子。
與其分開,還不如集中力量予以戰鬥。
如果打不過,全部集體撤退也有個照應。
其實做出這戰鬥部署的時候,李忠華心跳炸裂不止。
他第一次感受到戰術命令的沉沉責任。
畢竟要是失敗了,那下達作戰命令的他可是要親眼看著戰友犧牲。
壓力之下,為了避免犧牲慘烈,李忠華特意咬牙說道:
“手榴彈給我一箱。”
“我丟得遠!”
“等我炸完了,我們再一起衝上去!”
李忠華現在射擊技術或許並不高超。
但是手榴彈他丟得確實是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