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九六三年的夏天,華北平原地區發生了一場特大洪水,給當地老百姓帶來沉重的災難。當年黨中央就向全國發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省級政府成立根治海河指揮部,縣裡成立工程團,公社成立工程營,村大隊成立工程連。

出河工的時候,每年都是由大隊支部書記和大隊長指派一名村幹部帶隊,考慮到每年工地上都有磕磕碰碰受傷的,還有就是今年的挖河任記是開挖黃驊縣的“南排河”,駐地在黃驊縣滕莊子村,那裡離海近,都是鹽鹼灘塗,飲用水的水質差,怕河工們到那裡以後水土不服拉肚子,所以就安排張峰當帶隊的連長兼隨隊醫生, 李崇熙當副連長。

到了啟程的日子,張峰吃完早飯就揹著藥箱來到大隊部門口,等“上河工”的人們到齊了以後就出發了。

這次李家莊“上河工”的共有24人,帶隊的是張峰和李崇熙;運送物資的是高潮巖;做飯的李廣平;挖河的河工20人,每人都推著一輛小推車,車上裝著行李,挖河的工具等。

到了挖河工地以後,每個村去的人都要成立自己的食堂,自己還要搭工棚,食宿都在工地上,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所謂的工棚其實就是搭的“窩棚”,搭建窩棚很簡單,就是在上級給劃定的區域內,挖一個一米深的長方形的坑,面對挖河工地的方向,開一個出口作為通道,在坑上面用十幾根木棍紮成架子,固定在坑框上成單脊形,再用高梁秸稈做的箔搭在架子上,除了留出出口,其他三面都要封閉好,再塗上一層泥,工棚就做好了。在工棚裡面往地上鋪一層葦蓆,河工們就能人挨著人,睡在葦蓆上面了。河工們勞累了一天後,在裡面呼呼睡上一大覺也感到很舒服。

出河工這活是又累又苦,就是因為當時全靠人力和原始的生產工具來施工的。不論是挖河,還是挖溝渠,都還是用鐵鍬挖,泥兜子挑,柳筐抬,獨輪車子推。

上級劃給每個村的都是“硬指標”,要在一定時間內人均必須完成多少土方。河工們要一鍬一鍬地挖,一擔一擔地挑,一筐一筐地抬,一車一車地運。

特別是挖到河底的時候,用挖出來的土築的堤也到了堤頂,這是最累最苦的時候,肩挑著一百多斤的泥筐,要從十幾米深的河底,一步一步地挑到十幾米高的堤頂上。

越是到河底,滲水也會越多,河底下的土方,必須搶在被滲出來的水淹沒之前挖走,河工們只能晝夜輪班奮戰,和滲水搶時間。

因為李家莊派出來的這20個河工,都是“車軸漢子”棒小夥,大部分都是武術隊的,再加上張峰和李崇熙指揮有方,安排合理,所以挖河的進度遠遠超過其他的河工隊。

眼看勝利在望,即將奪得竣工第一名,得獎勵得流動紅旗的時候,書記大隊長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由於滕莊子村的飲用水又苦又澀,難以下嚥,剛開工的時候,李廣平都是先把一鍋水燒開,然後加入半斤釀造的食醋,加入食醋的開水靜置兩三個小時以後再喝,適口性就大大提高,也淨化了水質,這是張峰安排給李廣平的配方,為此,張峰還特地讓大隊長李佔江在鄉政府醋廠搞來了一大桶食醋,大概有50多斤。

現在開工已經一個多月了,李廣平看到一大桶食醋就要見底,也覺得這麼長時間了,河工們可能也適應喝這種水了,就減少了食醋的加入量,甚至有時候一滴也不加,先是幾個40多歲的河工開始拉肚子,雖然張峰及時安排服藥,但是病號還是接二連三的出現,短短几天就病倒了十幾個人,剩下沒病的人幹活兒計程車氣也是大大的跌落,眼看著局勢在逐漸逆轉,李家莊村的“河段”被落在了後面。

那時候挖河都是大會戰,挖一條河甚至要動用全省的河工,因為工具的原始落後,也就只能採取“人海”戰術了。每個參加挖河會戰的村都會分到一段“河段”,相鄰的“河段”開挖後都在分界處留下一道埂,河工們管那道埂稱為“壟溝”,也就是“地界”,明明挖到最後是一道道的高“牆”,不知道為什麼偏要叫做“壟溝”。

