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10點多,張和清夫婦正在屋子裡收拾碗筷,準備給看護王婆婆家院子的人們去送飯。
就聽到外面喊:“爸爸,娘,我回來了”。
“噔噔噔”,隨著一陣腳步聲,張峰跑進了屋內。夫妻倆一看,是兒子回來了。
“兒啊”張峰娘抱住張峰就哭了,邊哭邊說:“可把娘擔心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啊……,你現在認得娘了”?
張峰說:“到什麼時候我也認得自己的娘啊,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覺醒來看到自己正在王大仙兒家炕上坐著呢,旁邊還有一個白鬍子老頭,他讓我趕緊回家”。
張和清問:“他沒告訴你是怎麼回事嗎”?
“沒有”,張峰接著說:“那老頭還讓我告訴你,他一會兒就回慈善堂了”。
張和清囑咐兒子:“峰兒啊,那老頭是崔法師,他可是咱們家的大恩人啊!沒有他出手相救,你的命恐怕都沒有了。你現在已經好了,我要去感謝人家,也把他叫到家裡吃頓飯”
“還有這幾天幫忙看護王大仙兒家院子的李崇熙他們,也一起叫到家裡來吃頓飯”。
張峰說:“好的爸爸,我和您一起去,我也有好多不明白的事,正想去問問崔法師,剛才我在王大仙兒家炕上,崔法師說讓我回家,我心裡剛剛想著要快點到家,一眨眼就到咱家院子裡了,就和做夢一樣”。
“好吧”,說完張和清就和張峰往外走,突然張峰腳下“ 嗖”的一聲,不知道竄出去個什麼東西,把張和清夫妻倆嚇一跳。
張峰說:“那是崔法師送給我的一隻小貓,崔法師說這是一隻“小靈貓”,能幫我做事”。
已經跳到院子裡的小靈貓就像能聽懂人言一樣,竟然回應了一聲“喵”。
張峰和父親來到王大仙家門口,兩個值白班的小夥子看到張峰都愣住了,其中一人問到:“峰哥,你不是在大仙兒家屋裡了嗎,你是怎麼出來的”?
張峰說:“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正想去問問法師”。
“怎麼開啟鎖進去呢,上次開鎖是崔法師給捏開的,咱們都沒鑰匙呀”,張和清摸了摸院門上的鎖為難的說。
剛說完,就見那隻小賴貓“ 嗖”的蹦起來,爪子正蹬到門鎖上,“ 咔噠”一聲,門鎖竟然被蹬開了。
幾個人走進院子,就見崔法師正站在屋門口。
張和清快步上前跪倒在地就磕頭:“謝謝大師救我兒一命,大恩大德,我張和清沒齒難忘”。
張峰見父親跪下了也馬上跪倒在地。
崔法師急忙彎腰攙扶起兩人。
“張大夫不用客氣,我們用法術幫人們驅邪避邪,化解凶煞,和你們醫生治病救人是一樣的,都是在造福鄉鄰”。
“你們的來意我知道,我就不去你們家吃飯了,也不用套馬車送我,一會兒我自己就回去了”。
崔法師又面向張峰說道:“張峰,你現在的身體也有了特異功能,加上有“靈貓”協助,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希望你永遠維護正義,尊崇醫者仁心,幫助他人,保護弱小,切不可恃強凌弱,橫行無忌,做出傷天害理之事”。
“平時人前不可賣弄,低調做人”
“濫用異功,則損福折壽”。
“謹記大師教誨,我想拜大師為師”張峰迫切的說。
張和清支援兒子想拜崔法師為師的想法,懇求崔法師收張峰為徒,並表示要備“拜師禮”,擇日拜師。
崔法師說:“拜師之事從長計議吧,今晚還有一場法事,我現在就要走了”。
說完轉身回到屋內,就見兩個盛“法器”的箱子擺放在炕上,崔法師伸手從一個箱子裡拿出一塊土麻布,將布蓋到兩個箱子上面,然後念動咒語,悠忽間就見只剩下這塊土麻布鋪在了炕上,兩個箱子不見了。
崔法師收回土麻布和張和清說:“張大夫,我要走了,你們也都回家吧”。說完不顧張峰父子苦苦挽留,走出屋門說聲“再見”,人已沒有了蹤影。
這場大雨真是“及時雨”,村裡開始安排春天耕種。
李家莊村共劃分成4個生產隊,李崇熙是第二生產隊隊長。
那時候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口鐘,聽到生產隊敲鐘,人們就從家裡出來,到各自的生產隊去上工,生產隊長給每個人都派工,大家都是掙工分,男社員每天能掙8~10分,女社員每天4~5分。生產隊的會計根據所幹農活的輕重程度,也根據社員的健康強壯程度,來評定每個社員每天所掙工分的分數。
李崇熙給所有的人都派完活以後,他親自帶上週林海和三個婦女,去荷塘種植蓮藕,荷塘又叫荷花池, 每年夏天蓮花盛開時,荷塘開滿蓮花,特別美麗壯觀,四里八村的村民們都過來觀賞荷花。
荷塘屬於全村村民共同所有,因為荷塘正處在村莊的中央位置, 荷塘四周都是臨塘而建的房子,所以在劃分生產隊時,這個荷塘就沒有劃分到各生產隊,屬於村集體所有。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荷塘出產的蓮藕也成了人們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稀有食材,本村家家都能分到一些蓮藕,村民們把吃不了的蓮藕,就拿到“集鎮”上去賣,再買回一些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農村俗稱“趕集”。
李崇熙帶領幾個人趕到荷塘時,其他三個生產隊派來的人也都到了,
大隊長(村長)李佔江負責給分工和監工,很快就把人們經分成了4個小組,有選種組,搬運組,拉縴組,種植組。每個組的組長都是各生產隊的隊長擔任,李崇 熙這個“二隊隊長”負責種植組。
選種組的把苫頭完整,有完整頂芽和側芽的粗壯藕節選出來裝進麻袋裡;搬運組的把裝種藕的麻袋搬到外包鐵皮的小木船上;種植蓮藕的小船是兩頭尖,每隻小船上坐兩個人往荷塘裡面插種蓮藕;小船的兩頭都拴著一盤長長的粗麻繩,拉縴組裡又分上東和下西兩組,往東邊種過來的時候東組拉繩,往西種回去的時候西組拉繩;坐在船上種植的兩個人最累,種植組都是選擇身強力壯,幹活利索的人,小船兒在水裡拉動的時候,兩個人就忙開了,不停的往水裡插藕種,此時藕塘裡的水很淺,剛剛沒過插下去的藕種,拉縴組拉繩的時候也要勻速,這樣插到水裡的藕種才能大體上間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