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了,一切都矛盾了。到底是什麼在催促著我,讓我迫不得已繼續前進。

褐色圓盤式的鐘表高掛在黑板框上面,正中間的位置,能讓所有人看的它裡面秒針的移動,緩慢卻又迅速,我越是緊盯著它越是感到害怕。

瞧,那珍貴的時間正在溜走!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學校那麼重視時間的意義,在各個角落放滿了鐘錶,不僅如此,他們還會透過廣播每時每刻提醒我們。不過,對於天真爛漫的學生,我們心裡想只會是“瞧,快要下課了!”

偷看時間的人不止是我一個,每個人都會時不時抬頭瞟上一眼,他們都在期盼早點下課,好快點奔向食堂。我也在盼望,我也想快點離開,吃點飯然後去睡一覺。

這往往是最難熬的時刻。時間很奇怪,我們也明白每當我們不去注意它時它就會飛快溜走,然而只要我們開始緊盯著它它也會莫名慢條斯理起來,就好像一位表裡不一的宮廷小姐。說這一形象卻不代表時間也如她一樣可愛。這種度日如年的感覺,讓人煩躁,可當我們熬過之後,再回過神細想時又會不禁錯覺時間還是走得很快,讓人感嘆。所以說它像古代的宮廷小姐也確實沒錯,因為是過去的,虛假的,又太過美好,所以現在想起也只能感慨感慨。時間留給我們的終究只有遺憾。

很快,下課鈴響了。我的同事倏地跑出教室門,我也不想落後,緊跟在他後面。這是一場稱得上拼命的路途,很多人拼盡全力衝向樓梯,無數雙鞋底重重拍打在瓷磚地面上,聚集起來便像打雷一般。“轟隆隆”的響聲,連這棟教學樓都被震動。

樓道里很快擠滿了人,推推嚷嚷,我夾雜其中,也是一心想著快點去往食堂。這條路並不遠,但跑起來實在是太累人了,你必須全力以赴才能逃離密集的人群,更早地到達,但凡有了些遲疑之心或是一點小失誤,比如鞋帶開了,突然滑倒什麼的,便會被其他人後來居上,人海會將你吞沒。

我一直跑到了那條連線下沉式操場的長道,有些累了,或許我的鞋帶開了,或許我並不需要這麼早去吃這一頓午飯……我可以先回到寢室做些其他事情,過個十幾分鍾再去,到時人也不會多到哪去。可都已經跑到了這,半途而廢也不好,就一直跑到了食堂,終究還是要排隊。不過,前面的人並不多,五分鐘左右也就能排到自已。

打好飯菜我與同桌坐在一起。

“你咋了?一直心不在焉。”他問我。

“沒有,在想一些事而已。”

“高考?”

“是。”我接著他的回答點了點頭。

“感覺考不上好的大學?”

“有點,不知道該往哪走,時間太快了。”我說。

“開什麼玩笑,繼續努力就好了,明天的事明天再說。”他嚥下嘴裡的飯,又嘆了一口氣。有人從他旁邊走過,他將側出去的腳小心收了回來。

“我也有同感,倒不是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學……考上是一定能考上的,但之後呢?又該做什麼呢?繼續,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那也太無趣了。弄的我最近有些煩,你也是吧?其實大家都一樣,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他繼續往嘴裡推送著食物,心中的焦慮沒有影響到他的食慾,“也無所謂,以後再說吧。”

他很開朗。吃飯,給身體補充能量總是會讓人高興一些,我也不禁緩和了下來,沒再去想那些令人矛盾的事。或許睡個午覺過後我就會忘了今天的想法,或者到第二天,現在的焦慮只不過是一時的。

用完午飯,回到寢室後心裡沒如心裡那般所想,緩和一些,冥冥中那些關於未來與現在的矛盾還縈繞在我的心頭,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很是煩悶,只好來到陽臺透透氣。今天天氣不錯,大海像一張乾淨的藍色便籤紙,上面落了些玻璃碎屑,閃出五顏六色的光。

我趴在陽臺的護欄上,探出三分之一的身子,一邊百無聊賴地看著那些要去食堂而見過宿舍樓下的學生,一邊感受從海面吹來的涼風。

路過的學生,他們是快樂的,像行軍蟻一樣。

我渴望,但不喜歡。我想我渴望的不是真的去成為某一動物,只是有些厭倦瞭如今這種不明所以的生活。若是我足夠無知,從來不曾想過自已的未來該怎樣走,僅僅只是隨波逐流,為了生命的延續而活,像動物一樣,不去思考為什麼。(大多數人其實也就這樣,所以人也是動物,沒什麼高低貴賤。)如若這般,我想我現在也就不會在這裡自顧自憐,像個怨婦般唉聲嘆氣。這從不是錯誤的,它只是普遍的。所以我一直羨慕無知的人,永遠不用去矛盾生活的意義。然而我去想了,我知道了,這些矛盾也就躍然紙上了。可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它,它卻一直存在,不停折磨著我。