張峰看到別的河段都乾的熱火朝天,自己村的河段冷冷清清,幾個沒拉肚子的小夥子,有的在無精打采的挖土裝筐,挖一鍁直一直腰,站一會兒,還時常把土扔到柳筐的外面。等著擔筐的小夥子,更是把扁擔戳在地上,一隻手扶著扁擔,一隻手叉腰,悠哉悠哉,看那架勢,你永遠裝不滿這兩筐土才好呢,那就不用我挑擔子了。

李崇熙大聲嚷嚷也不管用,喊到誰的名字,那個人就動一動,催動了這個人,那個人又歇著,嗓子都喊啞了也不頂用,張峰看在眼裡,心裡暗暗叫苦,也是無計可施。

正在這時“喵”的一聲貓叫,就見一直跟在自己身後,幾乎寸步不離的那隻“小靈貓”“ 嗖”的一聲竄到張峰的面前,兩隻後爪著地,身子站立了起來,兩隻前爪不停的比劃著,“喵喵”的叫著,好像要和張峰說什麼。

這時候的小靈貓,已經不是剛剛跟隨張峰時的模樣了,一隻獨眼泛著藍光,炯炯有神, 身體圓潤,毛髮錚亮。

張峰雖然不懂貓語,不知道小靈貓說的是什麼,但是他明白,小靈貓這也是在為挖河的進度著急了。

透過這些日子和小靈貓的朝夕相處,張峰也知道小靈貓不是一隻普通的貓,小靈貓能做很多普通人都做不到的事。比如說張峰想要借別人家的什麼東西, 只要和小靈貓說一聲,小靈貓在他面前轉幾圈,那件東西就會出現在圈內,張峰使用完以後,小靈貓圍著那件東西再轉幾圈,那件東西就又還回去了。 張峰雖然也會穿牆而過,想去什麼地方就能去到什麼地方,但是經常一走神就會在半路上停下來,有時甚至正好停在別人家的屋子裡,為此也鬧出了很多尷尬的事情。

張峰見小靈貓一直叫個不停,很著急的樣子,就蹲下身子撫摸了一下小靈貓,然後問道:“毛毛,你是不是有辦法能加快挖河的進度”?“毛毛”是張峰對小靈貓的暱稱。

小靈貓點了點頭,然後四腳著地,做了一個匍匐的姿勢,看那架勢就要往前衝。

張峰急忙拍了拍他的後背說道:“毛毛彆著急,白天搬運,勢必會引起轟動,甚至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咱們晚上再過來吧,我和你一起做法”。

張峰和小靈貓一前一後回到工棚,又給這十二個病號服了藥。然後張峰來到另一個工棚,也就是食堂所在的棚,找到正在做飯的李廣平問道:“平叔,病倒了這麼多人,是不是給他們喝的水沒燒開啊?我這兩天也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了”。

李廣平也沒隱瞞:“張大夫,咱帶來的這一桶食醋快吃完了,做飯的時候還得用點吧,總不能用到一滴不剩吧,我看來這裡這麼長時間了,大家也都適應喝這種水了,就在燒水的時候少放了點兒醋, 這不,今天燒水又按量新增的食醋,估計桶裡的食醋也就還夠燒兩鍋水的了”。

“哎呀!你怎麼不早說呀平叔,這種苦鹼水是要經過幾輩子的人慢慢適應, 咱們剛來這一個多月,怎麼能適應的了呢”?張峰著急的說道。

他怎麼也沒想到, 病因竟是出在李廣平私自給燒開水“減料”上,也怪自己這些日子,一直忙著爭先進,只關注了挖河的工程進度,沒有關心一下食堂上的事情, 這才出了這麼大的事兒,埋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只能想辦法補救。

張峰接著說:“ 平書,我又申請了一桶食醋, 一會兒就安排人給送過來”,說完就和小靈貓一起回到了病號們住的工棚。

剛到工棚門口,就聽到裡面有說有笑的,進到裡面一看,原來是高潮巖正給大家講“笑話”呢, 剛才還東倒西歪躺著的這些病號,此時大家把高潮巖圍在中間, 個個都在興致勃勃的聽“笑話”,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張峰笑著對大家說“大夥兒病好了,還不抓緊時間去河段上幹活,咱們已經落後了”。

