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各自將戶口本從包裡拿出來遞給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是位五十多歲的大媽,當她看向他們時,總感覺他們與其他年輕新人不一樣。

“怎麼感覺你們和其他小年輕不一樣呢?哪不一樣呢?”她盯著他們努力思考。

言安初在心裡直感嘆道:他們是來領證的,不是讓她拿他們同其他人做做對比的,快放過她吧!她自已心裡知道他們與其他人不一樣就行了。畢竟那不是一件被社會主流所完全認可的行為——因為慾望第一次見面就有了性,而不是因為長時間相處之後深刻的愛。

當工作人員大媽扭頭看向他們身後其他小年輕後,再次看向他們時,恍然大悟:

“哦!對了!沒有花!怎麼個喜慶的日子,怎麼不買個花呢!”

言安初的心終於落下來,原來是因為花!

“工作太忙,沒來得及!不好意思。”

最後一句,陳辰對言安初表達了歉意。

“沒關係!那都是外在形式而已!。”

大媽邊遞給他們資訊表邊說:“你個小姑娘還真特別。其他小姑娘都是手捧一束花,好像沒了花這婚不能結。我們那個年代,哪有那麼多餘的錢多餘的心思買那花呢!小夥子真是好福氣,這小姑娘真節儉,以後你可放心把工資交到她手裡啦!”

言安初正填表,聽到這兒臉不自覺的紅了。

而陳辰則是看向言安初,淺淺笑著,一口一個“是”“好”“一定會的”!

拍兩人合照時,攝像師不滿道:“怎麼回事?面無表情,兩位笑笑啊!”

兩個人互看,果然,都是面無表情,嘴角平平。

言安初首先微微笑了起來,攝像師非常滿意,說,對了,笑起來多好看。

陳辰也淺淺笑了。

其他新人除了拍一張在結婚證上的比較“正經”的照片外,還要拍幾張兩人親吻或者搞怪的,而他們,又是與其他領證的年輕新人不一樣——他們只拍了一張。

攝像師說,不多要錢的,真的不再拍幾張了。

言安初笑著搖了搖頭。而陳辰也沒有多說什麼。

晚上到家,陳辰回廚房做飯。

言安初將自已的那一本結婚證給言母發了過去。言母打來影片電話,直誇拍的好看。

她不好意思承認,只得岔開話題。

陳辰在廚房被她支支吾吾的反應逗笑。

兩本結婚證,各自保管各自的。

飯後這個家裡很安靜。

各自在不同的房間看書,各不打擾。

陳辰很快看完了《踏著月光的行板》這本書。

這本書共收錄了四個愛情故事。

他在書最後看到一張紙,上面寫著:

【這本書一共寫了四個愛情故事。而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篇《踏著月光的行板》,我向往王銳和林秀珊之間的愛情。我常常害怕問自已,我可以像秀珊那樣,遇到一個十分愛自已的男子嗎?我不敢十分確定。

自從上了大學,我一直在向外界表示我是個不婚主義者。可是我心裡深處清晰地知道,那不過是我害怕遇不到一個喜歡我的男生的一個藉口而已。沒有人喜歡我,我大可以稱我是不婚主義者,我不在乎。

之所以更喜歡第一篇,是因為我羨慕秀珊,一個農村女人,沒有受過很多教育,可是卻也因自已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王銳這個同他一樣獨特的男人。

我受過了高等教育,那又怎樣!我會因為這受過的教育就獲得一份愛情嗎?

在那個年代,農村的男女大多因為相親認識,大多因為家庭經濟各方面合適而結婚,所以我更加羨慕王銳和秀珊之間那份因純粹的愛而結婚的感情。雖然他們身處的是那個舊時代,可他們的愛情也更令我動情,令我羨慕!或許真正的愛情不分新舊時代。

我希望遇到一個愛我的人,我們三觀相符,認知相符,我們是因為互相喜愛而結婚領證組建家庭,如果遇不到,那我寧可一輩子單身。

很好看這本書!我喜歡。不同的社會身份,不同男女的愛情。

20✘✘年9月1日,重讀。】