生活太可怕了,變幻莫測的像一團濃霧,永遠困擾著你卻又抓不住也驅不走。做事之前我喜歡先考慮後果,試問自已能不能承擔得起這一時的選擇;去參加這個比賽吧,能得個好看的獎,但你要知道之後的一個星期你可就失去了休息時間;要不就此輟學,去擺弄些自已喜歡的事,反正你也無法理解學校這種往往復復的學習有什麼用,吃飽穿暖也就夠了吧?

因為不確定,所以感到害怕。一切努力、選擇都顯得毫無意義,畢竟你無法保證你一定就能成功。努力就會有回報,這句話不知道騙了我們多久。而如今一想到連努力都不一定有回報,心裡就會惶惶不安,面對這個未知的生活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呢?依靠運氣?在努力面前,運氣就顯得令人厭惡了。

我不知道,而生活也會繼續。這些從樓下經過的學生,不久他們又會再次經過這裡,到了第二天也是,迴圈往復,直至畢業……那個時候就能結束了嗎?結束這樣的迴圈。

感覺心裡已經扭成了一團。我應該立即逃離這裡,先去付出一些實踐才行。其實也沒真正邁出這一步的勇氣,就算真這樣做了,怕是連校門都出不去吧?用不了半個小時我就會被抓回來。學校的保安,老師,還有我的父母,他們會覺得我瘋了。我的父母會因為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而痛哭吧?還真是個大逆不道的孩子。

我有些疲倦,身體無力得厲害。或許我是真的病了。我無法理解這個世界,與這個生活了。畢業之後,如若看不清這個世界,我們還是會跑到那個迴圈裡。倒不是這種迴圈往復的生活有多麼可怕,多麼無意義,讓人害怕的是不自知,真像個動物一樣了。

消費,商家們不斷生產新的產品讓我們消費,我們不會感到無聊;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應該相互競爭,要不然就會餓死;你是個有個性的人,你有你的特點,你與他人終究無法相互理解,所以也沒必要去了解別人或者讓人來了解自已。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充實的一生。最後就像橡皮擦一樣,用一生與世界的汙垢相撞,不斷磨損,直到最後,剩下一地裹滿汙穢的殘渣。

很多人都是這樣,然而普遍的也不是正確的,可我又無法擺脫普遍去做到的正確的,只能原地徘徊,繞來繞去,像之螞蟻又像一個原本筆直的線條現不明所以的繞成了一團亂麻,還越收越緊,讓人頭腦昏沉。我不該這麼痛苦,沒有人能夠規定我一定要忍受這份痛苦,我完全可以逃離。

我站在陽臺上,感覺身下的護欄搖搖欲墜。可自殺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想要的如何解決,長久的解決而不是一瞬間的解脫。

可我找不到。

時間還在往前走,我卻既不敢為未知的未來選擇一條道路,也無法忍受此時此刻的折磨,我又要回到那反反覆覆的,痛苦的生活當中了。無力,癱軟無力。失去目的,就沒了動力。

上課,下課,思考,發呆,無意義地消磨時間。同桌不知道因為什麼下午一副高興模樣,其他人也是。我好奇詢問,他告訴我今天是週五,上完下午的課就可以回家了,年級主任也是大發慈悲捨得讓我們離校。

對於這個訊息,我也不禁喜上眉梢,期待起下午放學。中午之前的那些苦惱像些笑話般的漸漸從腦海中淡去。其實,細細想來它或許就是某種笑話,只是我一時的偏執,只要冷靜下來,比如就算今天不放假,再睡一覺後,到了明天,那些苦惱與矛盾也會就此藏匿起來。當然,未來的某一天它還是會出現,類似於某種慢性疾病,只要不將它徹底除去它就會慢慢加重,總會在某一天要去我的性命。

至少不是今天,我有些累了,對人生的思考就到這吧。轉而開始思考起要不要收拾些東西在回家,比如穿舊了的衣服,老師佈置的作業等等。思來想去,直到回到寢室時,拿出經常揹回去的揹包一時又什麼都不想裝了。衣服可以在學校洗,沒必要帶回家,作業就算帶上也不可能碰,就什麼也不帶吧,包袱全部甩到腦海,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