正聽到興頭上的大夥兒,看到張峰進來了, 也都有點不好意思。 高潮巖見大家都沒說話,就對張峰說:“張大夫,你就讓大家夥兒再休息一下午吧,這拉肚子剛好,身子還是虛弱的,再讓他們恢復恢復,明天天一亮,就讓他們起早去河段幹活”。

張峰說:“ 好吧,那下午讓沒得病的幾個人也別去河段幹活了,都休息一下午, 讓大家養足精神,明天早起重新開始大幹,一定要爭第一,爭當先進河工隊”。

“噢噢噢,好!” 大家聽到張峰這樣說,都歡呼雀躍起來,齊聲答應。

晚上二更天的時候,幾十公里長的整條河段上已經看不到一個人,勞累了一天的河工們, 都已經進入了夢鄉,月光下的挖河工地上一片寂靜,只能隱隱約約朱聽到河工們打呼嚕,放屁,咬牙,說夢話的聲音。

忽然,河堤上出現了一個人影,正是張峰和小靈貓來到了李家莊村的河段上。

張峰對小小靈貓說:“ 開始吧”,說完從懷裡掏出一塊灰色的土麻布, 這塊土麻布是崔法師送給張峰的, 崔法師雖然還沒有認張峰這個弟子,但是從心理上已經接納了他,就送給了他一塊無所不能,充滿魔幻的土麻布,崔法師祖傳下來只有兩塊“魔幻”土麻布,就送給了張峰一塊兒,和自己的那塊布幾乎一模一樣。

張峰把土抹布蓋到自己村河段內的一處凹進去的堤上,然後對小靈貓說:“10筐土10筐土的搬運吧, 不要著急,也不要貪多,我祝你一臂之力”。其實不用張峰的土麻布,小靈貓也能自己把土搬運過來,只是功力消耗的太大,這樣兩個人配合就能減少功力的消耗。

就見小靈貓圍著這塊土抹布不停的轉圈,就見土麻布慢慢的隆起,隆起,一會兒就形成了一個小土堆。張峰拿起這塊布在緊挨著小土堆的旁邊鋪上,小靈貓就又不停的圍著土麻布轉圈兒,很快就又轉成了一個小土堆,就這樣,張峰不停的鋪布,小靈貓不停的轉圈兒,直到五更天也就是凌晨四點左右,張峰聽到有人起來解小便的聲音了,這才起身收起土麻布,對小靈貓說:“我們回去吧”。

回到帶河工的小工棚,沒有驚動李崇熙和高潮巖,輕手輕腳的躺回到自己的鋪位上睡下了。

天一放亮,李崇禧就招呼李家莊村的所有河工們一起去了河段上,準備幹一陣活兒再回來吃早飯。

等到大家夥兒趕到河段上一看,都驚呆了,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天還剩下大半槽子土的河段,現在只剩下少半槽子的土了,說是土,也可以稱為泥,因為有的地方都隱隱約約的有水滲出來了。

大家都很納悶兒,這是哪個河段上的河工整個晚上的不睡覺, 偷著幹活,還挖錯了,把我們的河段給挖了。大夥兒高興壞了,“噢噢”的歡呼起來, 李崇熙 三步並作兩步的跑回工棚, 把正在睡覺的張峰喊起來:“ 張大夫快醒醒,快醒醒,咱們的河段被別的隊給偷著挖了”。

張峰坐起來揉了揉雙眼,說道:“ 怎麼可能?天底下哪有那麼傻的人呢?放著自己的河段不挖,去給別人挖? 是人家嫌這活兒不累,還是人家累迷糊了”?

“我看是你李崇熙看到咱村這“河段”落後了,著急上火的迷瞪了吧”?

李崇熙顧不上說別的了,拉起張峰就往河段上跑。

跑到河段上一看,兩邊“段鄰”的兩個村子帶隊的村幹部,也在這裡檢視呢,大家都是一臉的懵逼,除了張峰知道是怎麼回事,其他人無一例外的都認為是別人晚上偷著幹活,想著爭第一,卻挖錯了地方,把李家莊的河段給挖了。

別的村的河工們,滿眼的都是羨慕嫉妒恨啊! 有幾個人還嘀咕著: “這好事怎麼輪不到咱們身上呢”? 有李家莊的人回道:“ 沒準兒下次就輪到你們了,回去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